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煤炭市场景气度一路下滑 煤价持续低迷

2015/06/16 09:56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景气度一路下滑,煤价持续低迷不振,煤企亏损面达八成左右,全行业遭遇“寒冬”。有着“煤老大”之誉的山西省,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煤炭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景气度一路下滑,煤价持续低迷不振,煤企亏损面达八成左右,全行业遭遇“寒冬”。有着“煤老大”之誉的山西省,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煤炭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西地区动力煤、炼焦煤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大同地区5500大卡动力煤车板含税价6月中旬报260元/吨,较年初降了9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0元/吨;吕梁地区柳林焦煤6月中旬车板含税价报700元/吨,较年初降了105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30元/吨。

  对于煤、焦、冶、电等煤基产业占全省经济总量80%以上的山西而言,煤炭的影响是致命的。当“黑金”变成了“白菜”,山西煤炭行业在寒冬中愈陷愈深,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各大煤企深陷亏损困局,其中五大集团1-4月份,除阳煤集团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外,其余四大集团利润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晋煤集团跌幅高达74%。

  尽管煤价有止跌企稳之势,但对于深陷亏损泥淖的煤炭企业而言,煤市阴霾依旧。残酷的市场考验下,山西煤炭企业包袱沉重的历史性问题最为凸显。

  同煤集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日,同煤永定庄煤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左福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同煤集团80万职工家属所带来的人员负担和企业办社会负担问题。同煤老企业职工多,人工工资在成本中占比就很高,而且供水、供暖、物业、卫生等都是企业负责。据统计,2014年,同煤集团企业办社会机构404个,员工2.9万人,年净支出39.5亿元。

  同煤今年3月份集体降薪,集团降薪政策大概包括,普通职工工资降低了400元左右,科长级别降薪500元左右,处长级别从1000到1300元不等。

  此外,令这个成立60多年的老煤企无法回避的首先是那些资源濒临枯竭的老矿。据同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并不是宁可亏损也要养着这些老矿,而是由于缺乏相关退出政策支撑,资源枯竭矿破产后,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社会职能分离及人员彻底分流安置问题,所以无法实现正常退出。

  地处山西盂县的晋盂集团现下属煤矿11座,其中3座生产矿、2座基建矿井、1座新建矿井、5座停工矿井。韩爱忠表示,现在的煤矿就没有盈利的。光针对三座现有的生产矿井来说,完全成本310—320元/吨,包括生产、财务、管理成本及税收等,都是亏损经营,吨煤亏损额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

  此外,目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正成为山西煤炭企业的软肋。由于山西省煤焦钢等行业均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银行对其实施严格信贷政策,甚至出现抽贷,企业不得已只能采取债券、票据、私募等方式融资,还贷付息压力加大。

  当然,煤炭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并不完全是履行社会责任所致,煤炭资源整合中的大量融资以及随之剧增的财务费用都加剧了企业的困境,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煤炭资源整合后存在的一些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处理。比如晋盂集团目前有五座停工矿井,都是兼并重组后由于受资源储量、地质条件限制,致使改扩建投资远大于以后开采煤炭的收益,加之这些矿井适宜露天开采,因此一直停工不能建设。而停工期间需要支付占地费、矿井维护费、人员工资等费用,一年约1000万—1500万元,五个矿井每年至少需要5000万—8000万元,直接加重了企业负担。

  此轮煤价下跌根源在于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减少供给、限产保价本是煤炭行业应对危机的不二选择,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主管和监管部门的限产令不断。但在煤炭企业亏损日益加重的形势下,有禁不止甚至越限越超的情况在多省频繁上演。

  山西省一位大型煤企高管指出,要减产得大家都减才行,一家减就给别人增加市场份额了,对于市场来说还相当于没有减。早在2011年年底煤价就开始下行,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但煤企担心单方面限产丢掉市场,都希望其他煤企减产,自己增产、降成本抢市场。

  目前来看,煤企不减产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保市场,更重要的是保稳定。虽然生产亏损,但停产后可能亏损面更大。在忻州王家岭的一个500万吨矿井,一吨煤大概亏四五十块钱,但不生产又不行,财务成本、工人工资乃至矿井维护都需要现金流,停产只能亏得更多。所以,硬着头皮还得保障现金流。

  总之,仅仅个别省份和企业控制产能,难以突破“囚徒困境”,严格执行限产政策的同时,如何加强行业监管、行业自律以及煤炭主产地之间的协调,避免“控产”过程中加剧恶性竞争是煤企脱困的一大难题。

  从“沸点”到“冰点”的山西煤炭业让深陷其中的煤企苦不堪言:身肩沉重的“历史包袱”,纠结于资金紧张的困局,又不得不踏入“越限越超的怪圈”里。

  那么,面对当前煤炭形势,山西煤炭经济如何走出困局,促进山西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呢?

  首先,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虽然产量是煤炭企业立身之本,保量很重要,但不亦过分追求。煤企切莫忘记本轮煤价下跌的伤害,皆因“量”而起。目前市场依然供大于求,价格只是刚刚稳住。所以,煤企保量要适度,不要过分追求“量”。保多少量要结合自身条件,科学规划,力争在现有的市场容量中,争取更大的份额。

  其次,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帮助煤炭行业脱困应该主要是帮助化解过剩产能。目前,政府化解煤炭产能的手段主要是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和关闭部分资源枯竭矿井。但是,面对未来可能存在十亿吨级的过剩产能,单靠淘汰落后和关闭资源枯竭矿井可能并不够,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利益关系,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资源枯竭矿井的关闭也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

  为了尽快并有效实现部分煤炭产能退出市场,政府可以尝试建立煤炭产能退出基金。基金属于专款专用,完全用于部分煤炭产能的退出。这种产能退出基金有助于达到以下目的:一是确保高成本、低效益的落后产能能够得到淘汰;二是部分产能退出后,资源地经济转型发展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保障;三是可以防范和化解煤炭行业调整带来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四是各级财政不为产能退出买单,产能退出的资金依靠行业内部解决。

  最后,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单从煤炭行业来讲,原先的发展模式的确难以为继。当前阶段,应当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

  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山西的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概括起来就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促进山西发展主要的产业,当前必须清楚煤炭产业的现状,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进而促进山西可持续的发展。

编辑:胡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评]西北:宁夏银川地区再次推涨水泥价格20-25元/吨(5.13-5.17)

15-17日宁夏银川地区再次推涨水泥价格20-25元/吨,落实待观察。其余市场本周价格暂无明显变动。

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

该项目以每年消耗磷石膏140万吨、生产硫酸60万吨和水泥80万吨的庞大规模,自立项之日起便备受瞩目。

万年青: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万年青3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目前已建成公司部分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后续还将继续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助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旨在刺激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政策聚焦家电、汽车等领域,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全链条各环节,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产品,促进绿色、智能消费。这将激活潜在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并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研制低碳水泥等新型建材标准,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2023-08-23 工信部 相关产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3 1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