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阴雨天气之下东北地区水泥需求整体偏弱,行情弱势运行。...
此次会议通稿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反而,通稿中关于金融部门并未表示“去杠杆”,而是强调严监管。...
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调结构的“牛鼻子”。这项工作有两个难点: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从哪里来。一些僵尸企业还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规模大和国有制。这又使解决“人”和“钱”的问题变得更加困难。那么,应该如何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呢?...
西藏没有完整的公路和铁路系统,就不利于运兵和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保卫西藏。不管是捍卫国家主权,还是西藏本身发展,西藏的公路和铁路都是一定要修的。...
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年工作的五大重点领域、25项具体任务。全面完成全国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今年要编制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5个跨省区城市群规划。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改善当下的人口的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降低和单个劳动力负担的不断加重。...
国信证券研报称,政府有形之手显示了它的影响力,水泥行业有近3500家企业,价格战此起彼伏,一刀切的错峰政策令水泥企业停下了产能竞赛;2017年全国平均库容比整体维持在60%左右,远低于2015年和2016年70%的水平。...
7月3日最新一期的CCI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CCI5500指数报594元/吨,连续三期持平,周环比上涨1元/吨或0.2%;CCI5000指数报540元/吨,周环比上涨5元/吨或0.9%。...
6月29日下午,云南水泥建材集团昆钢嘉华公司在微粉一分厂举行煤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提高员工应急救援的能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2016年和2017年对于中国水泥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年份,在不少人以为中国水泥产量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将会持续回落的时候,2016年水泥产量出乎大家意料地有了一波反弹,水泥价格也在长期低迷后随着煤炭等大宗原材料的涨价而出现了上涨。...
2017年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2017年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9%,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非制造业延续稳中有升的扩张态势。...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制造业出企稳回升的迹象。高频数据显示,6月以来六大电厂日均耗煤同比增长15%以上。此外,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与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上月均小幅上行。...
2017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水泥工业在生料立磨工业生产应用十分成功的基础上开始试验釆用立磨来磨制水泥,初期的生产实践表明,除了预先已估计到的磨机结构强度、振动和磨耗等问题外,还发现了立磨水泥的施工性能与当时广泛采用的圈流球磨的相比有所改变,主要表现是其标准稠度需水量稍高,水泥浆体流动度稍差,早期强度稍低等。...
“十三五”时期,河北省散装水泥发展形势,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困难更有潜力。...
亚泥董事长徐旭东6月27日表示,2017年大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有8%,而基建增速将达20%,加上行业相关政策逐步落实,有效拉动整体水泥需求,错峰生产及行业自律等措施,使市场供需平衡,维持有序竞争,水泥价格逐渐上扬,整体水泥供需结构及经营效益得到优化。...
基本面角度看,水泥五月全国产量同比增长 0.5%,累计同比增长0.7%,基本走平; 当前水泥库存仍维持低位, 部分区域开始出现水泥价格的季节性回调,但总体维持稳定。...
错峰生产“常态化”,事实上不从根本上改善供求关系,一刀切,齐步走,何时才能淘汰落后产能?何时才能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能源、资源、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何时产能利用率才能回到合理区间?...
中国水泥研究院经过实地调研分析认为,从雄安新区的建设周期来看,初、中期在3~5年左右,而远期将在20年左右,据此未来20年平均每年的水泥需求量在700万吨~1000万吨,随后稳定在900~1000万吨上下,人均1吨的水平。...
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山西省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实施夏季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山西水泥企业6月开始停窑.........
2017年上半年,江西水泥市场价格可谓是跌宕起伏,历经暴跌后又绝地回升。...
国泰君安固收认为,在4-5月份市场对金融去杠杆的底线认为是没有底线,只要经济不跌破下限、金融不发生系统风险,去杠杆就不会回头,但6月以来政策风险似乎正在微妙转向,对“稳增长”关注升温,“去杠杆”有所弱化,这一苗头仍需密切观察。...
目前,南部生产商只能将产能利用率控制在60%左右,因为本地市场超过近50个不同品牌的水泥,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波动也非常大。...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