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2017年建材企业如何以“新”破“困”?

2017/04/28 09:25 来源:中国建材杂志

2016年,国内建材产品全年平均出厂价格低于2015年1.4%。以水泥为例,年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2.5%,而平均出厂价格却比2015年低2.3%。......

  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建材企业管理创新分析报告”中显示:2016年,国内建材产品全年平均出厂价格低于2015年1.4%。以水泥为例,年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2.5%,而平均出厂价格却比2015年低2.3%。由于国际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加上汇率剧烈波动以及价格下滑的影响,2016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也出现大幅下降,全年出口总额310亿美元,同比下降19%,主要建材出口产品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量价齐跌”现象。

  建材行业的发展正处在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从目前看,市场需求低位波动特征将长期存在,市场下滑风险仍然较大。2017年,企业该如何破解运行中的困惑与难题?

  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行业产能过剩、新常态发展的今天,管理创新可谓关乎发展与生存,其重要性无需赘言。然而,当企业面临需求不足、开工率低、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等诸多运行困难时,企业该如何在管理上以“新”破“困”?

  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自2001年开始,连续16年开展全国建材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表彰、宣传等活动,截至2016年,累计表彰创新成果600多项。纵观2016年获奖的建材创新成果,占据管理创新首位的是产品技术创新,其次为两化融合与信息化建设、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品牌建设与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与重组等。

  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是主流

  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更适应市场的需求。像承德金隅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创新促转型,科技助发展”、洛阳鹏飞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开发应用非金属研磨体、山东沃特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提升科技创新为引领进行企业管理实践、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把钢渣作为水泥熟料晶相调节材料应用研究……这些都是企业以产品研发为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随着实践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对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上述案例可看到,建材企业创新的机会很多,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走精品高端路线等方式达到去产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两化融合与信息化建设是趋势

  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进行管理变革,当前建材行业B2B、B2C、互联网+建材、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能化、信息化对人财物产供销的管控已经在许多建材企业广泛应用。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建材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模式创新”就是基于互联网在外贸企业应用的典型案例,该公司易单网系列创新成果,线上交易额达数百亿元;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将其系统建设完善;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系统提升管理,管理强化系统,信息化推动企业高效集中采购”的模式;青州中联水泥实施大数据分析采购,实现降本增效……这些都是信息化在生产领域中应用的典范。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自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它不仅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还能为社会经济资源的快速流动和高效运转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必将成为企业内增长、智慧转型的重要出路,为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是目标

  近年来,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能耗产业,其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 ,如何做到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是建材企业顺应社会需求发展的一大难题。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探索并实践了绿色管理机制;临夏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创新管理理念,打造绿色矿山;中国有色集团晋铝耐材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创新升级,推动绿色企业建设等。可见,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已是社会发展中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也成为生产企业责任的体现。主动推进与实施建材工业节能减排。不仅是建材企业自身生存和立足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两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Page]

 品牌建设与营销管理是核心

  经济新常态下,产品质量、品牌、营销管理、市场拓展等每一项内容对企业都至关重要,如快速扩张的北新建材,生产企业遍及各地,相应的营销业务整合就成为亟待革新之所在,当北新建材“实施业务整合推动企业运营管理”后,企业管理得到极大提升;湖南常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协同报价增量使企业做到精细管理,从而提质增效;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以技术服务推动营销,实现企业与客户共赢;中材天山(云浮)水泥有限公司尝试了以优秀企业帮扶落后企业为核心的营销新方法。通过这些范例,我们不难看出品牌建设与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一条重要路径。

  战略管理与企业重组是重要举措

  战略管理与企业重组是企业实现新跃进的重要举措。企业战略是企业决策者依据资源和环境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的筹划安排,是企业未来发展描绘的蓝图。只有战略正确,企业才不会迷失前进方向,例如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从供给侧改革需求出发,制定“以实现‘百亿九牧,百年九牧’为目标,推行实践企业全系统管理创新转型升级”的新战略规划,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

  在现代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不乏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在业内,北京金隅集团有限公司创造的“金隅冀东战略重组”项目的成果影响巨大。

  多渠道创新破困显成效

  通过冀东水泥永吉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成本管控理念为核心并挖掘企业降本增效潜力,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实行“香杉生态板工序流程柔性管理”等成功案例不难看出,企业在精细化与财务管理方面也能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管理创新之路。

  除上述方法外,有些企业还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与对标管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为建材企业提供更多以“新”破“困”的方法。如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凝聚人才,文化凝聚人心——用创业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山东鲁泰建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孝悌、负责、快乐”的企业文化,强化文化管理创新,助推企业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与战略时效不容忽视

  目前建材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多年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求稳怕乱”,哪怕错过一百次创新发展的机会,也不能出现一次管理的闪失。因此,很多管理创新人才得不到重用,很多管理创新项目得不到实施。对建材企业而言,特别是中小企业,往往重视科技人员的投入,对管理人员的引进不够,后备人员不足,这成为企业发展再上台阶的短板。企业要把引入、培养管理创新人才作为一项战略工程,还要建立管理创新的机制,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理念,还要营造全员参与的管理氛围。

  据调查,有的建材企业的发展战略还停留在10年前,甚至是更早之前制定的,如今早已时过境迁,内容和理念不再适应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当前,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倍感压力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技术与产能,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企业的内部管理着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成为当下和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应认真梳理和研究过往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和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重新制定或修改企业的发展战略,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之需。

编辑:祝嫣然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甘肃省建设投资]甘肃建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多项省级荣誉,表彰技能人才贡献

甘肃建投在五一劳动节前荣获1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项省五一劳动奖章及省工人先锋号。获奖者包括李军、朱读前、靳高明、杜小强等,他们在建筑领域展现出卓越贡献和专业技能。甘肃建投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重庆发布钢铁等三大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年前实现碳峰值

重庆市发布《重庆市材料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旨在2030年前实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的碳达峰。方案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能效提升、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和循环产业链建设。通过控制钢铁产能、推动兼并重组、发展短流程炼钢和高品质钢材,以及探索低碳和废物处理技术,力求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逐步降低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同时,加强废钢回收利用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以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发展。

赞比亚政府及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建材工业园,关注健康安全运营

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是此次考察团选择的四家赞比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优秀企业之一,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6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6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6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6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6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6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6

重庆

¥ 328.95
2024-04-26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6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6

湖南省

¥ 315.99
2024-04-26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6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6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6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6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6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6

浙江省

¥ 342.2
2024-04-26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6

上海

¥ 332.73
2024-04-26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6

吉林省

¥ 336.82
2024-04-26

辽宁省

¥ 310.53
2024-04-26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6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6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6

天津

¥ 338.21
2024-04-26

北京

¥ 349.43
2024-04-28 0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