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宋志平:深化混改要在四个字上下功夫

2020/10/31 14:47 来源:中国建材报

中国建材集团运用市场的方法推动行业的整合,也就是“正三七”模式,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国建材股份在香港上市,在重组的企业里,中国建材股份持70%股份,民营企业持30%股份,保持一个绝对控股的比例......

10月29日,中央企业第八届混改工作暨第六届投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研究机构、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及相关企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出席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企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作了题为《深化混改要在四个字上下功夫》的主题演讲。

本文系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最近大家都非常关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是未来三年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之一,是我们下一步在改革上下功夫的一个着力点。今天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如何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如何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早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我国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2013年秋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那时到现在也有7年多了。这段时间,大家根据"1+N"的方案,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踏踏实实做试点,积极探索,总结经验。过去这些年,我们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了一定经验。如何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任务,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国有企业做了40年,从1979年做到去年,正好40年。1994年,我在北新建材做"一把手",那时候北新建材就是改革试点。到了2014年,我任职的两个单位--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又都成为混合所有制的试点,而且是当时国务院国资委混合所有制经济仅有的两个试点。回顾更早一些的情况,北新建材从1997年上市起就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到现在公司上市已有近24年。2006年,我在中国建材集团大规模推进和民营企业的混合,到现在也有14年的时间了。

今天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我和大家分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体会,我觉得深化混改就要在四个字上下功夫。

混合所有制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其它股份公司是一样的,要符合共同的目标、战略,符合各个股东的要求才能混好。从微观上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还是回到了做一个股份公司、做一个企业,通过做好企业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坚持“三因三宜三不”的原则,“宜”就是“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

什么企业宜独?公共保障、公益保障类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目的。前几年我去德国访问,和德国议会议员、交通部部长一起交流。他谈到德国上世纪90年代一股脑把所有企业都私有化了,到后来发现不行,比如公交、自来水等事业,应该是公益保障类,是以质量为中心的。德国的地下自来水工程都是一百年以前建设的,现在还在使用,这些工程不是简单为了盈利,而是为社会全民服务,要以确保质量为目的。现在柏林和汉堡的这些公共事业又收归了国有。这些企业就是“宜独则独”,如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就和公益保障的方向相悖了。

什么企业宜控?过去我做的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这两家公司实际上是用控股的方式进行混合的。中国建材集团混合了上千家水泥公司,它的目的是要把小散乱的水泥企业整合起来,增加市场集中度,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健康良性的市场。中国建材在水泥行业的混合使得行业集中度从2006年的6%提高到去年的70%,通过混合整合了水泥行业,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建材集团连续十年荣登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国家整合钢铁、煤炭行业有一定资金支持,但整合水泥行业并没有,主要靠大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建材集团运用市场的方法推动行业的整合,也就是“正三七”模式,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国建材股份在香港上市,在重组的企业里,中国建材股份持70%股份,民营企业持30%股份,保持一个绝对控股的比例。中国建材股份在香港是H股,必须保证H股的利润,企业有了利润才有市值。这就是“宜”的问题,宜控则控,运用这样的模式很巧妙的完成了重组。总体来看,中国建材集团大规模混合的效果很好。2006年,整个水泥行业利润只有80亿元,而去年有1000多亿元,水泥行业成为健康运行的行业。

国药集团当时也是这么混的,国药集团用“宜控则控”的方式混合了医药分销体系。过去我国的医药分销体系是由一家一户构成的,虽有2万多家公司,但整体市场散乱,有的药品甚至还出现假冒伪劣的情况,也很难有大规模的物流、仓储、冷链设施。当时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国家级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这需要一定的资金,还要考虑由谁来建立,需要有一个主体。我去了国药集团后,就把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水泥的方式复制过去,重组了600多家医药分销企业,建立了我国的医药配送网络,形成了国药集团发展壮大的基础。

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的混合,实际上都采取了“宜控则控”的方式,以中央企业作为平台来整合和重组民营企业,给民营企业留下一定股份,不是简单收购。我当时提出来“三盘牛肉”,第一盘就是价格公允;第二盘股权合作共享,我给很多分销企业的负责人说:“过去你持股100%,大家打乱仗,结果亏损,现在你持股30%,我们把市场整合好了,可以赚很多钱。”现在来看,混合的这些民营企业都赚了钱;第三盘留心留人,保留经营团队并吸引创业者成为职业经理人,成为骨干团队。

关于“宜控则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不是为控而控,而是为了一个战略目标、为了整合市场,也为了在整个产业链上大家可以互利共赢。

