分享

留言

加大错峰生产力度 能“救”了谁?

2023/11/20 09:53 来源:网络投稿 手机看文章

水泥行业更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错峰依赖症”只会让行业“病入膏肓”,这不是危言耸听。......

近期,北方多省份即将或已经进入错峰停产状态。在今年供需矛盾加剧、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错峰生产被部分业内人士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凭借不断延长时间的错峰生产再次“拯救”水泥行业于水火之中。

甚至已有省份在错峰生产的名头前,加上了“自律自救”的字眼。

一再加大错峰生产力度,究竟能“救”了谁?

何为错峰生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中提到的,错峰生产是指在采暖地区的采暖期全面实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错峰生产,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压减采暖地区熟料产能,同时有效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其他地区水泥熟料装置在春节期间和酷暑伏天也应错峰生产。

综上所述,水泥错峰生产指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釆暖期内,错开水泥生产和采暖用煤高峰,后来又将夏季用电高峰也加了进去,所以错峰生产错的是煤炭和用电高峰。

换句话说,除了冬季采暖用煤高峰和为了让电于民目的而采取的停窑措施属于错峰生产以外,其他原因的停窑则是在借用错峰名义行有计划调节供需关系之实。

(资料图)

水泥行业目前的错峰生产,究竟有多少是没有脱离本意的错峰生产呢?

从近些年情况来看,错峰生产从实行以来,范围上不断扩大,从东北到北方,再发展到全国;时间上不断延长,从冬季到夏季,再到如今几乎每月都错峰生产。但随着近几年供需矛盾的加剧,错峰生产力度越来越大,期望所发挥的效果却越来越差。

为何越来越差?因为错峰生产“错”的是产量,不是产能!

多年来,错峰生产带来的“平均主义”削弱了优势产能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也给低效产能创造了生存空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在市场需求尚可时,错峰生产既让行业享受了几年的高利润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低效产能,对有效化解产能过剩起到了负面作用,错失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窗口”期!

更需要关注的是,在行业享受因错峰生产带来高利润期的几年时间里,水泥新增产能急剧增加,一大批新增新建生产线“拔地而起”,让本就产能过剩的水泥行业“雪上加霜”。

尤其是需求下行,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的当下,各水泥企业执行错峰生产的“默契”不再,“面和心不和”的情况时有发生,错峰生产对供给侧的作用已经十分有限,水泥行业更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错峰依赖症”只会让行业“病入膏肓”,这不是危言耸听。

设备运转率的高低,设备运转稳定直接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如果设备运转率仅50%之下,固定成本基本维持不变,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对企业还能奢谈什么效益吗?

另外,错峰生产长时间停产、时开时停还会带来与职工的安排和其收入稳定问题。错峰生产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安全运行、管理运行成本的增加更不用揣着明白装什么了吧!

事实上,为了避免错峰生产期间企业员工收入受到过大影响,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均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终究企业和员工都要顾及的话,两难!

譬如,最近北方某水泥大省发布错峰生产安排,2023-2024年度错峰生产天数达到200天。一年半数以上的时间都在停窑,企业如何做到至少盈亏平衡、保障员工基本收入呢?确实难!

回到最初的问题,越来越“错”的错峰生产究竟“救”了谁?是应该被市场淘汰却又借助错峰生产“捞一笔算一笔”的低效产能?还是一年停工一半时间的企业员工?或是负债率较高,企业竞争力欠佳的企业,其中不乏大型企业?

10年前,2013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指导意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有利于调节供需,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但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将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第一位目标——产能规模基本合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水泥行业的自救,归根结底还是应该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真正落到实处,使水泥行业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否则,什么行业自救,什么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那都是在扯淡,这话糙,但理决不糙!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0571-85871513 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云南颁发首张海工水泥生产许可证

云南省首张海工水泥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不仅填补了云南省特种水泥生产领域空白,而且意味着当地水泥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标志着该省在培育专精特新产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方面取得新突破。

总投资1.5亿元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落户湖南攸县

会上,县人民政府、安徽海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远大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签订了攸县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合作协议。

鱼峰集团召开托盘水泥客户沟通会

近日,鱼峰集团召开托盘水泥客户沟通会,来自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的40余名经销商、门店商户参加会议。鱼峰集团副总经理王东清出席会议。

2023-11-20 广西鱼峰 销售

房地产重大利好!三部门重磅发声再提“保交楼”

专家表示,此次会议提出的一些要求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重要举措,旨在稳定市场、支持房地产企业、促进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3-11-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60.63
2023-11-1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05.05
2023-11-17

青海省

¥ 416.22
2023-11-17

甘肃省

¥ 373.68
2023-11-17

陕西省

¥ 305.31
2023-11-17

西藏自治区

¥ 655.00
2023-11-17

云南省

¥ 324.83
2023-11-17

贵州省

¥ 316.78
2023-11-17

四川省

¥ 368.68
2023-11-17

重庆

¥ 366.99
2023-11-17

海南省

¥ 487.41
2023-11-1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3.80
2023-11-17

广东省

¥ 326.62
2023-11-17

湖南省

¥ 305.52
2023-11-17

湖北省

¥ 324.19
2023-11-17

河南省

¥ 355.33
2023-11-17

山东省

¥ 336.77
2023-11-17

江西省

¥ 322.26
2023-11-17

福建省

¥ 328.08
2023-11-17

安徽省

¥ 323.43
2023-11-17

浙江省

¥ 350.22
2023-11-17

江苏省

¥ 305.22
2023-11-17

上海

¥ 352.73
2023-11-17

黑龙江省

¥ 391.53
2023-11-17

吉林省

¥ 356.62
2023-11-17

辽宁省

¥ 314.28
2023-11-17

内蒙古自治区

¥ 370.53
2023-11-17

山西省

¥ 352.78
2023-11-17

河北省

¥ 346
2023-11-17

天津

¥ 328.21
2023-11-17

北京

¥ 348.85
2023-11-20 1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