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企业停窑限产 价格为何没能保住

2012/05/03 00:00 来源:湖北散装水泥信息网

近期不断有停窑限产保价的消息传出,而河北集体停窑一个月的消息更是让我们感到咂舌,也让水泥行业盈利能力这一焦点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难道说,除了限产之外,水泥行业真没有办法实现保价、实现大幅盈利吗? ......

  近期不断有停窑限产保价的消息传出,而河北集体停窑一个月的消息更是让我们感到咂舌,也让水泥行业盈利能力这一焦点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难道说,除了限产之外,水泥行业真没有办法实现保价、实现大幅盈利吗?

  序曲:河北集体停窑

  最近,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一件事情的发展,那就是河北水泥集体停窑一个月。其实这件事情可大可小,毕竟之前各地都有限产保价的先例,因而此次河北水泥企业集体停窑一事,就是产能过剩严重了点,需要大规模停窑来实现限产保价罢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限产保价的目的就是保证价格不至向下滑,甚至还要将价格推向更高的位置,但此次河北集体停窑带来的结果是河北的东北部地区水泥价格出现了上扬,但中南部地区水泥价格基本没动,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下调了价格,难道说,限产保价这一招不灵了?

  事实上早在春节前,河北就曾经实施过一次限产保价,不过当时的规模远没有这次这么大,只有部分企业参与,且持续时间只有半个月。而当时限产的目的是为了抬升价格,但结果却是价格非但没涨,还出现了大幅下挫,整个河北市场的均价都下滑了近5% ,这也让我们对限产保价这一措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为什么限产实现了,保价却没有达成?

  伴奏:浙江停窑限产

  集体停窑的不只河北一个省,3月中旬的时候浙江也发生了一次停窑限产事件,而目的也是为了将价格抬升。不过浙江限产的规模相比起河北,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整体停窑10天,且如果企业由多条生产线的话,可以自由协调安排生产,只有达到平均每条线停窑10天的效果就可以。

  不过浙江虽然进行了限产保价,但日子同样不好过,水泥价格依旧没有保住。3月底限电一取消,4月浙江水泥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滑,部分产品最高跌幅接近20%,这也给行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浙江这也不是第一次停窑了,就是在春节前也停过一次,当时的结果也是价格继续下滑,而再往前看,每次停窑也最多就是停窑当期价格稳定,但停窑一结束,价格就出现下滑。这也让我们奇怪,到底是在限产保价,还是在限产降价。

  限产保价的事情当然不止发生在这两个地方,从时间上来讲,近一点的,湖北从春节前开始轮动停窑,限产保价,但结果是到3月中旬轮动停窑结束后,湖北水泥价格立马出现了下滑;四川东部地区也因产能严重过剩而自行停窑限产,但结局如何呢,目前水泥价格仅仅比成本略高一点,如果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在内,当地水泥企业基本上就是零利润在运营,而目的仅仅只是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看谁能坚持的更久。

  前奏:行业产能过剩

  限产保价事件频现,到底又是为了哪般,或许大多数人的直接反应就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事实上,供大于求,价格下滑是迫使企业限产保价的一个主要因素,但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又再何处?

  其实一直以来,中国的水泥行业发展都说不上多先进,但至少是在按部就班的向前发展,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彻底打乱了这一局面。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正常增长,不至于陷入经济危机深深的漩涡中政府祭出了一个法宝:四万亿投资计划。正是这一政策的出台,拉动了全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中国免于像欧洲国家一样陷入泥沼之中。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各类基建、地产项目的投资火热状况也拉动了水泥等建材行业的投资,也正是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区本来供需比较平衡的市场上,水泥项目也在积极上马;西部地区则更是因为本身水泥产业不够发达,继而惹的水泥企业、非水泥行业的其他企业一阵眼热,纷纷投资西部地区。一时之间,全国水泥行业投资火热、风头无两,但随后可怕的结局出现了。由于各水泥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都过高的估计了未来的水泥需求,结果就是过热的投资导致了水泥产能的严重过剩。为求自保,各企业之间开始纷纷杀价,以低价策略占领市场,当跌无可跌时,也只好祭出限产保价这一招了。

  其实,到底产能过剩有多严重,一百个人可能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说法,但毫无疑问都会认同过剩这一说法。前不久郎咸平在华侨银行组织的春天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就是讲产能过剩的。虽然里面的数据都只是初步的统计,但也与事实比较接近:钢铁过剩21%,水泥过剩28%,电解铝35%……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到底要如何才能解决,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事实上,即使是通过投资来暂时缓解这部分过剩的产能,也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所谓的投资拉动还会造成新的行业产能过剩。

