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去产能须防“萝卜快了不洗泥”

2017/06/25 09:45 来源:经济日报

从另一个角度看,退出落后产能的目的是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去产能工作表面上看是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本质上则是要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因此,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不能抱着“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心态,不能简单地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去产能。在推进去产能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好去产能、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持续扩大有效供给,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8%;退出煤炭产能9700万吨左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去年上半年,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分别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和29%。单纯从落实年度目标任务的进度看,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今年去产能的进展比去年顺利一些,完全有可能提前甚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今年去产能工作进展顺利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经过去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利益相关方已达成更为广泛的共识,政府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完善,责任压力的传导更到位,推进去产能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成熟。另一方面,去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去产能工作的持续推进,可以在短期内帮助钢铁和煤炭这两个行业重塑市场供需关系,推动市场价格回升,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实现效益好转。尝到去产能“甜头”的钢铁和煤炭企业对去产能的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推进去产能的阻力也更小了。

  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市场供需正在改善,不仅促进了行业企业效益回升,促进相关行业提质增效,也凝聚了全社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识与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产能工作表面上看是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本质上则是要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因此,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不能抱着“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心态,不能简单地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去产能,必须把去产能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稳步推进,使效果得到最大限度体现。

  之所以强调去产能工作要稳扎稳打,是因为其涉及职工安置、债务处置、产业转型与接续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简单追求进度,把落后的过剩产能一关了之,很可能导致一大批产业工人被迫下岗,影响职工安置和再就业,积累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得债务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增加金融风险。相反,在去产能过程中未雨绸缪,处理好人员与债务问题,使落后过剩产能平稳有序退出,才能为我国推进其他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

  从另一个角度看,退出落后产能的目的是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因此,去产能不仅要做减法,同时也要做好加法和乘法,要早布局,做好产业转型和接续工作,真正做到落后产能给先进产能腾空间,过剩产业为新兴产业让舞台,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增长点。

  总之,尽管去产能工作迫在眉睫,但也应根据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有序推进,既不能懈怠,也不能一味追求进度;既要让过剩产能有序退出,也要统筹好去产能、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持续扩大有效供给。唯有如此,才能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也才能进一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逆势而行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愈加严重

从政策目的来看,错峰生产和产能置换的确是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重要策略,但为什么经过几年发展,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愈加严峻,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也逐步消逝?

按备案产能生产!四川公开征求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实施细则

细则中的“产能”是指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申请审批的备案(批复)产能。

海螺水泥应不应该抢份额,你怎么看?

海螺水泥应不应该抢份额,你的观点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去产能”之弦紧绷 水泥行业亟待破局

2024年,水泥行业供需能否改善?价格能否有所提振?企业又将如何破局?

推广应用困难重重 “CCUS”可能没有想象中美好!

近年来,为实现“双碳目标”,水泥业内不断推进在“CCUS”技术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但若想通过“CCUS”大幅降低水泥企业碳排放量,依旧是困难重重。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1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1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1

四川省

¥ 351.02
2024-05-11

重庆

¥ 331.21
2024-05-1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1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1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1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1

河南省

¥ 274.59
2024-05-1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1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1

浙江省

¥ 332.74
2024-05-11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1

上海

¥ 317.73
2024-05-11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1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1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1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1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1

河北省

¥ 345.41
2024-05-11

天津

¥ 368.21
2024-05-11

北京

¥ 339.43
2024-05-13 16: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