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天山:构建绿色转型新路径 谱写“两山”理念实践新篇章

天山之窗 · 2025-09-25 09:01

溧水天山水泥有限公司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有效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三化一体”循环经济模式的引领下,企业正逐步构建起一个低碳、环保、高效的生产体系。

01 绿色产业转型,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水泥协同处置是溧水天山作为传统行业在新时代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举措。2020年10月,500t/d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示范线项目投运;2022年3月,10万吨/年危废处置项目投运。截至2025年7月,已累计处置生活垃圾66.26万吨,危废5.38万吨,污染土13.54万吨。共节约燃煤约1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13万吨,为属地政府节约垃圾填埋所需土地约124亩(按填埋深度10米计算),相当于近12个标准足球场,节约处置费近亿元。企业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的同时,带来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成功实现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新路,2024年获评南京市“无废工厂”称号。

02 清洁低碳运输,构建现代化运输体系

胶带输送系统技改前后对比

企业通过建立全封闭输送廊道,对生产车间、物料储存全过程进行封闭输送,减少人工装车及物料转运带来的粉尘问题,实现厂区“零扬尘”。通过1.8公里环保智能物料长距离胶带输送系统技改工程,连接矿山与厂区的同时,与溧阳天山码头长皮带对接,实现石灰石、熟料、原煤多物料运输,全年可减少公路汽车运输量415万吨、运输次数13.8万趟,大幅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运输模式。

03 筑梦花园工厂,重塑行业绿色名片

生态修复后的省级绿色矿山

企业以绿色生态助推矿山发展,在矿山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生态修复+绿色生产”双轮驱动模式,在矿山综合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边坡修复、土壤改良等系统性工程,矿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到 100%,已连续15年实现“零排废”。并在2021年通过省级绿色矿山验收,获评“省级绿色矿山”称号。

04 应用清洁能源,践行节能降碳使命

在清洁能源的探索之路上,溧水天山积极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通过配套9MW余热发电系统、旁路放风BP锅炉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等多项发电模式集一体,2024年分别发电约6002万千瓦时、182万千瓦时、64.6万千瓦时,折合标煤约768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溧水天山通过深化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05 智慧赋能生产,推动高效低碳并进

矿山电动无人化运输项目启动仪式

企业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能控制的现代化生产体系,通过整合智能系统构建全面的监管网络,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精准管控,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自动化设备、智慧管理平台、智慧物流系统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相互协同,共同构建高效的生产网络。2025年,矿山无人驾驶电卡投入使用,是企业迈向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企业在打造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安全矿山以及提升本质安全、绿色低碳上迈出坚实一步。

展望未来,溧水天山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承担央企的社会责任,持续探索工业与自然生态的共生之道,致力于成为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与自然环境相融相益的绿色环保工厂。

编辑:李彬恺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9-26 18: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