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张立群:今年经济工作重心由“稳”转向“进”

2015/03/05 14:58 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3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7%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旨在摆脱对GDP高增长的依赖。经济增长应不急于追求高增长,而是关注增长的含金量,也就是结构、质量和效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3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7%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旨在摆脱对GDP高增长的依赖。经济增长应不急于追求高增长,而是关注增长的含金量,也就是结构、质量和效益。

  他认为,7%左右增速的意义在于把经济工作中心由“稳”转移到“进”上,把力量由保增长转为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开放上。另外,7%左右的增长对于保证民生,充分就业方面的目标也会有所帮助。

  对于今年新提出的“双引擎”和“双中高”的概念,张立群认为,“双中高”意味着实质增速的下降和增长的含金量需提高,也就是在增速逐渐稳定的前提下,增长的质量和含金量要加快提升。总体来说,尽管整体增长速度比过去会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增长含金量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效果会有明显扩大。

  “双引擎”也就是政府投资的传统引擎和民众创业的新引擎同步发展。传统引擎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建设依旧需要政府主导来投资。但是在政府的资源配置,科学规划上要起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效果。要把市场力量和民间资金逐步进入。新引擎,也就是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释放创业创新的潜力。

  张立群还提出,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相结合实质上就是稳政策,稳预期的信号。通过政策的作用稳定增长,通过增长的稳定以稳定信心。今年的工作重点会进一步向“进”转移,并由“进”所创造的供给改善、需求创造来促进“稳”。

  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预期目标定为4.5%以内,是自2008之后的首次下调。张立群认为这表明了对我国就业形势的信心。尤其是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对就业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持续改革和鼓励创业也会给就业带来一系列正面影响。

  编者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将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行业依旧面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节能环保要求提高等现实;另一方面,“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落实又会给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拼规模、拼成本的竞争方式正在改变,企业只有摒弃传统发展模式,适应行业新常态,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2015年3月27日-28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金马国际酒店举办“2015第四届中国水泥网年会”。年会以“发展水泥现货电商,把握新常态下新机遇”为主题,特邀行业领导、经济学家、B2B电商专家、水泥电商企业家、产业战略专家,水泥百强企业,供应商百强企业,将深入解读产业政策与宏观经济环境,探讨水泥行业如何以电子商务为抓手,发展第三方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适应行业“新常态”,加速推动水泥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的新商业模式顺利转型。

  年会同期还将举办“.2014中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第四届中国水泥行业百强供应商”颁奖典礼,“延伸产业链专场”、“2015中国水泥网理事会年会”、“新型干法水泥三十年发展回顾展”等活动。

  届时,张立群先生将出席会议并作“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及形势展望”的主题演讲,敬请期待!

编辑:方运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扩大有效投资”:钱从哪来,流向何处?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第三产业蹄疾步稳 连续9年占GDP比例超50%

证券时报记者 张智博 刘俊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等事项列入政府工作任务清单。202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54.6%,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占比与上一年相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已经超过2020年前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已连续9年超过50%。蓬勃发展中的服务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就业及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服务业构成来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双双突破10万亿元,两者增速均超过6%。住宿和餐饮业增速最高,超过14%,信息传输、...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9

青海省

¥ 441.41
2024-05-29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9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9

云南省

¥ 334.41
2024-05-29

贵州省

¥ 321.00
2024-05-29

四川省

¥ 347.07
2024-05-29

重庆

¥ 337.56
2024-05-29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4.55
2024-05-29

广东省

¥ 298.58
2024-05-29

湖南省

¥ 326.42
2024-05-29

湖北省

¥ 323.92
2024-05-29

河南省

¥ 304.60
2024-05-29

山东省

¥ 347.69
2024-05-29

江西省

¥ 308.39
2024-05-29

福建省

¥ 295.05
2024-05-29

安徽省

¥ 333.30
2024-05-29

浙江省

¥ 350.61
2024-05-29

江苏省

¥ 342.34
2024-05-29

上海

¥ 367.73
2024-05-29

黑龙江省

¥ 450.31
2024-05-29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9

辽宁省

¥ 385.38
2024-05-29

内蒙古自治区

¥ 359.78
2024-05-29

山西省

¥ 319.88
2024-05-29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9

天津

¥ 358.21
2024-05-29

北京

¥ 339.43
2024-05-30 09: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