关于“宜参则参”,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上海绿地,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常成功的企业。上海绿地的股权构成是由上海国资委下属三家企业、职工持股公司的混合。上海国资委的下属三家企业承诺不做一致行动人,而让员工持股公司占大股,目的就是让张玉良这个创业者、企业家能够做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我和上海国资委的领导沟通过,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他们告诉我,因为企业家可遇不可求,上海绿地这家公司张玉良是带头人,混改要保证有这么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作为核心。最近上海绿地又进行了第二轮混改,上海国资委再拿出17%股份对外转让,这样员工持股公司成为真正的第一大股东。第二轮深度混改,目的还是要弘扬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这点非常重要。

前不久我到广西调研,广西建工刚刚和上海绿地完成混改。混改后,广西国资委在广西建工的持股比例由100%变为34%,成为参股股东,而上海绿地则变为控股51%的第一大股东,同时还有员工持股,核心团队持股15%。广西国资委的持股方式变成了宜参则参。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广西建工这次是增资,这么做较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解决了广西建工多年来的高杠杆问题。

第二个案例是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经历了几个改革阶段,最早和红塔集团合作过,后来又和国药集团合作过,每次都不太成功。2015年云南白药和福建新华都、江苏鱼跃合作,当时按照45%:45%:10%设置股权比例结构。经过第二次混改,现在云南白药的股权比例结构变成了云南国资委持25.4%,新华都持25.4%,江苏鱼跃持百分之几,剩下的是散户,混改后云南白药的市值翻了一番,效益很好。云南白药过去是正厅级单位,混改后从董事长开始大家都解除了原来国企干部身份,云南白药的党委书记是由国资委聘任退休的云南财大校长,并出任副董事长,这家企业高度市场化,为进一步机制改革,推行员工持股铺平了道路。

从以上两个“宜参则参”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地方混改力度还是很大的。最初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全部优点,现在越来越觉得混合所有制是个好东西,特别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联系在一起。过去我们往往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竞争关系。现在看来,二者有市场上客观的竞争关系,但主要还是合作关系。这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特别强调了国有企业要在整个行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国企和民企之间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引领和带动的关系,国企对民企的发展也负有责任。前几年,不少民营企业遇到了高杠杆、高抵押等问题,后来绝大部分通过和央企、地方国企搞混合所有制,渡过了难关。这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国民共进,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由此我们也看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相帮助。

国企改革中比较难的是政企分开,尤其在全资、独资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让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有难度。当然民企也要改革,改革改什么?就是规范治理,让一个家族公司完全按照《公司法》规范治理可能也有难度。如果用混合所有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既解决了国有企业政企不分、难以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民营企业治理不规范的问题,所以说混合所有制确确实实是好东西。

企业在混合的过程中要分层分类深化混改。央企里集团公司主体是“宜控则控”,但央企还有很多小企业怎么办?央企最近推动瘦身健体、减少法人户数,减掉了1.4万家。今后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对于非主业的企业进行混改,央企可以不控股,参股就可以。这些企业在央企中可能是规模小,和民营企业混合了就可能是大企业。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独”和“控”,还要学会“参”。

在“合”字上下功夫

搞混合所有制就要合在一起,也必须有合的思想准备。国企有国企的特点,民企有民企的特点,准备做混合,就要彼此接纳对方。民企担心跟国企混合了,是不是会被扫地出门;国企也有担心,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其实,混合所有制是股权上的合作,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大家优势互补,在市场中组成一个新公司去合作。

经常有人会问道:“宋总,民企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国企合作?”我说:“关键有三点。第一,要在战略上有关系,在产业链、供应链之间要有协同效应,这是前提;第二,要找一家有包容文化的公司,如果文化格格不入,不要轻易去混;第三,要有开明的领导。”这三点很重要。

那么,国有企业应该找什么样的民营企业进行混合?也是三点。第一,战略上要有协同效应,合作战略上要共赢,这是共同的;第二,能够理解国有企业的管控文化,体制内和体制外是不一样的,民营企业要愿意接受国企的文化,如果不接受大可不要混;第三,要接受国企的规范治理,包括董事会建设等等。过去民营企业在体制外比较自由,但混合以后就要接受规范治理。这和两口子结婚一样,谈朋友的时候彼此谈明白,谈明白了双方同意,心理也有准备,大家就在一起。如果谈不好,不要勉强,因为后边还要成家过日子。

在“合”这个方面,第一,目标的融合,双方的战略目标要融合。第二,产权的融合,股份制公司里大家以股权说话,如果国有控股,那就是国有控股说话,如果是国有参股,那就是民营控股说话,一切按照《公司法》,按照股权说话。第三,文化的融合,做混合所有制必须互相包容,如果都不包容就不要混了,混起来只能是一场乱仗。