  主题曲:限产保价 是否真能保得住

  其实,产能过剩到底严不严重,严重到何种程度,确实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的,最多只能给出一个参考的数据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14.5亿吨的已投产熟料产能(设计产能)对应着大约25亿吨的水泥产能(实际产能),这个数据与去年全年20.6亿吨的水泥产量相比,是高出了20%的,或者说产能过剩程度至少在20%以上,这部分产能如何解决,已经成为当前水泥企业最为头疼的一件事。

  就从当前来讲,水泥企业不断地上演限产保价大戏,但最后基本都是以惨败收场,也正因此,限产保价到底还有何用,实在让人感觉揪心。

  我们来看看限产保价的初衷,水泥价格的下滑主要就是供过于求,水泥产能过剩严重,如果能够限制水泥产品的供给,以达到一个供需平衡甚至供不应求的局面,保价的目的就可以达到。基于这一点,在当前产能过剩严重的背景下,要想快速提高市场需求并不容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限制生产,这样一来供给就会迅速减少,最后市场开始供不应求,水泥价格上扬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然而,水泥企业似乎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水泥产能过剩是既成的事实,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而且水泥市场需求是跟随经济发展的步骤来走的,因而无论你怎么限产保价,最终没有实际的水泥需求来拉动,你也最多让水泥价格在限产期间稳定,但限产结束后呢?自私乃是人的天性,水泥企业同样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限产结束后就意味着供给依然是大于需求的,为了自己多获取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个时候水泥价格再次出现下滑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所看见的,限产保价成了限产降价。

  曲终:水泥行业出路在哪里

  既然限产保价这一举措不能够真正起到保价的作用,那水泥行业要想保价,难道就真没有道路可供选择了吗?其实也不尽然。笔者认为,至少还是有三个方向可供选择:第一是延伸产业链,自主扩大需求面,通过这种方法来变相的增加水泥市场需求,这样可以在保价的前提下还能够提升出货量,大幅增加水泥企业自己的利润;第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一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二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相当于从侧面来实现保价的目的;第三则是转向生产其他产品,当然这个范围可能会有点窄,而且还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否则要转型只怕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这样一来可以永久性的减小水泥供给量,相当于实施了长期的限产措施,但不同于限产的是,转向后业务不会发生冲突,自然也不用担心限产带来损失的问题。

  其实当前就有不少企业在谋求变革,比如拉法基转向骨料业务,虽然它在国外的骨料业务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在国内却是因为当前市场不振、利润不断收窄而被迫转向;再比如华润、华新等不断加大混凝土的投资,这些都是企业在采取延伸产业链的做法。再比如华新水泥建立垃圾处理项目,也可看做是在做技术上的提升,其实顺带的还把企业形象也树立起来了,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泥企业在当地市场竞争力。

  当然,水泥业要想实现保价目的,所能采用的方法也许还有很多,但多是要求时间较长的。而当前最简单最有效的,或许只有停窑限产一途,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毕竟不是神丹妙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水泥企业而言,在限产保价的过程中,也许更应该积极思变,主动出击,以免当下次停窑限产变成持久战时,而让企业面临重重困境无路可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水泥网无关,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视频]东北地区齐齐涨价!哈尔滨上调60元/吨辽宁地区上涨20元/吨

东北地区齐齐涨价!哈尔滨上调60元/吨辽宁地区上涨20元/吨

2024-04-25 港口煤炭价格统计表

2024-04-25 港口煤炭价格统计表

2024-04-25 煤炭 价格

云南普洱地区水泥价格走低

中旬普洱地区主导企业上调水泥价格20-30元/吨后,部分企业实际并未上调,近日其余企业陆续回落30元/吨左右

四川泸州地区部分水泥价格回落

中旬泸州地区主导企业上调水泥价格20元/吨后,近日一些企业已陆续回落至涨前水平

河南地区水泥价格最新动态

21日前后省内主要厂家继续下调水泥价格10-15元/左右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5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5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5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5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5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5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5

重庆

¥ 328.95
2024-04-25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5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5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5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5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5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5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5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5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5

浙江省

¥ 342.2
2024-04-25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5

上海

¥ 332.73
2024-04-25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5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5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5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5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5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5

天津

¥ 338.21
2024-04-25

北京

¥ 349.43
2024-04-26 1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