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周磊坚教授揭开中国建筑短寿的秘密

2006/11/20 00:00 来源:

......

 一出生就百病缠身 不少房屋的安全限度仅有25年———

  近年来,随着购房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开销,房屋质量方面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上半年,国内某市一周内接到的房屋结构性质量问题的投诉就超过120起。然而,这还仅仅是暴露在阳光下、普通消费者能够看得到的问题,调查显示现在一些看不见的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建筑“未老先衰”,现在不少业主所购房屋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有专家推算,如今每年中国的隐性建筑损失都在4500亿元人民币。据建设部资深专家披露,在某些富丽堂皇的装修下面,一些建筑与生俱来的结构性隐患正在威胁着每一个业主的生命。

  “现在全国相当多的建筑工程、资料在造假!”年近70的建设部某中心特聘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磊坚一边说,一边用拳头气愤地敲着桌子。他花白的头发在空中抖动,情绪非常激动。“我看到过的工地,梁、柱、墙、混凝土里面的钢筋保护层超过规范允许的偏差5-10倍,有的甚至还多。”尤其让周磊坚担忧的是,类似建筑质量问题目前在国内已经比比皆是,并且其直接结果就是建筑物的寿命大大缩短。然而这些建筑物的验收资料全部是“符合要求。”

    众所周知,房屋寿命有多长需要基于一系列技术指标的保证。在现阶段,中国常规房屋应该正常使用50年,这种寿命预测是在我国混凝土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也并不是一个较高的标准。目前瑞士、挪威等国家房屋寿命估算可以达到80年,英国房屋寿命更是高达132年。“中国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房屋可能连50年的寿命都达不到。由于建筑结构问题,许多钢筋混凝土的寿命不过25年左右。这些房屋就好像得了隐性大病的人支撑不了多久一样,只是目前表面上还看不到。现在大家注意的都是房子垮了,倒了,砸死人了,其实现有房屋存在的一些隐患才真正令人担忧。”周磊坚说。

    建筑物寿命的缩水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周磊坚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保守计算,目前,我国一年大概竣工房屋面积12亿平方米。按照全国平均每平方米750元的建筑安装成本计算,就要花费9000亿元人民币。9000亿人民币的建筑成本本来应该换来使用50年的结果,但是房屋实际只用25年左右各种结构弊病就大量出现了。这样算下来,中国国内一年的隐性建筑损失至少都在4500亿元人民币。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无形之中的巨大损失。除此之外,有些在最初规划不尽合理的建筑在问题发生之前即被拆除或炸毁,虽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惨重现实,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可持续发展专家牛文元院士估算,现在由于房屋短寿造成的“财富虚数”加起来占我国国民财富的比例高达21.8%,造成每年GDP增长中有2.2个百分点是虚数。有人说,中国目前建筑物寿命不达标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但是这个黑洞是如何产生的呢?

