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关注海螺碳捕集技术与智慧农业项目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碳捕集技术和智慧农业,将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番茄种植的气肥,实现降碳固碳和资源再利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2025-03-01 水泥海螺水泥
《安徽日报》关注海螺碳捕集技术与智慧农业项目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碳捕集技术和智慧农业,将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番茄种植的气肥,实现绿色转型。此举提升了作物产量与品质,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低碳发展,助力安徽成为全国绿色制造的先锋。...

2025-02-13 水泥海螺水泥
明思路、谋举措、抓落实——海螺水泥广大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海螺水泥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党的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海螺集团“智能制造”破题赋能

海螺集团通过智能化转型解决了水泥行业的多个痛点,包括资源利用率、能源节约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问题。智能化改造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了21%,资源利用率提高了5%,并带来了每年2000多万元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海螺集团在数字化改造中累计投入3.43亿元,产出4.04亿元,被评为国家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并初步构建了数字产业生态圈。...

装配式建筑的“三化论”

叶浩文首先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三个一体化”发展论,为行业转型发展,向着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方向迈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论。...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及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目录

产业化基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开发企业联盟型(集团型)、部品生产企业型和综合试点城市型。至今,在全国先后批准建立了47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天津成立BIM技术联盟助力建筑业降尘服务京津冀治霾

天津市BIM技术创新联盟在天津建筑设计院近日成立。该联盟今后将联合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筑全行业各个单位,围绕BIM技术,探索普及装配式建筑,尽可能降低建筑行业现场施工中的扬尘,服务于京津冀治霾。...

福建水泥关于公司总部搬迁暨租赁办公场所(关联交易)的公告

方圆大厦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琴亭路29号,占地面积3378平米,总建筑面积约22725平米,主体建筑19层(含地下 1层),于1997年投入使用。大厦约16025平方米场所产权属于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中心所有(下称“培训中心”),另6700平方米场所归厦门市政府驻福州办事处所有。...

建筑节能:“上海中心”节约出几个埃菲尔铁塔

在被称在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施工现场,由于大量使用了建筑产业化技术,工人就像“搭积木”一样进行高效率安装,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方式。...

住宅产业化的“中国式演绎”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居住住宅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市场化各方面技术进步,产业化、工业化、建筑化,住宅产业化道路经历了几十年的“默默无闻”。近年来,随着国内住宅产业化推广力度不断提升,迎来最佳发展机遇时期,越来越多的探索队伍关注并加入到住宅产业化行业中。...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五大要素

建筑工业化不等于装配化,也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建筑工业化。...

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一行参观中国水泥网

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拱墅区区委书记俞东来、区长许明等一行领导在园区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水泥网总部,中国水泥网CEO邵俊、总经理华牮、总工程师蔡文岭、媒体事业部总编张敏、电子商务部总监皇甫孜、培训总监李丰裕、行政部经理李娜等领导热情接待叶明等领导一行,并陪同参观了总部办公场所。...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