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出实招:就业安置+金融扶持+国际合作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上,产业的升级无疑是最核心的内容。记者获得的多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中国各类别的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升级也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和侧重点。...

中国建材联合会将组织企业赴印度开展产能与投资合作对话

建材联合会希望促成两国在建筑材料领域更多的落地实施项目,此次对话达成的合作意向和成果将作为两国政府间产能合作项目清单,优先享受两国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

从“两材”重组看国企改革的光荣与梦想

两大集团的重组整合有望减少重合板块的竞争并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同时,在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背景下,“两材”的战略重组也意味着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步伐将大幅加快。...

两材重组对抗海螺 去产能新招:央企合并

1月25日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材)旗下的北新建材、中材科技、宁夏建材、天山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两大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多省份量化水泥、钢铁等压减目标

“供给侧改革”是各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标配”。对于如何发力供给侧改革,地方纷纷使出真招。...

“去产能”亟须扫清市场退出障碍 建立长效市场退出机制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去产能”迫在眉睫,扫清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市场退出障碍,建立长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势在必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存在市场退出障碍。...

湖北:将以“五招”加快推进水泥工业“去产能”步伐

1月22日,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六届二次会员大会暨全省水泥企业年会在武汉召开,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会长郭成洲在大会上做主题报告。​郭成洲在报告中提出,湖北将以“五招”加快推进水泥工业“去产能”步伐。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内蒙古将整治煤炭行业“僵尸企业”

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是内蒙古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煤炭大区内蒙古提出今年将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对“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

社科院:中国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潜力巨大

1月21日,《工业化蓝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发布。蓝皮书指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让中国趋于过剩而其他国家却急缺的质优价廉产品走出去成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又一重大目标。...

以创新贸易化解产能过剩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立足中国国情,创新发展加工贸易,同时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 中国建筑等上市公司加快海外布局

日前,由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举行,围绕“亚洲:塑造增长新典范”的主题,“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开业”等成为热议的焦点。...

宋志平谈七招化解行业过剩困局 做好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面对严重过剩问题的水泥行业,如何在新的五年规划中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对行业的未来进行理性的分析,特别是对化解过剩产能提出更有效的办法路径,让行业能够克服当下的困难,实现良性发展?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3位专家谈化解产能过剩新办法:稳妥去产能 "瘦身"更健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项任务关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长期以来,过剩产能挤占了经济社会资源,挤压了新兴产业生存空间。从供给侧做减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铁路投资连续3年保持8000亿 制度改革或有大突破

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中国铁路正在承担着越来越丰富的角色。2014年、201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保持在8000亿元的高位,2016年铁路投资还将完成8000亿元。...

痛苦的轮回:回顾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前世今生

其实,产能过剩的行业并不只是煤炭和钢铁,如今产能过剩几乎蔓延至全国的全部经济领域。中国的产能过剩是如何产生的?历史上,又是如何化解的?近日,高敏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两次产能过剩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发改委:将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年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针对去产能问题,国家将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

安徽:2015年共淘汰水泥产能1024.6万吨

安徽2015年共淘汰水泥产能1024.6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淘汰水泥(熟料及磨机)2212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安徽省的“十二五”淘汰任务,年减少能源消耗347.4万吨标煤、11.8亿度电。...

发改委:采取五方面措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12日在发展改革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发改委10天已批复总投资逾1800亿“铁公基”项目

2016年的1月份刚刚过去10天,但中央部门的稳增长就开始“上路”,而且势头十分强劲。1月6日、8日、11日发改委批复了多个“铁公基”项目,投资额已超1800亿。在稳投资的同时,产能合作稳增长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李克强:在传统产业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发表讲话,他表示要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化解过剩产能,在传统产业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推动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创新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河北2020年水泥产能控制在2亿吨左右

“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到十三五末,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8日,“钢铁重镇”河北省提出了未来5年钢铁产能控制目标。...

壮士断腕去产能!李克强提化解过剩产能九策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日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

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完全交由市场

毋庸讳言,我国传统产业目前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的困扰。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经济周期的变化,更有深层次的发展环境的变化。...

甘肃将通过清理“僵尸企业”去产能

2015年,甘肃水泥、钢铁、玻璃、电解铝等行业闲置产能分别达到500万吨、400万吨、200万吨和74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到34.5%。记者1月4日从甘肃省政府了解到,从今年起,甘肃将处置和关停一批“僵尸企业”。...

宋志平:在转型升级中推进国企改革

我们对2016年充满期待。我们相信,只要认真按照中央的大政方针,力足于执行,埋头苦干,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迎来凤凰涅磐般的新生。...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全体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建材联合会于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2015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全体工作会议暨全国建材行业协会系统工作会议。...

2015年水泥行业重要政策盘点

2015年水泥行业都要哪些重要政策,小编下面为您进行盘点!...