  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这样的“十大建筑”也存在“短寿”问题在一栋建筑中,钢筋和混凝土是支撑全身重量的“骨架”。钢筋安全与否,决定着建筑物的寿命。钢筋易锈蚀,外面要加混凝土保护层。根据混凝土碳化速度,标准达到C20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的混凝土,只有包在钢筋外面的保护层厚度达到25毫米,50年后钢筋才开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不达标,里面的钢筋就会提前锈蚀。房子如果盖好后就开裂,不仅仅是外形不美观,而且意味着钢筋从现在起就开始锈蚀了。”周磊坚说。作为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近45年的资深人士,周磊坚曾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总指挥部负责施工质量工作。当时工人体育场是亚运会主赛场之一,需要提前进行翻新。“工人体育场是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都是特级建筑,应该能使用100年以上。结果翻新时,把混凝土砸开发现,25毫米的钢筋锈得只有8毫米了,承载力和原来相比已经相差甚远。工人体育场本来到2059年都不会出现问题,但从盖好到翻新才29年(1959-1988年),已经是这种局面了。”“民族文化宫也是如此,翻新的时候,发现直径20毫米的钢筋锈得仅剩12毫米。原计划8000万元翻新,结果花费超过了2亿。百年级的建筑都是这种寿命,何况普通百姓的住宅呢!周磊坚进一步解释说,十大建筑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时为快速施工,所以在混凝土中加了很多盐,以保证冬天不冻,能继续施工,但是这种方法极易腐蚀钢筋,当时又没有很好的阻锈剂。但现在的建筑不是加盐问题,而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导致钢筋提前锈蚀。当然建筑物的短寿问题并不仅仅在钢筋上,它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原因。专家们分析,首要原因是施工质量问题;二是部分建筑监管机构并未对建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三是建筑设计本身先天不足。监管不力是出现问题的关键。问题根源:施工现场没有质量控制作为建设部特聘专家,周磊坚教授在全国已经检查了30多个城市的50多个小区,而且多是该城市重点小区。“虽不能说所有的小区,但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情况形势非常严峻。”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施工现场的质量未能有效控制。我们的建筑设计已经非常先进了,还从国外请了著名的设计师或设计单位,为什么建筑还达不到标准?对此,周磊坚认为,这是因为专家制定出的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的实施规范是两回事。“设计规范是告诉你如何计算,如何抗震、受力,根据结构受弯、受压、受拉来配不同粗细和级别的钢筋和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而施工规范则是把按设计规范的要求做的设计图变成现实。”比如制定的混凝土等级得在现场做配方———根据拉进现场的砂、石、水泥等材料,按配方过秤,搅拌均匀,再运输,浇入模板,振捣密实,经过相应的时间拆模、养护,及对试块再鉴定。但问题是,相当多的施工方根本没严格按照规范来行事。周磊坚告诉本报记者,在工地上常常看到搅拌站砂、石严重混堆,在配混凝土时,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根本不过秤,许多工人非常不认真,只是估个大概而已。最令周磊坚感到气愤的是,有的工地甚至根本没有秤,现场的混凝土配比比例牌也只是做做样子。“混凝土是有强度等级的,这种等级决定了它和钢筋组合时的坚固程度。所以添加的砂、石、水泥还有外加剂都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才能达到设计确定的等级,严格到和石子大小含泥量等因素都有关系,否则就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居住重大隐患。”此外,还有很多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也有问题。“搅拌混凝土的时候,砂、石、水等材料按什么程序加,怎么搅拌,搅拌到什么程度,搅好后怎么运……只有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最终使用的强度。另外,砌墙时砖和砂浆的质量、砖与砖之间的砂浆饱满与否也会严重影响房屋的寿命。”周磊坚说。混凝土疏松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周磊坚举例说,有些工地的混凝土本应达到C30等级(C30等级是指取出的混凝土标准试块,温度控制在20℃±3℃,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28天,然后拿去做压力承受试验,应当达到每平方厘米约能承受345公斤的压力),但现在只达到C20,即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只达到230公斤。“原因在于混凝土打得疏松,承载力就大大降低。混凝土越疏松越容易裂,越容易腐蚀钢筋。此外房子的抗冻性、耐久性、抗震功能也就变得越差。所以应该用50年的建筑,15年房子就开裂了,到不了25年,房子就成危房了。但是日常谁来检验它们的耐久性呢?”周磊坚反问。从楼板开裂到房倒屋塌中间有一个过程周磊坚教授的一个朋友在北京某知名小区买了一套别墅,光装修就花费几十万。但是入住没多久就发现吊顶渗水。打掉装修一看,原来是楼板严重开裂,“已经裂通了,现在还在和开发商打官司。”周磊坚的朋友遇到的问题也是近年来业主投诉比较集中一项房屋质量问题。周磊坚说这种楼板开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房屋保温不足,使得混凝土温度差变化过大;或是施工配的模板套数太少等问题造成的板底结构裂纹。一般来说,开发商都会同意给受损住户进行修补、填充。但是这样的房子就算修好了吗?