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海将建设第一条900米透水人行道

2007-04-10 00:00

  在水泥白色路面上使用加铺黑色沥青的“白加黑”工艺、双向6车道增至8车道、建设上海第一条900米透水人行道。昨天,记者从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获悉,浦东杨高北路段年底即将改造完毕,从龙阳路、世纪公园等地开往外高桥港区、保税区将从现在的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该工程将首次尝试采用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透水人行道砖,建设成上海第一条长约900米的透水人行道。“一到雨天,由于混凝土基层不透水,所以雨水在地下一直淤积,人行道上的积水就会很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烦恼。”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党委书记罗法连介绍说,透水人行道砖是由垃圾焚烧厂的工业废渣制成,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后,透过混凝土基层,还能有效地补充地下水,雨水可以循环利用,为今后城市道路建设、养护积累经验。

  “杨高路穿越浦东14个街镇以及外高桥、高桥、陆家嘴、三林世博功能区,建成10多年来,至今仍是最繁忙的主干道。但由于大型货车和集装箱卡车通行较多,交通流量早已不能满足现状,加上路面损坏严重,已经不堪重负。”罗法连告诉记者,2005年浦东对杨高中路段(龙阳路至金海路)进行综合整治后,这一路段车辆的通行速度大大提升。但由于进出外高桥港区、保税区车辆较多,近年来沿线又兴建了不少居民住宅区,上下班高峰时,车辆只要一开到杨高北路段(金海路北至环东一大道),立刻变得拥堵。

  “全长10.552公里的北段改造将从现在的双向6快2慢车道变为8快2慢,同时在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罗法连说,原来混凝土受热膨胀系数较高,为防止路面过快损坏,水泥道路每隔五六米会预留一条伸缩缝。采用“白加黑”技术不需要废除水泥路面,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有效降低伸缩缝带来的噪音。

  “杨高北路段在今年年底改造完毕后,从龙阳路、世纪公园等市区到外高桥的车程将从现在的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罗法连表示,为了迎接世博会,配合三林世博功能区建设,杨高南路改造工程也将在年底开工,计划明年竣工。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5-05 1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