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新基建布局 交通运输行业如何落子?

2020/04/26 09:1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在2万亿元以上高位稳步增长,2017年、2018年均超过3万亿元。......

近期,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部署,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举措。一时间,“新基建”引发强烈关注。

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基建”将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交通运输领域发力“新基建”有哪些方向,需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

多个领域与交通运输行业密切相关

“新基建”赋能百业,是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必由之路。

新型基础设施一般认为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其中,多个领域与交通运输行业关系紧密。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卞雪航认为,从“新基建”主要领域看,交通运输“新基建”既包含对交通运输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又包含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庞清阁这样分析“新基建”中五大领域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关系:

5G是“新基建”的领衔领域,不仅自身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紧密结合,释放更大潜能。在交通运输行业,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公路均离不开5G基建。

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要快速发展,必须依赖大数据。在交通运输行业,如今大数据正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旅客联程运输、多式联运、交通信用、政务运行等领域。

交通运输行业也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应用场景。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已经成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内容。

“新基建”中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的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二者是高端原材料、机械、电气设备的集中应用领域。

创新驱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我国有着规模庞大的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年末,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民航、邮政领域也取得了不俗成绩。我国正踏上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卞雪航认为,加快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要着力推动交通运输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交通运输“新基建”将加速推动传统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及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动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而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同时,交通运输“新基建”将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实施,推动确立前沿领域科技领先优势。

“新基建”中与交通运输行业密切相关的5个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代表。庞清阁认为,这些领域将实现人(物)、车(运载工具)、路(基础设施)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提升交通运输协同治理水平,进一步理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提高交通效率,推动运输服务模式创新。

对于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山东省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主持工作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虎成表示,此类“新基建”为新型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提供了发展机会和进步空间。

“新基建”除了带来上述影响外,专家们更关注其在拉动交通有效投资方面的重要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拉动投资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党的十八大以来,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在2万亿元以上高位稳步增长,2017年、2018年均超过3万亿元。庞清阁认为,在“新基建”的带动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车路协同等基础设施,可能成为拉动交通有效投资新的增长点。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新基建”无论是对于近期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还是中长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都将发挥重大作用,其涉及的范畴大都可以弥补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与“新基建”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行业,将乘“新基建”东风大有可为。

多点发力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新基建”是交通运输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就如何抓住机遇,专家们建言献策。

同济大学教授涂辉招表示,交通运输领域投资“新基建”应以需求为导向,聚焦破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对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力“新基建”的方向,专家们划出重点。

卞雪航认为,智慧交通系统、高效运输系统、绿色交通、数字化升级改造,都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力“新基建”的重点方向。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信息中心乔川龙博士认为,基于北斗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体系、北斗为5G-V2X自动驾驶提供车道级和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等,是“新基建”可以尝试布局的主要领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林认为,交通运输行业是“新基建”集中落地的载体,尤其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都与行业推行的智慧公路建设密切关联。未来,5G及“新基建”设施的集合将有助于更及时地监测反馈路桥健康预警信息,更全面地掌握路网运行状态,更贴心地为老百姓提供精准出行服务,加速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

作为产业链上的主力军,一些企业已关注交通运输行业发力“新基建”的方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智慧应用”,建议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融合共享,进而构建“智慧应用”。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加大智能化技术应用研发力度,这将对“新基建”中的高铁轨交领域向数字化制造和创新驱动转型产生推动作用。

网络安全等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随着中央层面密集部署“新基建”,各地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布局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项目建设。例如,北京今年将建设交通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贵州、江西等地纷纷加速智慧公路建设;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通信运营商签订战略协议,推进5G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

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步伐加快,专家提醒重点关注网络安全、资金来源问题。

3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新基建”网络安全论坛上表示,“新基建”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型信息消费市场,各个领域都面临网络安全问题。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表示,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防护基础水平整体较低,监测预警和威胁研判能力不强,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缺乏安全运行管控措施。他建议,应重点关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挑战,重视关键基础设施防护。

关于“新基建”的资金来源,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庞清阁建议,交通运输行业用好中央财政资金,研究完善中央财政资金使用范围,积极争取将资金更多用于交通科技创新、运输服务等对拉动经济、转型升级边际效应明显的新领域。

也有专家指出,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不现实。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18.46万亿元,债务率为77%。虽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但仍需警惕。

舆论广泛看好社会资本。卞雪航认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且投资收益相对较慢的“新基建”可由政府主导投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基建”可由市场主导投资。

有专家建议,应积极探索PPP、BOT、特许经营权等多种运作模式,进一步放开基建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

“新基建”的推进,将会引发经济模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具体到交通运输领域的市场需求量是多少,是否有足够多的应用能在各地发展起来,这不是靠政府“主导”的,最终要看市场主体是否“买单”。为此,李虎成建议,既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主体在精准识别需求、创造新的需求过程中大显身手,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除了关注网络安全和资金来源问题,专家还指出,交通运输“新基建”还应加强战略规划顶层设计,推动重大工程示范引领;强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驱动,实现智慧引领和数字转型;完善适应“新基建”的现代治理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引导。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济宁泗水县海螺水泥大货车超限超载两三倍依旧能畅通无阻?

近日,有货车司机反映,济宁泗水县海螺水泥公司拉水泥、石子的大货车,存在严重的超限超载问题。

天山股份旗下华南材料多式联运实现物流运输 “加速度”

多式联运是指货物通过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无缝接续,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5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5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5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5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5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5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5

重庆

¥ 331.21
2024-05-15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5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5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5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5

河南省

¥ 324.60
2024-05-15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5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5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5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5

浙江省

¥ 328.4
2024-05-15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5

上海

¥ 317.73
2024-05-15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5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5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5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5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5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5

天津

¥ 368.21
2024-05-15

北京

¥ 339.43
2024-05-16 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