“房子裂了修补一下同样可以住,真正到房倒屋塌还有一个过程。就像工体平时上去几百人走动没关系,但如果开演唱会或有大型活动,10万人同时上看台,到气氛热烈时,跺脚、拍手都会产生共振和超载,那时候只有8毫米的钢筋是承受不住的,后果不堪设想。住宅也是这样,老百姓的生命是交在建筑者手中的,不能当儿戏。”据了解,本来这些工序在工地上都应有严格把关,如果有工人能够熟练操作的话,质量问题就能减少很多。“但是现在全国基本上都没有施工单位再评工人等级了。”周磊坚告诉记者取消工人等级评定后,大量工地上都是没有技术培训过的务工者,由一个包工头带着,有些包工头自己也根本不懂施工规范。随着高级工老师傅们的退休和去世,以后即使想恢复等级评定都很困难了。“现在把过程控制也取消了。有人说在市场机制下不用管他们怎么干,怕破产的都会好好干。理论上是这样。但很多人为了挣钱,不管这一套,反正缩短工程寿命马上是看不到的。此外还有人说“把施工工艺选择权交给一线,他们最有发言权……”但现在全国连一个二级工都没有。一些包工头就知道挣钱,一线的大都是农民工,高楼大厦如何施工他们连看都没看过,还选择什么工艺?”更糟糕的是,现在国家将如何施工的规范都取消了,只剩下纯验收规范,所以现在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没有强制性的规范条文约束,怎么可能对过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呢?设计和施工中的结构质量问题也是“短寿”凶手之一“百年大计,结构是根本!”周磊坚教授在亲自检查了全国数十个小区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更强烈的感慨。“长期以来,我国各省市都在评质量优胜杯,北京有长城杯、上海白玉兰杯、江苏扬子杯……但是这些评选的共同特点都是竣工时才评杯,鲁班奖更是使用一年才评。因此评选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涂脂抹粉的建筑外观。结构质量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凭资料定论,而资料水分太大,基本上看不出结构中的任何问题。”建筑物结构上出现的问题容易在设计和施工两个环节产生。但设计有设计规范,有标准的计算,计算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少,而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周磊坚告诉记者现在主要问题集中在施工阶段,特别是由于“偷工”和“减料”造成的结构性问题。在工地上,周磊坚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一些关键的细节部位不认真处理的“偷工”场景,比如抹灰,每一遍抹上去的厚度不应该超过8毫米,20毫米的应该分三遍抹上,但有的两遍甚至一遍就完成了。这样会造成灰浆下坠、开裂。粘接效果也不会好,也压不实。还有钢筋跑位问题:比如柱子中两根钢筋本来应该按照计算规格分开一定尺寸,但照片上,有的钢筋都并到一起了,根本不在应放在的位置。“这样起不到形成力矩的作用。就好像一个人两条腿叉开站不易被推倒。但是合并站,就很容易被推倒了。”周磊坚说。为了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周磊坚还特意把规范和不规范的两组图片进行了对比。标准的一组从上到下望去钢筋齐整、各居其位;但不规范的一组则是“阡陌纵横”、东倒西歪。使用劣质材料和“减料”的问题现在在建筑行业中也十分严重,应当5毫米厚的钢板在建筑中只用3毫米的,28毫米的钢筋也被私下换成25毫米的,或者钢筋间距变稀,根数减少。这样打造成的建筑物时间根本就不持久。此外一些建筑商或者房产商采用的钢筋并不是正规厂出的,材质本身有问题,达不到需要的强度。但是由于封顶后再验收,这些问题并不能马上暴露出来,所以周磊坚认为,这种忽视结构性问题的做法就是在用“软刀子杀人”。“死后验尸”式的检验标准为造假提供了可能工人自身技术不足,再加上没有严格管理,房屋质量可想而知。但是,这些“未老先衰”的房子又是怎么通过验收、成为合格品的呢?周磊坚教授不久以前喜迁新居,搬到了紧邻三环路的一个幽静小区内。但他没有像其他业主那样沉浸在乔迁的喜悦中,而是在入住第四天就开始整理资料,准备第三次向建设部有关领导递交意见材料。不过,材料的内容并非申诉自己的住房出现了问题,而是为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提出解决的建议。这个致命弱点就是建筑的验收方式。“许多建筑项目虽然通过了验收,但是施工质量没有预控和过程控制,只是做书面文字的最后验收,很多问题都被埋在里面。”周磊坚说。在周磊坚准备的这份共分9个部分的组合材料中,他附了100多张自己实地拍摄的施工现场照片,还进行了详细说明。正是由于能够在结构施工中之中深入工地,周教授才不断看到大量施工过程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建筑验收却恰恰相反,采用了强化验收、完善(检测)手段的方式。”周磊坚说“美其名曰‘强化验收’实际上是‘淡化过程把关’,而检测手段往往只能起‘死后验尸’作用,改变不了既成的‘不合格’的事实。”而且这些不合格再加固修补的建筑的后果,目前多数是寿命缩短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没有房倒屋塌,所以很少有人追究存在的建筑质量问题。周磊坚教授曾是参加1999年国家制定施工及验收规范大纲小组的成员,也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组成员,经历了整个规范调整的全过程。他认为“1999年对大纲的修改有一个致命弱点,原来叫《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两部分。但是1999年这次提出‘强化验收’的说法,就淡化了过程控制和施工管理。只剩《验收规范》一部分了。”由于众多城市是装修好了才评优,结构都看不到,要想了解结构只能看资料,但是建筑里面可能出现的造假却不可能被发现。所以如今在建筑界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优不优,看装修。齐不齐,最后一把泥。”更为严重的是现在的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批验也大都流于形式。“甚至现在一些城市企业的检验批表格都在每一项需要验评的内容表格内直接印上‘符合要求’的字样,而表格上也根本没有任何指出缺点的地方。监理公司也相当程度上没有履行到监理的职责。”