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中性速凝剂与预拌混凝土的适应性研究

研制了一种液体中性喷射混凝土速凝剂。根据工程需要,试验研究了该速凝剂对不同品种水泥、不同减水剂以及预拌泵送混凝土的适应性。通过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同减水剂的对比试验,测试评价速凝剂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能的影响。按工程特点,作了泵送剂掺入30min 和60min 后掺入液体中性速凝剂的凝结时间、不同龄期的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中性液体喷射混凝土速凝剂的各项指标符合JC477 - 1992《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技术要求,该速凝剂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适应性很好,1d 抗压强度均大于8MPa , 28d 强度比均在90 %以上,对于P·O42.5R 水泥, 28d 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 % ,尤其是盾石牌P·O42.5R 水泥,28d 抗压强度比达到127.8 %。该速凝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高效减水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同时,与商品混凝土输送方式适应性也非常好,可以满足输送后喷射工艺的需要。...

采用立磨生产粒化高炉矿渣粉

综述了国内外粒化高炉矿渣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的沿革过程,明确指出矿渣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优良矿物掺合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粒化高炉矿渣粉生产的工艺选型、工艺流程、生产控制和质量控制。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质量指标是:产品水分≤0.5%;比表面积≥420m2/kg。...

水泥行业区域龙头与重组并购

2005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5亿吨,而水泥生产能力已达13亿吨,产能过剩2.5亿吨。特别是落后生产能力比重仍占60%左右。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能。水泥行业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水泥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为此,2006年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由八部委联合下发《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达到加速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十一五”期间,预计2010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12-12.5亿吨,比2005年增加1.5-2亿吨;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企业户数由5000家减少到3500家左右。实现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因此,水泥行业重组并购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此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区域龙头企业有望形成。本文在总结海螺水泥崛起、成为水泥业领先者经验的基础上,试图挖掘出水泥行业未来有望成为区域龙头的企业并勾勒重组并购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