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福建新罗水泥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8/06/25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水泥行业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整个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行业已成为新罗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现状:2007年全区水泥产量达到1208万吨,比2006年939.6万吨增长28.6%,目前辖区内有水泥企业52家(其中水泥熟料厂9家、粉磨站5家),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共1298万吨。截至2008年6月10日,该区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0条(其中日产700吨1条、日产1000吨3条、日产2000吨1条、日产2500吨4条、日产5000吨1条),干法回转窑熟料生产能力达620万吨(目前还有在建日产5000吨1条、已批待建日产5000吨两条,3条年设计生产能力共450万吨)。

  由于新罗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到今年年底全区立窑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将剩588万吨,水泥生产企业将剩45家,全区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将达1208万吨,其中干法回转窑熟料生产能力将占总设计生产能力的51.33%。待3条线全部投产后,小池、岩山机立窑必须全部淘汰,共计再淘汰154万吨。到时,全区立窑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将剩434万吨,回转窑熟料生产能力可占总设计生产能力的71%。

  存在问题:虽然新罗区水泥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整个行业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直径2.5米机立窑还有13台(按国家政策必须在2010年以前淘汰)。2.水泥企业集中度低,平均企业规模23.3万吨。3.水泥企业能耗高低不均,最高万元产值能耗9.46吨标煤,最低1.7吨标煤,平均4.16吨标煤。4.发展新型干法窑热情不减。5.石灰石资源开采无序,给大企业发展带来困难。

  对策:虽然新罗区龙麟集团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企业中,但并非就进入了保险箱。据了解每隔2年~3年要进行一次洗牌,如果这次洗牌重组的准入门槛12家大企业为年产水泥1500万吨,48家骨干企业为年产水泥500万吨,那么目前新罗区将没有一家可达到上述准入门槛。因此必须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引导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几家大企业,以他们为龙头,兼并重组(也可走天宇模式,但必须依托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企业),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因为重组联合是解决落后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有企业做大做强,行业才能做大做强。只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才能形成独特的企业风格而并购重组。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是让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最有效的办法,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坚决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加快立窑淘汰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控制好总量。4.引导企业走品牌道路,争创名牌,发挥名牌效益。5.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新罗区水泥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cy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峰水泥2023年度多维发力稳中有进 提高分红率

上峰系2013年重组形式上市,当时未向市场融资,而上市10年来公司在未向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情况下,已累计向投资者分红31.24亿元;2023年度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分红率,拟现金分红3.82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1.38%,分红股息率约达5.5%。

2024-04-24 环保 固废 重组 上峰

收入、利润双增长!中国建材股份国际化业务2023年净利约23亿元

展望2024,中国建材股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推动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国际化,全面加强境外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实现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

宋志平力作《稳健经营》讲透企业新活法

我们可以说,《稳健经营》为中国式管理模式新增了浓重且独特的一笔。因为它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实际相融合,基于这位卓越的企业家、企业思想家和企业改革先锋40多年思想精华与时代精神的智慧结晶。

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厚植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自建厂以来,共纳税9.52亿元,已经壮大成为年平均利润2亿余元、年平均纳税1亿余元的区域实体经济支撑之一。

事关新一轮国企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这样部署

国企改革,重在活力和效率。

2024-03-04 投资 重组 国资委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04: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