混合所有制最重要的不是“混”,而是“改”,改什么?一是国企要改机制,改成市场化机制,民企要改成规范化的治理。我在2006年就提出来一个公式,“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央企有央企的长处,民企也有民企的长处,这两个合起来才叫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混合之后就要改,尤其是要将市场化机制引入企业。

二是“三项制度改革”。国企比较难的是“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是我国改革之初提出来的,一直改了多年,仍然是没解决的问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还是要改三项制度,在“三能”上下功夫,“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三项制度的改革是解决效率问题,“能多能少”是在工资奖金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今天我们到了一个科技时代、新经济时代,光有效率不行,还要公平。在传统经济时代,劳动力是成本;在新经济时代,人力是资本。我们要承认人力资本。所以在整个改革里,只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推进员工持股、管理层股票计划、科技分红和超额利润分红权,我称“新三样”改革。“新三样”改革是让人力资本参与分红,进行财富再分配,这是它的要点。混合所有制改革,既然混了就要推进这些改革,才能有积极性,这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出了超额利润分红权和跟投计划,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

在“优”字上下功夫

“优”就是效益。我们做混合所有制不是为混而混,我们要激发企业员工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要获得良好的企业效益,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发展混合所有制,一是要发挥机制的优势,结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我过去插队时做过农业技术员,学习杂交育种,把两个品种的优势发挥出来。混合所有制是优势互补,不要搞劣势互补。举个例子,父母长得很一般,孩子长得很精神,这叫会长。父母长得很精神,孩子却长得一般,这就叫不太会长。搞混合所有制就是要把国有企业的优点和民营企业的优点结合起来,不要把国有企业过去常有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民企的不规范这些弱点混到一起,如果那样混合就失败了。我们要发挥机制上的优势,同时还要做好企业。二是强化经营和管理。任何企业都要做好主业,突出主业,不要轻易分散经营。三是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新有风险,企业要进行高质量的创新。这些方面都可以结合起来,最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混合所有制企业,前面“混”了也“改”了,如果经营上做得不够好,企业情况有可能会变得很糟糕。那么是改得不对,还是混得不对?抑或是经营得不对?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我发现有一些上市公司倒下了,不一定都是因为违规违法造成的。有的企业负责人还是想做好企业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其中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偏离了主业,盲目投资,盲目创新,最后企业变得入不敷出,甚至有的还倒闭,都是因为经营做得不好。企业改革是要解决体制、制度、机制上的问题,但除了这些问题,经营的基本功也是企业必须要做好的。总之,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既要“混”,又要“改”,还要“优”。

作者简介

宋志平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双料会长”。在40年传奇企业历程中,他从技术员到央企掌门人,数次将身陷绝境的困难企业改造成全球领军者,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整合上千家民营企业,成功带出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他常年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国企改革创新,出版十多部专著,为业界贡献大量成功企业思想和经验,被誉为中国“企业思想家”。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鹿寨鱼峰:居危思变,内外兼修,步步推进改革突围战

一季度累计使用正菱生料替代4552吨、污染土1.1万吨,盘活资产近33万元。

2024-04-28 鱼峰 水泥

枞阳海螺绿色制造引领传统产业转型之路

现如今,有了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水泥建材的生产则是另一番景象。

抢份额之战,海螺竟然不是最大赢家?!

2024年,随着水泥需求的进一步下滑,各水泥企业市场份额会有何变化让人拭目以待。

海螺水泥一季度净利降四成:销量售价齐跌,行业需求疲软

海螺水泥一季度净利润下降41.14%,因销量和售价下跌,行业需求疲软。全国水泥产量同比降低,行业呈现需求萎缩、竞争激烈、库存高和价格低的特点。其他A股水泥企业也面临类似困境。二季度需求虽有望释放,但整体需求可能仍不及去年,利润预计维持低位。

2024-04-27 海螺水泥

关于印发上海市2024年节能监察计划的通知

上海市2024年节能监察计划旨在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针对重点用能单位、数据中心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监察。内容包括能耗限额、淘汰落后设备、能源管理制度、数据中心能效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计划于2024年12月中旬前完成,要求完善监察体系,做好闭环管理和依法依规监察。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6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6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6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6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6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6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6

重庆

¥ 328.95
2024-04-26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6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6

湖南省

¥ 315.99
2024-04-26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6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6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6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6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6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6

浙江省

¥ 342.2
2024-04-26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6

上海

¥ 332.73
2024-04-26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6

吉林省

¥ 336.82
2024-04-26

辽宁省

¥ 310.53
2024-04-26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6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6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6

天津

¥ 338.21
2024-04-26

北京

¥ 349.43
2024-04-28 1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