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太短为何容易起砂

2009/09/11 00:00 来源:

......

  水泥地面起砂是用户投诉最多的质量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不为人们注意的是水泥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太短,往往容易造成水泥地面起砂。

  水泥地面浇筑完后,应掌握适当的面层压光时间。如果面层压光时间过早,砂浆或混凝土表面会有一层游离水,不利于消除表面孔隙和气泡,会直接影响水泥表面的强度。如果面层压光时间过晚,水泥已经凝结硬化,表面较干,此时压光会破坏水泥表面强度,影响水泥地面的耐磨性,面层也容易起砂。如果水泥表面已终凝硬化,此时还洒水湿润并强行抹压,则会造成该处水泥表面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很容易导致起砂。因此,水泥地面浇筑完后,要选择适宜的收光时机。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温度、湿度等因素,掌握好表面抹压的时机。早了压不实,而且混凝土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干缩裂缝;晚了压不平,不出亮光。在初凝以后终凝以前(混凝土表面用手按有凹坑且不粘手以前)对水泥砂浆进行抹压平,这是保证混凝土表面密实、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和防止混凝土表面起砂的重要步骤。在收光次数上,不宜超过3次,一般2次即可。而在不利条件下,比如冬季施工水泥地面时,宜一次成型,砂浆应干一些。若收光次数多,则时间长,费工又有害。

  要满足水泥在初凝以后、终凝之前进行收光的要求,就必须使水泥初凝与终凝时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果水泥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太短,在一些大工程中,往往一次性施工的水泥地面很大,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水泥地面面层的收光、压光,往往办不到。所以,收光、压光时间通常已经远远在水泥终凝之后,因此,收光时操作工人常常要撒上一些水才能压光,以致造成水泥地面结构破坏、强度下降,最终引起水泥地面面层起砂。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国家发改委:2035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基本建成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我国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三态微孔催化剂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本产品是一种用于水泥窑尾烟气低温SCR脱硝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以加强玻璃纤维为基材(机械载体),浸渍TiO2前驱物,经过一次烘干、高温焙烧,再浸渍 V2O5 活性成分前驱物,再经过一次烘干、高温焙烧,最终形成多孔且为三态微孔隙结构催化剂。本产品生产工艺精密,利用此催化剂参与的SCR脱硝反应温度在150℃-540℃的范围内时脱硝效率高达95%以上,能有效去除水泥窑尾除尘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噁英。

为何要正确认识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降低熟料游离氧化钙,有可能会降低熟料强度,提高窑的热负荷,缩短耐火砖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水泥生产成本。

浅析水泥生产过程影响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因素

有关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相关问题看出,其不只是化学方面的知识,高分子材料学有一定关联,这是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难题,相关企业必须明白此难题的解决的重要性。

聚羧酸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在基础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聚羧酸减水剂综合性能优异其绿色环保、可调控范围宽广、减水率高可使水泥及胶凝材料的性能达最佳状态,但因为水泥品牌品种和外加剂厂家的鱼龙混杂各自工艺也不相同导致经常出现水泥与外加剂不相适应问题,在很大的程度影响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建筑质量,水泥和聚羧酸外加剂的相容性问题不是单方面的,本文通过各种不同水泥掺合料成分和聚羧酸减水剂机理、组分进行分析。

2019-07-09 外加剂 综合类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0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