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可减少14.2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塔牌集团布局一批光伏发电项目

公告显示,塔牌集团拟投资约13.39亿元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

碳排放权登记管理、交易、结算三规则解读!

未来会有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所来负责全国碳市场交易,而并非目前暂时担负这个功能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毕竟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还担负着上海地区试点交易的职能。...

国家统计局:5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6.6%;环比增长0.52%。...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全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

会议强调,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任务,各地要在思想上进一步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把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深圳发布重大项目清单,536个项目2.8万亿

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了《深圳市2021年重大项目计划》,上榜项目达536个,涉及交通、能源、产业、教育、医疗、城市更新、文化设施、总部基地等众多领域,总投资逾2.8万亿元。...

江西1-5月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9.9亿元

1-5月,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9.46亿元,占年计划54.3%,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

浙江:对水泥行业探索建立平均先进碳排放对标机制

坚决遏制“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对行业产能已经饱和的“两高”项目,按照“减量替代”原则,落实压减产能。对电力行业实行总量和单位产品碳排放控制约束,控制行业碳增量指标。...

浙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金融力量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

不到半年新建75条线,年产能超亿吨!海螺水泥、南方水泥、红狮水泥…都在上!

据小编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止到6月11日,全国拟建、在建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经达到75条,年产能达1.196亿吨(以310天计算)。...

陕西“十四五”将重点推进水泥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

陕西省将持续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淘汰落后产能。...

经济日报:大宗商品价格何时降温

大宗商品价格拐点何时能至?中下游企业成本承压如何破解?有关专家学者如此说……...

光辉历程ㅣ中国建材工业百年回眸⑬(2013—2017)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指出,要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要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强化增量管理,严禁核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违规在建项目,并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稳妥处理。...

河南投资集团闫万鹏:价值党建领航,搭建资本运营 “四梁八柱”

从5月31日开始,大河财立方 “学百年党史,促国企改革”报道正式推出,通过大河财立方智慧全媒体矩阵、新华财经《豫财经》、河南省政府国资委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联动传播。以下是对河南投资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闫万鹏的专访。...

迈向清洁低碳——我国能源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快速发展,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几点认识

本文关于刘桂平副行长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 ...

重磅!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泰安中联不足百人生产线2020年生产散装水泥96.3 万吨

为深入贯彻落实泰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52号《泰安市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规定》,经过多年的发展,泰安市专业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并且逐步形成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

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拟建一32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拟在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建设一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置换比例为1.25:1;计划点火时间为2022年12月。...

雷前治: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

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几代水泥人的努力和艰辛付出,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几经调整和转型升级,终于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品种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水泥强国。...

[深度]水泥行业碳排放现状分析与减排关键路径探讨

笔者预测我国水泥工业碳达峰将在两年内实现。...

唐山市丰润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唐山市丰润区行政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特殊时段臭氧减排精准管控工作。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不适用于本预案。...

山西大同:水泥企业今年10月底前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督促水泥(熟料)制造企业和独立粉磨站,于2021年10月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15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

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

投资40亿!娲石集团在湖北黄石建设6200t/d熟料生产线以及2000万吨绿色环保建材生产线

6月6日,2021湖北武黄同城暨黄石(光谷)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武汉举行。...

2021-06-09 湖北省 投资
周育先:中国建材将进一步紧密对接黑龙江发展战略

中国建材集团未来将进一步紧密对接黑龙江发展战略,利用好黑龙江资源优势,加强在石墨、风力及光伏发电、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合作,做大做强驻黑企业,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每年减碳近亿吨的技术还不来了解下!

当前,水泥行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我国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0%,因此,水泥工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

山西:省属企业尤其是涉煤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不能出问题

省属国企职工人数多、摊子大、份量重,一定要带好头,做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绝不能给省里添乱、给百年大庆抹黑。...

2021-06-08 山西省
刘永行:碳中和是“跨生命周期规划”

刘永行来自四川,此前的39年,他一直在农业、电解铝、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里摸爬滚打,而他的创业之路,可谓“不走寻常路”。...

“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成果研讨会在京召开

李高司长在致辞中表示,各行业各领域碳排放有序达峰,既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

预计年发运量20万吨!内蒙古水泥来到雄安新区

新朔铁路“丰镇口”首列非煤货物运输顺利完成,成功开辟非煤货物运输新通道。 ...

水泥工业碳减排的技术路径

水泥工业碳减排的主要技术路径有:降低生产能耗、使用替代燃料、提高熟料质量和降低原材料碳酸盐分解的排放量。...

任勇:碳中和目标下海螺水泥减排二氧化碳的实践

本文介绍水泥企业的碳排放及海螺集团在碳减排领域的举措。 ...

工信部:与2015年比,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3.6%

“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将工业节能监察作为推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首次在全国范围统一组织开展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累计监察工业企业23470家。...

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

到2025年,煤炭产能结构和生产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煤炭交易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煤炭物流能力显著提升,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煤炭市场法治化、制度化体系更加完善,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初步建成统一开放、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太阳能事业就是玻璃的事业!

低碳发展是国家战略,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聚焦本国国情和企业优势领域,抓住太阳能产业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主流趋势。...

2021-06-06 能源 彭寿
王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6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包信和一行来海螺集团调研。...

水泥行业何时能够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院士?

近日,中国工程院在官网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

发改委通知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

到2025年,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2021-06-04 固废 发改委
多措并举齐抓碳中和,生活垃圾焚烧、危废处理等领域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未来在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烧、资源回收、危废处理等领域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2021-06-04 碳排放 危废
王诚率队赴安徽省滁州市考察

当前海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降耗,持续加强新技术研究、新能源开发,聚力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建设。...

多地限电模式开启 水泥价格何去何从?

多省开启限电模式,对水泥生产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今年各地限电限产措施是否导致水泥价格飙升呢?对水泥市场行情影响几何?...

大宗商品价格“退烧” 企业成本压力缓解

为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缓解下游企业经营压力,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近期纷纷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并开展行业自律行动,钢材、煤焦、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回落走势。 ...

发改委:进一步加强建材等行业节能监察工作!

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察对象为:钢铁、焦化、有色金属、火电、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重点企业。...

2021-06-03 发改委 节能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