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川渝地区水泥产能过剩已无悬念

2009/04/07 00:00 来源:证券时报

......

  受灾后重建和市场需求因素拉动,去年,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本土的强势企业,在川渝大地掀起了争先恐后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的热潮。一年后的今年,重庆市水泥协会会长马泽民断定,川渝两地水泥“产能过剩毫无悬念。”

  “2008年,川渝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分别为2670万吨和1940万吨,在已投产线中小线较多(四川、重庆1200t/d及以下生产线分别为7条和11条),确实需要调整结构、淘汰落后。”马泽民昨日在“2009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这样说。

  在“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和市场需求拉动下,一批强势企业在川渝两地纷纷建设项目,冀望率先摘取灾后重建的果实。

  根据马泽民统计,去年至今,川渝经济区在建、拟建水泥线共81条和49条。若全部建成将新增水泥产能18970万吨,再加上川渝经济区2008年水泥产能12000万吨,则总产能将达到310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毫无悬念。
  
  那么,产能过剩程度如何,川渝经济区在建拟建生产线成功率有多少?马泽民指出,“不差钱”是建成项目投产的关键。据此估算,川渝地区在建拟建水泥生产线(产能)成功率为58.5%。据调查了解:2009年4月-5月,四川将有11条线、32000t/d投产;2009年重庆市至少有11条线、34600t/d投产。

  事实上,地方政府也已经察觉并有所行动。如重庆市于去年年底下发《关于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格核准资料要求,并规定“已核准项目12个月内未开工,核准文件失效”。此外,重庆市政府要求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对于即将到来的产能过剩,川渝地区水泥企业发展将出现何种态度。马泽民认为,应以战略重组促发展。

  对于川渝水泥市场发展趋势,马泽民总结称,2009年水泥生产企业过着“秋天”,有较大盈利;2010年水泥生产企业(特别是第三季度后)“进入夏天”竞争激烈,盈利下降;2011年水泥生产企业“进入寒冬”,竞争惨烈,盈亏难测;2015年前后水泥生产企业战略重组基本完成,水泥生产企业“进入春天”,正常盈利有序发展。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开服,助力“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建设

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开服,完善了全国存算网枢纽节点布局,助力“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建设,提供大规模算力服务,推动区域AI产业发展。该中心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将促进智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各行业智能化升级。华为云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实现数智化转型。

2024-06-14 海螺水泥

江西分宜海螺水泥迁建项目加速推进中

江西分宜海螺水泥熟料生产线迁建项目进展顺利,被视作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项目和“一极一县”战略重要支撑。相关部门正全力推进开工、进度和投产,解决用地、用能和环保等问题,加快流程审批,确保按期投产。迁建项目遇到的土地征收和林地手续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以避免延误工程进度。海螺水泥公司将承担社会责任,协助解决林木清运难题,并考虑征地后的可持续经营问题。项目计划于2025年6月投产。

海螺、中建材首个合作项目投产!

海螺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首个合作项目——葫芦岛海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3万吨水泥外加剂项目已投产,预计年产量1.68万吨。这个合作旨在提升新材料产业,赋能水泥和混凝土行业,助力东北市场规范和双碳目标。海螺材料科技,作为全球唯一的全链条供应商,通过此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布局,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将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迈向“绿色智造” 中国水泥网带您走进句容台泥!

近距离感受其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的非凡魅力与转型之道。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6.14)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6.14)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3

甘肃省

¥ 387.09
2024-06-1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3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3

四川省

¥ 393.64
2024-06-13

重庆

¥ 389.81
2024-06-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13

广东省

¥ 299.64
2024-06-13

湖南省

¥ 316.27
2024-06-13

湖北省

¥ 308.01
2024-06-13

河南省

¥ 354.60
2024-06-1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13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3

安徽省

¥ 330.99
2024-06-1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13

江苏省

¥ 329.3
2024-06-13

上海

¥ 347.73
2024-06-13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3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3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3

内蒙古自治区

¥ 384.17
2024-06-13

山西省

¥ 338.20
2024-06-13

河北省

¥ 379.49
2024-06-13

天津

¥ 408.21
2024-06-13

北京

¥ 389.43
2024-06-14 2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