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行业:以先进的生产力破解发展瓶颈

2015/06/19 10:27 来源:中国建材报

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中国建材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和业内从业企业,对淘汰落后的态度都异常坚定。不过,我们更要看到,在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可持续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引导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尤其重要。......

  当前,水泥行业力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成为工作重点,产能过剩依然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遏制新增产能呼声不断。

  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中国建材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和业内从业企业,对淘汰落后的态度都异常坚定。不过,我们更要看到,在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可持续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引导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尤其重要。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41号文)指出,“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要引导产能有序退出;同时还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

  落后产能要做减法,先进生产力要做加法。先进生产力,是具有时代特征和比较优势、面向未来、对生产的发展最具推动力,同时也最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产力。

  水泥行业如何界定先进生产力成为关键。要解答这个问题,应在如下方面做一些分析思考:单位要素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总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熟料带来的企业利润,企业集团资本占比、产能占比、利润占比,转方式、调结构、谋创新的标志指标。

  若是资本占比低、利润占比高,或者说是产能占比低、单位熟料带来的附加值高,能用最少的生产要素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那便是水泥行业的优强力量。

  以数据来说话,就能更清楚到底该怎样引导先进生产力发展。

  行业中的优强企业代表先进生产力,这类企业更应加强创新能力,发挥主导产业格局的作用。

  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我们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和合理配置水泥行业生产力各要素。

  对于水泥行业而言,产能过剩主要指的是熟料过剩,粉磨不是决定水泥产量的核心产能。

  工信部今年发布的相关文件,对粉磨装置并不强调等量或减量置换,对粉磨重在优化布局,减少无效物流运输,降低社会综合成本。

  粉磨企业几乎都不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生产,一般都是在用谷电生产以降低成本。另外,粉磨能力不只是单纯生产水泥的,还可用于生产混凝土掺合料等产品。

  抑制产能过剩,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并不冲突,而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刀切”地限制所有新建项目并不见得全部正确。在抑制产能过剩中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可能会压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大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使行业失去主导力量。

  在市场机制下,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解决水泥产能过剩,水泥企业在扩张时必然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并选择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破解当前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保持建材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路径。

  先进生产力应该成为推动水泥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水泥产业积极落实错峰停产 未来市场回暖有赖基建及房地产需求释放

近日,受夏季用电高峰来临、水泥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响应错峰停产安排。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一季度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而前两个月这一数字只有2.3%。同时,一季度全国有26个省份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业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和气温逐步升高,全社会电力消费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0

青海省

¥ 411.41
2024-05-2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0

云南省

¥ 308.20
2024-05-20

贵州省

¥ 312.57
2024-05-20

四川省

¥ 344.38
2024-05-20

重庆

¥ 331.21
2024-05-2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20

广东省

¥ 312.72
2024-05-20

湖南省

¥ 316.14
2024-05-20

湖北省

¥ 307.95
2024-05-20

河南省

¥ 324.60
2024-05-20

山东省

¥ 319.18
2024-05-20

江西省

¥ 313.39
2024-05-20

福建省

¥ 303.10
2024-05-20

安徽省

¥ 314.72
2024-05-20

浙江省

¥ 328.4
2024-05-20

江苏省

¥ 298.89
2024-05-20

上海

¥ 317.73
2024-05-20

黑龙江省

¥ 440.62
2024-05-2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0

辽宁省

¥ 367.01
2024-05-20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20

山西省

¥ 317.83
2024-05-2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0

天津

¥ 368.21
2024-05-20

北京

¥ 339.43
2024-05-21 14: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