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桂水润旱塬 匠心筑丰碑

水电十二局 中国电建 · 2025-08-11 16:19

随着清冽的水流奔腾涌入335公里输水网络,广西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全线通水。这条横跨两区一县的“地下长龙”,在历经5年鏖战后终将甘霖送入革命老区的干渴土地。

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水电十二局承建的总干管和南干管土建及安装I标,是工程的核心标段。电建人以科技硬核破解地质困局,以铁军担当书写民生答卷,在八桂大地上刻下新时代水利建设的壮美丰碑。

国字号重任:扛鼎172工程的西部脊梁

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百色右江河谷,虽坐拥右江水域,却因喀斯特地貌常年面临“工程性缺水”。2019年冬,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广西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正式启动。工程覆盖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两区一县,设计灌溉面积59.2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49.2万亩,将彻底改写右江河谷“望江兴旱”的历史。

水电十二局承建的I标段,以其“三最”特点闻名:规模最大(占全线40%)、结构最复杂(涵盖5大类15项工程)、地质最艰险。134公里管线如巨龙般穿山越江,其中62公里主干管需埋设直径2.2~2.8米的巨型管道,5.94公里隧洞深埋膨胀岩层,两条跨右江沉管如水中巨龙,349座阀井、84座阀房、54座高位水池星罗棋布,

这里,不仅是技术攻坚的战场,更是对中国基建实力的时代检验。

鏖战右江畔:征迁难、地质险、战汛急的攻坚日记

“管道要穿过38个村庄、16片果园、135户宅基地,每寸土地都关乎百姓生计。”项目经理回忆道。临时用地5070亩的征迁量,叠加铁路、高速、石油管线等54处专项穿越的协调,项目团队化身“攻坚服务队”。

2020年初,在南干管沿线千亩待清的农作物前,工程队毫不犹豫挽起裤腿,踏入田间,帮农户抢收甘蔗果蔬。为保障东笋沉管施工,15次协调海事部门疏浚河道,30余次登门商定青苗补偿方案。民生工程的温度,在田间地头的每一滴汗水中悄然流淌,滋润着百姓的心田。

右江河谷的中等~强膨胀性粉砂质泥岩,被工程师喻为“晴时钢刀雨时泥”。管槽开挖中,边坡遇水瞬间软化,干裂即成深渊。2021年福禄至久濑隧洞施工时,面对日均高达200立方米的严重涌水挑战,项目部投入多台大功率水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强排。在有效控制作业面水位、努力降低环境湿度后,工人们身披雨衣,脚踏雨靴,在泥泞中坚定前行,有序不紊地展开钢筋绑扎作业。

抽水机的轰鸣声与钢筋碰撞的金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攻坚克难的施工乐章。更严峻的是小梅沉管施工,河底17.48米深处,松散砂砾与高压地下水交织成“流沙陷阱”,稍有不慎将致管道偏移。技术团队不舍昼夜,轮番上阵,创新采用“直线漂浮下沉法+固滨石笼护底”,终将DN1000钢管精准嵌入河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项目停工68天。复工即逢6个月超长汛期,右江水位暴涨倒灌管槽,深基坑变成“蓄水池”。为抢回工期,项目部开启“白+黑”暴雨突围战:抽水机24小时嘶吼,钢板桩支护昼夜鏖战。7月底,项目团队奇迹般完成25公里管道安装,三大隧洞开挖突破1300米。“那半年,安全帽里能倒出半斤汗。”现场技术员笑着回忆道。

智造破困局:隧洞穿山、沉管越江的硬核突破

在5.4公里有压隧洞施工中,遭遇的Ⅴ类围岩段落使传统钻爆法面临安全与效率困境。2020年3月15日,项目首次引入“悬臂掘进机”,机械臂如手术刀般精准切削岩层,将月进尺提升40%。但在衬砌阶段,更艰巨的挑战来临:2908米钢管衬砌需在狭窄洞内焊接3594吨钢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误差要求毫米级。

2022年,项目团队独创“狭长大直径钢管洞内运输台车”(获国家专利),配合针梁台车工艺,创造月衬砌1036米的行业纪录,让“豆腐岩”中筑起钢铁长城。

2021年3月30日,在百色市右江河谷的小梅村,长达275.8米的DN1000钢管沉管精准就位,成为百色水库灌区工程中的一大亮点。

仅隔20天,DN2200双管跨越工程再战东笋江段,攻克了“双管同步沉放”的世界级难题。“传统吊装法无法控制12米水深下的管体偏转,我们开创‘水下沉管+水上明挖’集成工法。”技术负责人展示着《大直径供水钢管水上整体沉管施工工法》(获电建集团认证)。两条“钢铁蛟龙”横卧江底,填补了广西沉管技术空白。

荣誉铸丰碑:从专利走廊到通水捷报的勋章之路

项目建设期间,以工程为依托,申报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8项;针对建设过程中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等特点及难度,编制施工工法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其中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大直径大吨位输水管道安装技术获科技进步奖,解决膨胀土区36吨PCCP管毫米级安装难题;跨通航流域大管径沉管快速施工技术将工期缩短30%,为类似工程树立标杆。

项目累计收获各方贺信表扬15封,见证了项目的重要里程碑时刻:

2021年6月:东蚕至东笋1号隧洞贯通,百色首条有压隧洞告破。

2022年10月:隧洞月衬砌破千米,创国内同类工程纪录。

2023年10月:屡次得到业主对十二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肯定,且荣获“项目部工作表扬信”。

2024年10月:全线通水,老区百年旱塬终得润泽同步斩获“广西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安全生产优秀项目部”等。

随着广西百色项目正式通水,这条承载希望的“地下长河”正式移交。59.2万亩农田从此告别“看天吃饭”,右江区、田阳区12个乡镇135个村落的30万群众饮上优质库水。

昔日的甘蔗枯田,如今稻浪翻涌;曾经的荒瘠坡地,今朝芒果满枝。

回望五年征途,这是科技与自然的博弈——在膨胀岩上雕琢水脉,于湍流中沉潜钢龙;也是意志与时间的赛跑——磨难不减铁军之志,汛期更显担当本色;更是初心与使命的践行——撬动百亿级农业产值,让革命老区旱塼变沃野。

当汩汩清流涌入百色红土地,这条由汗水浇筑、科技赋能的民生水脉,正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8-12 02: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