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钟宁桦:去杠杆主战场在低效率的大型国企

2017/04/14 13:44 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

4月12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钟宁桦在2017年第一次“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上做“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演讲。钟宁桦认为,无需太过在意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6.7%的高低。增速减缓是因为每年的增长绝对量(分母)在增大。......

  4月12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钟宁桦在2017年第一次“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上做“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演讲。钟宁桦认为,无需太过在意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6.7%的高低。增速减缓是因为每年的增长绝对量(分母)在增大。

  钟宁桦指出更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后金融配置资源的显着下降。杠杆率的不断上升是由于中国企业债的结构问题——大部分私营企业借不到钱,少数国有企业借到越来越多的钱,债务惊人集中。去杠杆主战场在于国有部门,尤其是低效,严重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企业。

  钟宁桦表示,国有企业已经不再是就业人数最高的企业,而其不能“去杠杆”的原因在于其背负着地方政府保增长的任务。因此,钟宁桦认为应放弃用无效的投资拉动GDP的短视行为。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回到用投资拉动增长的老路上。

  以下是对钟宁桦演讲的摘录:

  有很多关于今年经济增长目标6.7%高还是低的讨论。我觉得不用太在意GDP增速,因为GDP的下降主要是由基数变大导致的。2008年,中国GDP是31.3万亿,2014年,64万亿,就是说2014年的GDP是2008年的两倍,即2008年GDP增长的10%和2014年增长的5%,增量是一样的,因为分母变大一倍。2008年,中国GDP绝对值是4万亿左右,除了2009年没有到,后来几年GDP绝对量也都在4万亿——可以这样理解,GDP量没有变,但因为分母不一样,所以GDP增速下降。这样看的话,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变大,这个提法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应该看增长绝对量还是看速度?我觉得看增长绝对量就可以了。如果每年都保持在4万亿左右的水平,那么今年跟2008年的情况是一样的,我们不用太担心中国经济增长失速。分母越来越大,增速是会进一步下降。

  但有一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2008年后,中国金融配置资源显着下降。有这样一个值,增加一块钱GDP,需要增加多少钱的新增信贷。在2008年之前,GDP增加1元需要是1块多的信贷。但最近几年,同样产生1元新增GDP,要投入4块钱新增信贷。这就是说,资金效率显着变差。

  另外一个现象,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增加。2008年到现在,M2增加了100万亿。M2占GDP的比重超过了200%。中国经济体量不如美国和欧盟,但是货币体量超过美国和欧盟,中国的货币体量是所有国家当中最高的。2008年后,有很多新增信贷产生GDP能力显着下降。信贷总量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在增加,但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显着恶化。或者是,大量的钱被配置到低效率的地方,大量的钱被浪费了,因此导致虚拟经济不支持实体实体。

  中国的杠杆率不断上升,2015年底,中国总负债超过163万亿。这几件事其实是高度相关的。宏观上,中国债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微观数据表明,大部分企业负债率从1998-2013年在不断下降,就是说在过去16年里,多个企业出现了显着的“去杠杆”趋势。那么是不是,负债率的上升是集中在一小部分企业?的确,企业债务出现了惊人的集中,这是中国企业债的结构问题,大部分企业借不到钱,少数企业借到越来越多的钱,债务惊人集中。

  2015年,上市公司中负债最多的50个企业负债总额高达11万亿,占当年所有上市公司服务总额54%,平均每家企业负债超过2000亿。从2008年来,这50家企业新增贷款总额每年新增1万亿。就是说这50家企业,每年平均新增贷款200亿。负债率上升集中到几十家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在十几年时间里,大部分非上市工业企业负债率不断下降,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借钱越来越困难。

  一边是大量企业渴死,一边大量企业债务不断上升,这几十家企业驱动了中国整体杠杆率的上升。因为这样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就有了刚才说的这几个现象——信贷总量不断上升;杠杆率不断上升;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金融不支持实体现象。这四件事完全相关,使得真正高效的企业得不到支持。我们探讨“中国经济新动能”,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动能取决于资源配置效率,配置效率低就得不到发展,动能从哪里来?

  再说“去杠杆”。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去杠杆”是中国经济的五大工作之一。“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我认为,“去杠杆”的原则是区别对待。私营这部分企业,融资决策是合理的,应该让它们可以借到钱。而有些国有企业,它的负债是不合理的,但这些企业借的钱太多了。

[Page]

  当我们在说中国经济“去杠杆”的时候,不是对中国大部分企业,因为中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去杠杆”十几年了,而是那几千家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应该显着降杠杆。尤其是“僵尸企业”,那些占据越来越多的资金,已经没有盈利能力、连续亏损的企业,尤其是钢铁、煤炭、水泥这些行业,它们借钱用来支付利息、支持生存。越来越多的钱用来救“僵尸企业”,而真正好的企业,还是越来越得不到钱。

  原则上说,对于低效的企业,要尽快“去杠杆”,把它们所占据的信贷资源释放出来,配置到真正有效的企业上去。如果把整个私营部门当成一个企业,其实它的负债率从2004年之后是不断下降的。同样,把整个国有企业当成一个企业,负债率则在2008年不断上升。国有企业作为整体负债率不上升,而私营企业在加速“去杠杆”。