周磊坚介绍,我国建筑行业的国家规范随着科技发展不断进行了修改。以混凝土规范为例,先是学习前苏联规范,后编出1965年、1983年两次修改版本,吸取了很多有现场实践经验的专家意见。1989年再次修订时,周磊坚也参加讨论。众多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就哪些条文不合理,哪些需要补充,认真讨论了三年,最后才形成了1992年的混凝土规范。“由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两方面内容组成,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到2000年修改时,“在缺少现场实践经验的部分人带领下,提出“强化验收、完善手段”的方针,把“施工规范”内容一笔勾销了。不能不说这是制定国家标准的一个致命问题。”周磊坚说。现在不少人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这套规范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睁一眼闭一眼;而有些主管领导更多着眼于业绩和效益,也有些是由于专业水平所限,不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而掌握财权的开发商中,许多人懂经济,并不懂技术和规范,更多地考虑的是利润问题,加上施工单位大量靠包工头带领农民工……使得2002年标准修订后的4年内,问题越暴露越多。周磊坚这几年中不断地向有关部委反映这一问题。“但某些主管领导不断变动,反映的意见总是待批,不了了之。或不从实际出发,听取意见,而是打官腔:‘你说的问题很重要,我们将会研究,但现在太忙……’‘我们认为大方向是对的……’。有现场实践经验者在一起一谈,都有共鸣:认为不应取消施工控制规范内容。但谁来呼吁?真正有体会者在基层一线,但是无能为力。”周磊坚说。即使采用新的技术手段验收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从国外引进高科技验收仪器在国内建筑业开始“热”起来。但是周磊坚认为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这些技术手段成本很高,往往一检测就得上万元。很多单位检测不起。像检测钢筋是否跑位的钢筋探测仪一台仪器就要4万-10万。这样的花费也令人感到不值得,因为捡测规定,只对检测点的质量负责,并不对大楼质量负责。更通俗地说在钢筋看得见的时候为什么不对钢筋准确定位上下功夫,非要等混凝土浇上看不见了,再花高价检测钢筋有多大跑位?”周磊坚说。而且,即使检测不合格,也已成事实。即使通过加固钢筋的方式,将劳民又伤财还会使住户的使用面积受损。“真的远不如在施工之前预控,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有效而且经济实用。”周磊坚说,我们最应强调的方针应是预控入手、过程控制把关、符合规范(施工及验收)。近年来,国际上各种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都纳入了ISO9000认证系列。它把企业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细致分析解剖,从全过程各方面进行把关,交给我们一整套质量程序把关的模式。这套做法我们国家也引进了。“这本来是个好事。遗憾的是,在建筑施工行业上,学得变了样。”周磊坚对此非常惋惜,“因为考核发证的单位没有多少施工方面的权威性专家把关审查。于是采取了‘写下你要干的,按你写的干,记录你干的’这套办法。”周磊坚说,久而久之,大家就发现,这已经变成了一套自己出题考自己的套路,于是“写的越简单越容易通过”这句话已经成了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反正他们也不懂,付点钱买金字招牌何乐不为呢?”正是由于国际流行的ISO9000认证在我国发生了这样的“改造”,因此现场的施工水平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中国房屋建筑存在的质量问题现在仍然在一天天复制。北京市这些年房屋建筑一直如火如荼。现在一年开工的都在1.2亿平方米以上。老北京建筑面积1300万平方米,我们现在每年施工的面积已经可以赶上10个老北京了。但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孟晓苏博士对外界表示,据最近的一项统计,北京的房屋建筑寿命较短,平均不到30年就要拆除。现在全国各地建筑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房屋质量问题比北京更为严重。周磊坚教授为此忧心忡忡。“我国的大量工程寿命远不足50年,估计10-20年内大量工程结构隐患将会暴露无遗。这种损失比占0.01%的倒坍事故可能要大数百倍。”孟晓苏博士不断提醒全社会:“房屋是百年大计,不能搞成低水平建设。”但是现在看来,这还只能是一个飘浮在空气中的口号。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04-26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26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29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5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5期

2024年1~3月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相关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相关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进口熟料来源统计(按国别)

2024年1~3月进口熟料来源统计(按国别)

2024-04-19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19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22 行业数据 原创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3 07: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