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飙车”高手谭仲明

2008/01/02 00: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徐王婴

随胡锦涛主席出访,中材料集团总经理谭仲明此行更主要的原因是要在沙特做一回“东道主”。在沙特,一笔业务合同就达6亿美元,成为世界单笔水泥工程合同额最高的项目;占有国内大型水泥工程总承包市场的90%以上。继中材国际成股市黑马之后又将入主天山建材,并将加快旗下几家拟上市公司的上市步伐。......

  如果不做介绍,你很难把他跟企业家的身份相联系。挺拔的个子、谦和的微笑、浓郁的学者味。

  博士学位、官员资历、5年多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总经理的经历,难怪谭仲明的身上很少“老板”的痕迹。

  2000年底,谭仲明从国家建材局行业管理司长位置调任中国非金属矿集团公司(中材料集团前身)任总经理。5年时间,集团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率达45%%,2005年更是增长97.8%%;利润总额从当初的4500万增加到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66%%。喜人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博士老总和他的企业团队高速“飙车”的一段经历。

  谋定而后动 创新从战略定位开始

  时光回到2000年,原国家九个工业部委被撤销、重组、合并。在此背景下,原国家建材局所属的科研设计院和相关企业被一分为二:一是归入中国建材集团,一是归到中国非金属矿集团公司(中材料集团前身)。谭仲明就是在此时走马上任。

  当时的中国非金属矿集团公司基本上是一家科技型企业为主的企业集团,旗下有13家科研设计单位,70-80家子公司,但产业基础薄弱,合计年营业收入只有10多亿,年利润只有4500万左右。

  “这对于一家集团性质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经济模式。” 谭仲明平静地说。

  平时爱看史哲、传记类书籍的谭仲明显然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思考型老总。面对“强科研、薄产业”的企业现状,谭仲明下决心从夯实企业的产业基础入手。办法就是利用集团一批前景较好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但仅仅是发展高科技产业还不是谭仲明全部的目标。这位见多识广的博士老总深谙国际市场的前景和重要性,并据此将集团从原来单纯的科技型企业从战略定位上转型 为“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并重的企业。

  后来人们看到的“中材科技”、“中材国际”、“中材高新”就是这个战略转型的产物。

  择优而汰劣 转型从加、减法开始

  有了这样的战略定位,首先就要从产业基础上进行梳理。于是,谭仲明与领导班子一起,梳理出集团的发展轨迹——精干主业,退出非主业,通过重组资产,打造全新结构。

  “我们谭总刚来的时候还没有白头发,那一阵子一下子长出满头白发来。”企划部经理廖青中向记者介绍说。

  “满头白发”见证了谭仲明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作。上任的“第一板斧”,是针对集团“集而不团”、资源配置不合理、内部同业恶性竞争的局面,实施集团第一轮的战略性资产重组,将11个企业重组改制为两个拟上市的股份公司。

  “第二板斧”是进而对集团所属26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加法容易减法难。“退出非主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期间,采取了破产、改制、出售、清算、注销等措施,清理和退出非主业企业和困难企业;经过努力,集团顺利退出了几十家特困企业,处理了巨额历史遗留债务。

  “减法”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中材国际、中材科技、中材高新、中材水泥、中材玻纤、中国非矿等6个子集团,形成了集团6+1的核心企业布局。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非金属新材料业、材料工程业和非金属矿业这“三大主导产业”。

  2004年,中国非金属矿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材料科工集团———简称中材料集团。其中,“材料”涵盖了六大核心技术涉及的广阔领域,“科工”则把集团定位于依托技术优势,建立产业发展平台,形成核心产业,将技术优势变为市场竞争优势。中材料集团首先完成了从单纯的“科技型”企业向“科技+产业”型的转型。

  扬长而避短 提升从科技创新开始

  “你们是国家唯一从事非金属新材料业从资源勘探、科研开发、技术装备、设计施工到产品制造系统集成的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就是说,你们在行业领域中具有霸主地位。这个地位是否凭借你们‘国有垄断’而建立?”记者问。

  “不,我们是创新拉动型企业,是通过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建立这种‘霸主’地位的。通过这种创新,我们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服务质量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谭仲明平静而自信地回答。

  的确,对于一个拥有13家国家级研究设计院所、多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万多员工中科技人员占一半的科技型企业集团来说,科技创新应该是其决胜市场的“杀手锏”。

  “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是促进产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没有产业基础的创新是乏力的创新,而没有持续创新的产业是脆弱的产业。”

  与纯学院派博士所不同的是,谭仲明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首先,以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如,在南京江宁开发区建设了集团的科技产业园区,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建设了CNG产业基地;在山东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别建设了“玻纤与复合材料产业园区”和“高新工业陶瓷产业园区”;在广东浮云市建设了“粤西产业基地”等。几年来,集团科技创新投入维持在总营业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维持在总收入的8%%。

  高投入带来了丰厚的产出。中材料集团目前已掌握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有:非通讯光导纤维技术;特种玻璃纤维制造技术;人造金刚石薄膜制造技术;激光晶体、闪烁晶体、特种工业陶瓷材料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煤系高岭土加工技术等。并在这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高新技术产品。

  正是因为这样的科技优势,中材料集团作为我国唯一能够提供全套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重大技术装备与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从而占有国内90%%以上、国际35%%的大型水泥工程总承包市场。

