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冀东水泥遭抢 “北方水泥”悬疑

2007/11/04 00:00 来源:华夏时报 曹开虎

......

  中国建材、中材集团先后签约唐山,预期双方将共同整合水泥市场

  时间仅仅过去半个月,中国建材集团酝酿中的“北方水泥”尚未成型即生变局。

  10月23日,水泥行业中另一家央企中材集团与唐山市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材集团将与唐山市就水泥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而此前的10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刚刚与唐山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与此非常相仿,二者都希望打造北方地区最大的水泥公司。

  到底谁会成为主导唐山市水泥整合的胜出者?

  中材集团搅局

  “中材集团将更充分利用技术、资本、人才等优势,在唐山大力发展非金属材料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工程技术集成服务、高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出席当天的签字仪式时回避了“水泥”这个关键词。

  不过,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原国家建材局局长张人为在出席签字仪式时明确表示,希望中材集团以本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在唐山建造中国北方最大的现代水泥制造中心等生产基地。

  “此次与唐山市签署的协议主要是意向性的协议,目前仅限于高层之间的交流。”中材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与唐山市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水泥、玻璃、工程等领域。”

  实际上,中材集团旗下主业为水泥生产线的工程承包和建设的中材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材建设),就位于唐山市。“之所以想与唐山市及其市内的企业合作,一方面是看中唐山市的建材市场,同时也希望把中材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好。”上述人士透露。

  “北方水泥”不会胎死腹中

  记者注意到,与唐山的合作,中国建材相关项目似乎更详细也更宏伟——以唐山地区水泥企业为主体,三年内将“北方水泥”打造成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北方地区水泥行业的旗舰企业。中材集团的突然闯入意味着什么呢?

  “北方水泥的事情肯定不会出问题。”得知中材集团与唐山市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表示,“如果其他企业也愿意跟我们一起在唐山发展,我们也没有办法。”

  而在一位分析人士看来,“唐山市的做法显然就是希望提高当地水泥企业的收购价码”。而双方整合的核心无疑落到了隶属唐山国资委的冀东水泥身上。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建材与唐山市签署协议时,冀东水泥还派领导参加了,但是中材集团与唐山市签署协议时,冀东水泥并未有领导列席。”

  不过,知情人士还透露:“在中国建材与唐山市签署协议时,冀东水泥只是派人吃了顿饭,吃完饭后就直接走了,并未参与最终的签字仪式。”

  一位接近冀东水泥的人士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其实冀东水泥自己也不清楚最终与谁合作,由于它的盈利水平比较高,而且产品不愁卖,所以从企业本身考虑,并不愿被谁并购。恰恰相反,如果有机会,它还希望并购其他的水泥企业。”

  “现在双方的焦点聚集到了唐山乃至河北。”据一位接近双方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最终的结果是,二者可能都不会胜出,由二者共同整合唐山建材市场。”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熟料生产线篦冷机技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显著经济效益

某公司针对能耗高、效率低的JL4×7篦冷机进行技改,采用第四代步进式篦冷机,替换篦床、破碎机等,保留部分原有设备。技改后,熟料能耗降低,台时产量提高,热回收率增加,熟料强度改善,设备运转率和可靠性提升,维修费用减少,年经济效益达1307.14万元,预计1.3年可收回投资。此技改方案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企业。

北方水泥召开5月份及1-5月份经营分析会

北方水泥在5月及1-5月经营分析会上表示,尽管水泥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泛东北地区,但公司利润、费用和成本管理呈现逆势改善。总裁王磊要求聚焦六月和年度目标,重点做好错峰生产、价格恢复、三季度激励方案和安全生产。同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业绩对标分析。

2024-06-13 水泥 北方水泥

冀东水泥收问询函,水泥价格跌至低位后已有部分区域率先涨价

冀东水泥因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收深交所问询函,亏损达14.98亿元,水泥行业整体因产能过剩和价格战导致营利双降。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创新低,但近期部分区域水泥价格已开始上涨。国务院计划控制水泥熟料产能,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对水泥行业的影响尚不明显。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3

甘肃省

¥ 387.09
2024-06-1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3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3

四川省

¥ 393.64
2024-06-13

重庆

¥ 389.81
2024-06-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13

广东省

¥ 299.64
2024-06-13

湖南省

¥ 316.27
2024-06-13

湖北省

¥ 308.01
2024-06-13

河南省

¥ 354.60
2024-06-1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13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3

安徽省

¥ 330.99
2024-06-1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13

江苏省

¥ 329.3
2024-06-13

上海

¥ 347.73
2024-06-13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3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3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3

内蒙古自治区

¥ 384.17
2024-06-13

山西省

¥ 338.20
2024-06-13

河北省

¥ 379.49
2024-06-13

天津

¥ 408.21
2024-06-13

北京

¥ 389.43
2024-06-14 15: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