发改委与甘肃、山东两省合推国际产能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于12月18、19日分别与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北京签署协议,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

20省公布十三五规划 河北推动水泥产业走出去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全国已经有20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开放型经济成为多地未来五年谋篇布局的重头戏,地方版开放新版图浮出水面,多地提出打造新开放平台,其中11省提及自贸试验区申报建设。河北提出要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搭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纺织服装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

前11月我国对外投资增长16% 基础设施建设成合作热点

商务部15日发布对外投资数据显示,1至11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流向制造业的投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95.4%,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的投资5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3%。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合作热点,大型项目显著增多。...

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将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1-1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预计将超额完成全年10%的增长目标,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承包工程亮点纷呈,大型项目显著增加,中国已开始进入资本输出和产业输出阶段,这有力地支撑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合作路线图渐明晰 装备制造“走出去”加速

12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国际产能合作在其中扮演了“重头戏”。记者了解到,中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路线图”和“项目清单”进一步明晰,目前圈定了45个重点国家,将加快实施铁路、电力等领域装备“走出去”项目。...

中国装备:加快实现“走出去”到“走进去”

加快“走出去”步伐,必须谋划在先、布局在前,不能一哄而起、盲目而上。更不能见利忘义、恶性竞争。要根据行业特点,本着对方有需求、企业有优势的原则,首选与我国产业和装备契合度高、有合作条件和基础且有合作愿望的发展中国家,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沿线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和规划相衔接,逐步带动产能全面合作。...

上合组织会议催化“一带一路”主题 基建等三大领域喜迎上涨契机

今年下半年以来,“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稳步落地,企业海外订单也快速增加。年底,亚投行有望正式运营,明年年初可能开始投放贷款,外加上合组织会议正在召开,“一带一路”主题投资将迎来重要催化剂。建议重点关注基建、港口、高端装备走出去等领域的主题投资机会。...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2016年经济工作十大任务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城市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李克强:愿同哈萨克斯坦探索建立一条龙产能合作模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举行会谈。李克强强调,中方愿同哈方继续落实好双方共识,探索建立涵盖投资、生产、销售、配套服务的一条龙产能合作模式,进一步拓展油气开发、管道建设、核电等资源合作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农业、航天、环保等领域合作。...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 抓住关键点 打好歼灭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城市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抓住关键点、打好歼灭战。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化解房地产库存,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深化改革开放。...

明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进入个位数时代

20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增速明显放缓,多项投资指标屡创新低。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基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明显减速。...

冀东发展与南非合作项目受到当地民众拥护

2013年3月26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南非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期间,冀东发展集团在南非投资并控股的曼巴水泥公司成为第一个在中南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约的商业项目。今年10月初,冀东发展在南非曼巴投资建设的年产150万吨水泥项目成功点火投产,该项目受到当地民众广泛拥护。...

宋志平出席中非企业家大会

12月3日下午,正值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之际,宋志平应邀出席在约翰内斯堡举办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对话会暨第5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并发表演讲。...

新常态新作为 第二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在南京召开

只有清楚地认识新常态以及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广大砂石骨料企业才能抓住市场需求、寻求新的转变。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于2015年12月8日在南京召开。...

中非600亿美元十大合作计划公布 把水泥等行业带到非洲去

12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上宣布,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第三方“十大合作计划”,给予非洲600亿美元融资支持。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首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表示,可以把钢筋、水泥、玻璃、纺织、服装、家电等行业带到非洲去。...

宋志平:创新转型 引领建材行业迈向高端化

宋志平表示,“十三五”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段难得的市场平台过渡期,也是一段黄金转型期。“十三五”期间,有效需求不是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好有效供给,如何在供给端做好均衡、有序、高质量的供给,同时大力抓好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现就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多部门酝酿新政助“走出去”转型升级

我国正在从对外投资大国向对外投资强国转变,商务部等部门正在酝酿包括重点推进建营一体化项目、促进产融结合等方面的新举措助力“走出去”转型升级。...

习近平:以产能合作为抓手 促进中非发展战略对接

习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非盟关系,支持非盟在非洲发展、一体化进程、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双方要增进政治互信,完善对话机制,打造战略伙伴关系;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促进中非发展战略对接。...

中国建材落实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1月27日上午,中国建材集团举办了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规划宣贯会。...

马其顿希望中方企业积极参与水泥等项目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

李克强:让“16+1合作”驶入快车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上午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车厢里,李克强同各国领导人亲切交谈,共话合作。相信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必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搭建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贸易往来、人员交往的彩虹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习近平吹风四大歼灭战

“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中央政府和各个部委都密集进入开会季。其中,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主题是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这次会议可谓重磅,不仅是中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改革方向的定调,更罕见地就房地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作出明确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