  也因此,去年底中材料集团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装备与工程系统集成服务的优势,在与几大国际巨头的竞争中胜出,一举中标沙特2条万吨水泥生产线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6亿美元。[Page]

  声东而击西 突围从国际市场开始

  “中材料集团这些年一直在高速发展。我想,这与国内这些年固定资产投资热是分不开的。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减速,你们是否还能有这种高速发展的势头?”与谭仲明对面而坐,记者抛出这样的疑问。

  “其实,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热从2004年就开始冷下来了,而我们并没有受影响,而且发展得更快。这是因为我们早几年就开始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转型。比如中材国际,现在70%%的订单都来自国际。”谭仲明胸有成竹地说。

  “都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国,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找不到大的建设项目。”记者插话道。

  “即使欧美国家,项目也还是有的,主要看你是否具有人无我有的竞争优势。目前,我们承揽的项目中,石油输出国的要多一些,欧美市场的业务我们也没有放弃。” 谭仲明的回答依然是不温不火的语气。

  以国际市场为突破口做大市场,并应对国际挑战。这样的国际化战略,使中材料集团在2003年9月,以东道主身份承办了有“水泥业奥林匹克”之称的第18次国际水泥大会;2004年9月再次承办了号称“水泥业联合国大会”的国际水泥论坛。并早在2001年就花高薪聘请国际专家帮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团队。

  强大而长寿跨越从资本战略开始

  一路高速行驶的中材料集团在谭仲明的率领下“乘胜追击”地制定了跨越式发展的“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润50亿元,资产总额超500亿元,集团整体上市,科技创新贡献率达70%%的目标。

  “感觉您的企业这些年一直在高速行驶,未来5年的速度还要更快。而一个企业发展太快,往往是风险最大的时候。您将如何规避风险?”记者不免有些担心地问。

  “说实在的,我时时刻刻都在考虑这个问题。需要防范的风险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规避投资失误的风险。至于企业的资金问题,一是我们现在的负债率不高,二是将通过资本平台的打造来推动企业快速、稳健地发展。”

  事实上,在中材料集团产业的快速扩张中,谭仲明资本运作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施展。继成功收购山东金晶玻纤股份公司之后,又积极运筹入主天山水泥股份公司和云浮水泥公司。今年3月31日,中材料集团与新疆自治区国资委就新疆天山建材重组达成协议,中材料集团取得天山建材47.3%%的股权和相关一切权利义务。

  而谭仲明带领集团领导班子一手打造的几个子集团之一的“中材国际”, 在2005年率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成为当时逆市上扬的“黑马”。在此示范效应下,集团属下的拟上市公司中材科技、中材高新等将分别在国内主板和国内创业板登陆。中材料集团的资本战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企业发展那么快,管理手臂够长吗?国企的激励机制是否能保障队伍的稳定,进而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记者紧追不舍地提问。

  “所以,我们希望集团整体上市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上市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建立更好、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来稳定团队,推动企业发展。”

  第二天就将跟随胡锦涛主席出访的谭仲明一边解说着,一边伸出了告别的手,微笑着起身离去……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j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专题]2023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综评

受基建支撑不足、地产持续下行影响,全年水泥行业需求延续疲弱走势,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5%。需求下滑影响下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泥价格走低明显,行业利润再度大幅萎缩,全年利润降幅超过50%,水泥行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不少公司亏损惨重。

[调研]水泥企业最新调研纪要(4.30)

4月中旬前后,长三角地区大面积推涨水泥价格,实际落实情况如何?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对浙江、江苏部分水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2024-04-30 原创 企业情况

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各水泥企业最新情况如何?

目前清远、韶关共有熟料生产线26条,合计年熟料产能3539万吨左右,这些水泥企业情况如何?中国水泥网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企业。

2023年海螺水泥在职员工减少1543人

截至2023年年末,海螺水泥在职员工总数50,769人。

宁夏建材集团:吹响集结号 整理行囊再出发

2024,新的集结号已吹响,在新的起点上,宁夏建材全体营销人员将坚定信心、勇攀高峰,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创先锋、创佳绩,稳中求进抓实绩,打造铁军创效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8

青海省

¥ 441.41
2024-05-28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8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8

云南省

¥ 307.24
2024-05-28

贵州省

¥ 321.00
2024-05-28

四川省

¥ 347.07
2024-05-28

重庆

¥ 337.56
2024-05-28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4.55
2024-05-28

广东省

¥ 298.58
2024-05-28

湖南省

¥ 326.42
2024-05-28

湖北省

¥ 323.92
2024-05-28

河南省

¥ 304.60
2024-05-28

山东省

¥ 347.69
2024-05-28

江西省

¥ 304.87
2024-05-28

福建省

¥ 294.75
2024-05-28

安徽省

¥ 333.30
2024-05-28

浙江省

¥ 350.61
2024-05-28

江苏省

¥ 342.34
2024-05-28

上海

¥ 367.73
2024-05-28

黑龙江省

¥ 450.31
2024-05-28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8

辽宁省

¥ 385.38
2024-05-28

内蒙古自治区

¥ 359.78
2024-05-28

山西省

¥ 319.88
2024-05-28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8

天津

¥ 358.21
2024-05-28

北京

¥ 339.43
2024-05-29 0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