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新基建发力,建筑施工行业强筋健骨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0/04/08 09:2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建筑业企业使用的装配式建造和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建筑业“手拉肩扛”的传统印象,更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走向海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建筑施工行业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一大批应急防疫设施医院的快速搭建,再度刷新了国人乃至世界对中国建筑业的认知。建筑业企业使用的装配式建造和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建筑业“手拉肩扛”的传统印象,更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走向海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复工复产,建筑施工行业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积极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体现了担当精神。

疫情倒逼行业反思创新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受春节、冬季施工条件受限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本来就是建筑施工的传统淡季。而此次受疫情带来的延迟复工、农民工返程受限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滞了建设项目的进度,建筑业一季度产值和收入受到了较大影响。

“首先,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流动性强。其次,建筑行业具有建设工程多样性的特点,不仅有房屋、桥梁、公路、铁路、隧道、地铁等工程,而且施工设计、施工流程、施工组织安排等都不同,再加上施工空间有限或者受限的问题,都对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建筑行业供应链较长,涉及的环节也比较多,尤其在钢材、水泥、沙石料等建材方面由于交通受阻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期。与此同时,各种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增加,对行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日前表示,这次疫情给建筑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国家对此很重视,出台了扶持企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企业来说,要立足于行业特点,根据自身情况来研究分析政策谋划未来发展。

在吴慧娟看来,此次疫情也倒逼行业反思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疫情过后,预计整个建筑市场会有一定的反弹,除了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建工程外,医疗、社会保障、应急保障、公共服务、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也会产生新的需求,建筑行业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及时调整相关对策。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行业自身建设:一要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二要扩展工程建设的安全内涵,包括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安全、健康安全以及环境安全等;三要加速对工业化、信息化的应用;四要在政府治理上,“放管服”改革要深化、市场准入要简化、监管要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优化服务上不断下功夫;五要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要有更加长远的定位。

建筑业有能力保持较强韧性

来自中诚信国际的分析报告指出,从长期来看,受疫情影响的建设项目可通过后续季度赶工弥补,中国建筑业的产值仍有望保持较强韧性。穆迪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建筑企业的业务状况和收入增长潜力正在迅速恶化,但看好中国正逐步恢复的建筑活动。

“此次疫情虽然短期内给建筑业企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并未伤及到建筑业的根本。”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生表示,疫情对建筑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但也要看到疫情所带来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韧性为建筑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回旋余地。目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各地推动重点工程复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将为建筑业企业的今后发展提供诸多政策利好。

在中建政研集团政府投融资咨询事业部总经理何朋朋看来,建筑施工企业不妨以此次应对疫情为契机,从业务链上考虑延伸。一是向上游延伸,即向建设项目的投融资端靠拢,集合资源,参与项目规划、立项,并注重运用金融工具,协助投资人积极筹措项目资金,甚至可进行适度参与投资,投资建设一体化,“花自己的钱办好自己的事”,不断提高项目质量。二是向下游延伸,即向建设项目的运营靠拢,使建设资金回笼与运营效果绑定,夯实行业运营水平,从项目建设管理兼顾企业运营管理,深耕领域,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在方法论层面,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借鸡生蛋”,与上下游企业重组联合,借力发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新基建发力催生更多发展机会

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基础设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平安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鲁贵卿分析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基建投入也成为对冲疫情负面影响、拉动经济回暖的重要手段。从加快城市群建设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来看,建筑市场的相关需求增长会加快,这意味着建筑施工行业将有更多发展机会。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教授表示,国家提出新基建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虽然新基建没有直接提到建筑产业,但很多方面都是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相关。建筑行业要认真落实国家对新基建的战略布局,从中挖掘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机会。从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基建、数字建筑会成为建筑产业转型的机会和动力。比如,公共卫生类的建筑是社会基础设施之一,在一个国家面对重大疫情灾害时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而应当是在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能够满足重大疫情防控需求的建筑体,建筑体通风、供电等设施都和普通民用建筑不同。所以,在疫情结束后,大量公共卫生类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可能会给建筑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此外,也要充分重视建筑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近几年,建筑行业大力推行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对于商业模式的转变有着基础性作用,有了BIM的数据基础,就有了基于建筑大数据重新思考建筑业企业盈利模式的机会。还有,建筑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已经开始向模块化、组装式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但在数字时代,建筑业还需要具备智能性和数字化特性,要让建筑会“说话”、能“表达”,如此才能具备迎接数字时代挑战的能力。

中建政研产业研究院院长杨文海建议,建筑施工行业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动向,把工程总承包、专项债、全过程工程咨询、PPP、乡村振兴等与自身项目有机结合,推动产品升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过去,大量经济活动建立在以铁路、公路、机场、码头、桥梁等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上,而目前则以5G基站、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人工智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成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新基建进度,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既能增强基建稳定性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可以助推创新。因此,未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绿色化将成为建设项目的主流趋势。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城镇“老破小”改造出新思路!或支撑水泥需求

随着城市更新进入“存量时代”,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催生大量的拆旧建新工程,将对水泥等建筑材料有着稳定的需求。

国办转发发改委、住建部文件: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

秦岭站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

2024-02-07 建筑业

山东将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链主制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链主管理办法》。

科技赋能让住宅更绿色 专家聚焦建筑业减碳

建筑行业减碳潜力巨大,转变建筑领域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有效实行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可谓任重道远。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9

甘肃省

¥ 382.91
2024-04-2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9

云南省

¥ 312.85
2024-04-2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9

重庆

¥ 328.95
2024-04-29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9

广东省

¥ 324.44
2024-04-29

湖南省

¥ 316.08
2024-04-29

湖北省

¥ 319.39
2024-04-29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9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9

安徽省

¥ 313.99
2024-04-29

浙江省

¥ 342.2
2024-04-2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9

上海

¥ 332.73
2024-04-29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9

吉林省

¥ 358.29
2024-04-29

辽宁省

¥ 324.97
2024-04-2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9

山西省

¥ 315.65
2024-04-2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9

天津

¥ 338.21
2024-04-29

北京

¥ 339.43
2024-04-30 09: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