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绿色工厂又添4家!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省级、兵团级绿色工厂名单。海螺水泥下属六安海螺、全椒海螺、八宿海螺、哈密弘毅4家单位成功入选。至此,海螺水泥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9家、省级绿色工厂37家。
六安海螺
六安海螺聚焦“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目标,扎实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在生产环节,通过高能效电机应用、能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水泥生产工艺优化等手段,显著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与碳排放。就地取材,推动燃煤炉渣粉、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工业废渣转化为水泥生产原料,既缓解地方处置压力,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在厂区建设1.3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提供绿电140万度。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深化“三废”治理,各项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为守护区域碧水蓝天筑牢屏障。
全椒海螺
全椒海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矿山开采到生产组织,再到产品发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绿色制造体系。作为全国水泥行业首个全流程智能工厂,近年来该公司打出了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节能降耗技改、智能化建设、替代燃料和原料使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厂区美化绿化亮化等“组合拳”,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走进全椒海螺厂区,生机盎然、整洁有序、鸟语花香,一幅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该公司2023年10月获评“安徽省环保绩效A级企业”、2024年10月获国内首批建筑材料碳标签证书。
八宿海螺
八宿海螺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在生产上,积极克服空气稀薄等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建设了富氧燃烧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3000吨。分期建成的8.8兆瓦光伏项目与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高效协同,每年可提供近5000万度绿电,满足工厂近一半的用电需求。在生态修复上,该公司采用客土回填、科学改良,并建造落差高达700米的五级泵站引水上山,搭配智能喷淋系统,昔日光秃的石灰岩山体,如今已充满生机——5万株云杉、雪松扎根,超13万平方米的草场生机勃勃,一度罕见的岩羊也重返家园。投资上千万元建设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助力当地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为建设蓝色八宿贡献力量。
哈密弘毅
哈密弘毅公司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工业园骆驼圈子产业园,拥有1条2500t/d熟料生产线及水泥粉磨生产线。近年来,该公司坚定不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实施堆场封闭改造、SCR脱硝技改、增加收尘设备等,持续提升清洁化生产水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排放浓度持续下降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在抓好生产组织的同时,哈密公司还结合实际推进厂区美化绿化工作,铺设滴灌管路3400多米,种植长枝榆、圆冠榆、樟子松等耐旱苗木及葡萄、山楂等果树200余棵,在戈壁滩上树立了绿色生态发展的典范。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环保及产业智能化升级双重考验,为贯彻相关政策要求,加速推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定于9月23日-24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众多产业相关方,集群体智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及智能化转型升级。
编辑:李彬恺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