  私营工业企业所贡献的产值和利润占了所有工业企业总额的近四成,而这些企业债务只占了所有工业企业负债总额的两成,就是说私营部门使用金额资源远低于其经济贡献。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纠正2008年后国有和私营部门,在融资上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使各部门得到的金融资源和贡献相当。结构性债务问题,应该用结构性的问题解决,低效的地方去杠杆,高效的地方加杠杆。

  关于近期“去杠杆”的实际情况是如何呢?国有企业的杠杆还在不断上升,举一个数字,2015年5月,中国国有企业杠杆负债总额超过70万亿,到去年年底,87万亿。虽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去杠杆是主要任务,但是2015年中到2016年底,一年半的时间里国有部门增加负债17万亿,增幅25%。根据国资委的统计数据,到2016年底的时候,国有企业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0%,这是在“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五大结构之一的背景下的结果。具体来看,中央国有企业负债总额47万亿,同比增长8%,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总额40万亿,同比增长12%。就是说,国有企业里,负债增速比较快的是地方国有企业。去产能的问题也是一样。97%去的是民营企业产能。问题在于民营企业的贡献其实是最大的。

  我们在遏制效率高的企业,强迫它们“去杠杆”,效率低的反而还在加杠杆,中国的经济动能怎么会起来?所以,去杠杆主战场在国有部门,尤其是低效、严重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企业。

  目前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集中在两点:第一,国有企业能不能促进就业?实际上这个是不成立的。有一个统计,国有部门的就业比例,国有部门就业占城镇总就业人员15%。2005年是25%,现在是15%。19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和2000年初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不再是最多的部门了。要说就业的话,现在最大的承担部门是私营部门,近30%。

  再说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去杠杆”?因为国有企业要保增长。在2008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推出了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然后大型国有企业迅速上马,大建项目扩张产能。在扩张产能的时候,拉动了内需,把GDP、PPI拉起来。但问题是,一旦新的生产线建成了,原来产能过剩现象就更严重了。接下来的月份PPI又下降,因为东西实在卖不出去,价格只能不断跌,跌到后面就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自己去产能。

  就是说,4万亿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多钱在加强,现在,又花很多的钱在去产能。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浪费了很多钱,GDP起来了,但是这种GDP起来没有任何作用。应该反思一下这个过程,整个执行体系有它的逻辑在,上面只要放水,下面就拼命扩张它的生产规模。但是这种GDP上升是没有质量的,是浪费。国有企业加杠杆,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我觉得这个跟稳增长是有关系的。去年上半年私人部门投资增速为负,下半年勉强有所上升,全年私人投资2%,全国投资是10%。反观国有企业,2015年下半年国有部门投资增速11%,而到了2016年年初,一下子增加到22%。这些地方的企业说,经济不行,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

  去年9月份开始,PPI终于开始回暖了,有些学者说,中国经济回暖了。我觉得这个PPI的回暖,很大程度上就是国有企业投资所拉动的。这种投资和4万亿投资是一样的,我们要怀疑是它的质量到底怎么样。这种投资可能是低效的,很有可能后面要花钱去产能。

  我专门看了一下亏损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投资增速也很高。2015年国家160家上市国有企业亏损,这些亏损的企业在2012-2015年投资增幅30%。现在一些“僵尸企业”,僵而不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背负着地方稳增长的任务,在稳增长任务上不降反升,积累就会越来越大,对局部冲击也越来越大。或许我们不需要那么追求GDP增速,更应该放弃用无效投资拉动GDP的短视行为。

  我们一直在说经济增长的模式要转型,但是速度不快,动不动就回到用投资拉动增长的老路上。我觉得更多是要刺激消费,而不是刺激投资。现在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扶贫、城镇化。西部地区还是很贫困。有说法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可能会加剧,我想如果顺势而为,鼓励出口企业,把东西更多地卖到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国农村地区,想方设法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此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的动能。降低对这些地方的税收补贴和税收减免,将其改为国内的消费主体,也促进了中国经济向着由消费拉动的可持续的模式转型。

编辑:孔雪玲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华新水泥郭士青:合法依规,良性竞争

未来华新水泥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持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双碳”工作,为传统工业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华新样本。

[评论]水泥企业应谨慎考虑在建拟建熟料项目建设!

水泥企业应从全行业利益出发,谨慎考虑新增熟料项目建设。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新华社:中央企业要加快实施“AI+”专项行动

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要加快实施“AI+”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的机遇,主动开放应用场景,积极合作打造可以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行业大模型,力争“以应用带技术”加快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增长动能转换。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6

青海省

¥ 411.41
2024-05-16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6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6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6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6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6

重庆

¥ 331.21
2024-05-16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6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6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6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6

河南省

¥ 324.60
2024-05-16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6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6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6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6

浙江省

¥ 328.4
2024-05-16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6

上海

¥ 317.73
2024-05-16

黑龙江省

¥ 438.00
2024-05-16

吉林省

¥ 379.06
2024-05-16

辽宁省

¥ 367.01
2024-05-16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6

山西省

¥ 317.83
2024-05-16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6

天津

¥ 368.21
2024-05-16

北京

¥ 339.43
2024-05-16 2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