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善用资源日|南京玻纤院绿色智能岩棉生产技术 助力“双碳”目标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成功举办主题为“创新驱动·绿色赋能”的第六届“善用资源日”开放活动。在其中的分论坛环节,中国建材总院、北新建材等18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新材料赋能房建与装修领域”和“新材料助力交通与能源基建升级”两个分会场围绕新材料应用场景、新能源技术创新、绿色化智能化等话题,与200余家工程企业代表共同交流各自专业领域的前沿应用实践和重点发展方向。今天为大家带来南京玻纤院的《绿色低碳智能化电熔法岩棉高效生产技术与装备解决方案》。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工程公司定长纤维所所长鲁欣科以《绿色低碳智能化电熔法岩棉高效生产技术与装备解决方案》为题,从行业简介、绿色低碳制造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及新产品发展方向四个维度展开阐述。
岩棉作为国际公认的A级不燃无机保温绝热材料,具备保温、防火、吸声隔音等优良性能,在建筑、工业、交通等多领域应用广泛,如建筑墙体和屋顶的隔热隔音、工业设备的保温防火等。近十年,岩棉行业总产能增长超3倍,海外市场需求崛起,俄罗斯、中亚及欧洲对新建产线和高质量工程服务需求激增。

绿色低碳制造技术是该方案的核心之一。在组分研究方面,通过分子模拟、数据挖掘等数字化智能设计方法,替代传统试错法,建立岩棉熔体化学组分数据库,研究 B₂O₃、TiO₂等成分对熔体及纤维性能的影响,如B₂O₃加入量3%至9%时,能降低熔化温度、扩大粘度适宜温度区间并减小纤维直径;同时分析多种固废适用性,实现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品配方快速筛选,推动工业固废大比例替代矿石原料。全电熔熔制技术以电能替代化石燃料,吨产品能耗降低40%以上,固废100%在线回炉,减少碳排放约400kg,还在炉体冷却、熔体流量控制等装备方面开展研究,关键指标优于国内冲天炉技术和国外电熔炉技术。池窑法熔制技术则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气等绿色能源,吨产品能耗降低10%以上,减少碳排放约100kg,明确了池窑加热方式、助熔方式及相关技术参数。大产能装备方面,大产能超细纤维成纤技术、摆锤轻量化补偿技术、高效节能固化装备等,分别在纤维直径、铺毡均匀性、固化能耗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智能化制造技术助力岩棉生产提质增效。熔体自动对焦技术借助物理滤镜、光噪声抑制算法和自清洁装置,实时采集熔体落点视频并获取精准坐标,自动调节熔体点,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成纤率。摆锤一次毡速度补偿系统通过定制视觉检测算法和动态变焦高清记录仪,实现一次毡缺陷自动检测与闭环控制,利用速度补偿调节质量,动态联通域占比数据精度达1%。产品检测环节应用机器视觉,自动检测产品缺陷、监控设备运行,降低人为判断错误率,保障产品质量稳定。
新产品发展方向聚焦市场需求与行业痛点。无机纤维密度板可替代外墙饰面板、木纤维板材等,潜在市场达10亿㎡/年。其在防火、防潮、环保等方面优势显著,解决了传统有机板材易燃、含甲醛,无机板材握钉力差等问题,原料引入固废,通过全电熔技术实现低碳规模化生产,在商业中心、体育馆、住宅等建筑的内外墙及卫浴场景均有应用。此外,高硅氧玻纤SiO₂含量≥96%,耐高温性能优异,可在1000℃长期使用,1450℃短期工作,技术源自南京玻纤院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泛应用于灭火毯、电焊毯、防火文件包等产品,提升相关防护装备性能。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