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要实现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设计标准化、产品模数化;管理信息化、产业链集成现代化。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这一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住宅产业化,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要实现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设计标准化、产品模数化;管理信息化、产业链集成现代化。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这一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记者8日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开工最晚项目——陶岔渠首至镇平段工程8日提前完成全部衬砌任务,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建研集团目前在厦门拥有年产120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但建研集团一位内部人士称,虽然商品混凝土发展较快,但混凝土是重资产行业,且销售半径较小,地域性较强,因此公司没有继续做大混凝土业务的计划。...
可以有意识的选择硬质岩石生产机制砂,避免采用软质、风化岩石,同时,含泥(块)量可人工筛分控制。化学成份与母材、碎石一致,对混凝土无负面作用,适合做高强混凝土。 ...
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和苏州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研究院共同主办,建华管桩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桩基础材料与桩基础设计施工高峰论坛于2013年10月29日在南京隆重召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特聘教授林志翔出席会议并做《国外预制混凝土管桩生产与施工技术》的主题报告。...
近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建三局科研成果“预应力斜拉索房建结构施工研究与应用”,解决了房建工程50米以上多跨连续斜拉索下柔上刚结构体系中“索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共同作用下协调变形控制的难题,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外大型公用建筑采用预应力斜拉索结构-斜拉转换结构施工与应用的空白。...
全线2012年3月18日正式开工,线路全长179.862km,新建隧道共计24座,最长隧道11293m,占线路总长的22.3%,桥梁总长45.19km,占线路总长的25.1%,区间路基长86.307km,占正线全长的47.99%。...
预制墙板进入施工现场后, 核对预制构件的每个预埋件位置、外观及尺寸无误后, 由专人指挥进行吊装。由于构件尺寸较大,不能采用单点吊装,可采用多点吊装,用钢丝绳直接吊装。...
GRC是“Glass Fiber Rinforced Cement”(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缩写,是一种轻质高强的新型建筑材料,近年来在多层框架结构的住宅建筑中使用广泛,也可以用于各式快装房屋、临时性建筑和旧房改造中的室内分隔工程。...
根据目前水泥路面建设比较普遍的情况,针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分别从水泥砼路面的裂缝产生的过程,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操作等对质量的影响,及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评述。...
在我国推行建筑工业化以及住宅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加之我国在人口红利方面呈现出一种不断减少的趋势,在建筑行业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因此,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也不断明显起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用于楼盖外,有时还用来解决大跨度、大空间部位柱网转换时的转换梁、转换桁架,以及复杂柱网情况下的转换板。...
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也为混凝土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混凝土年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混凝土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用技术都取到了长足进展。...
9月28日10时,南水北调中线湍河渡槽第54榀槽身浇筑完成。至此,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主体工程正式完工。...
河南省鹤壁市日前发布绿色建筑整体规划,明确规定将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壮大绿色建材产业规模;着力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着力创新绿色建筑发展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8月,已经建好的上海第一高楼则直观形象地将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展示在众人眼前,显然“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已经将建房变成一种轻松的事情。但事实上回到开发商与建筑方角度来讲,一个沉重的包袱还远远没有卸除,这个包袱正是直击利益中心的成本问题。...
2013年8月17日,第二届全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高峰论坛以"创新管理 提升质量 服务国家重点工程"为主题,围绕PCCP产品制造技术、生产管理、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方面展开培训与研讨。...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