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甘肃:专家建言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3/10/23 09:20 来源:新民网

昨日,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在省政协召开以“建设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学术交流献策会。包括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何元锋等在内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为兰州乃至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

  昨日,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在省政协召开以“建设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学术交流献策会。包括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何元锋,西北师范大学博导、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省政府参事石培基,兰州大学博导、环境工程研究院院长张明泉,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姚永鹏,兰州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长牛铮超等在内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为兰州乃至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专家学者建言摘录  

  何元锋: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  

  抑制地价和房价 促进产业成长是关键  

  “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客观必然性,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2.6%,是全球平均水平,而甘肃则是38.75%,比全国低十多个百分点,主要是市场规律发生作用,产业成长性差,不是工作没做好,客观承认和分析差距很重要,一定要防止急躁。”何元锋建言说:“人口在省内就地转移和向省外输出并重,应作为甘肃信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方略。甘肃目前农村劳动力省内输转和省外输出基本上各占半壁江山,而省外到甘肃的常住人口只有几十万人,相当长时间内这种趋势不会改变。必须顺势而为,‘减少’甘肃人,把甘肃人变成‘外省人’让外省的钱多往省内流动。大中城市应以重点县城为依托,建设甘肃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同时实施兰州人口翻番战略,这需要产业和城市建设有大手笔,但抑制地价和房价,促进产业成长是其中关键。”  

  石培基:西北师大博导、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省政府参事 

  加快推进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进程  

  “建议加快推进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进程,以兰(州)白(银)为核心,陇海线为主轴形成网格,因为兰州、白银城镇群相对有基础,可以加快建设积极培育,形成集群效益。”石培基针对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还应合理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我这里所指的中心城市是各市、州政府所在地),强调其地域文化特色,建设特色、发展特色;同时积极发展县城和小城镇,这对于农村劳动力人口而言,无疑可以降低进入门槛,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多地少的地区,可以有利于增加人口集中,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热点,致力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如陇南山区该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河西绿洲地区又该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等。”  

  张明泉:兰大博导、环境工程研究院院长  

  环境资源承载量是城镇化发展大前提  

  “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当地的环境资源承载量是一个大前提。”作为跟环境打交道的专家张明泉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兰州新的开发,就需要考虑可以发展哪些产业,就要考虑环境容量的问题;其次是要遵循生态学规律,每个城镇适宜发展什么,那么就应该发展什么,而不是乱上一气;第三就是必须坚持低碳经济理论,要提高新能源的使用率,提高各地工业园区的准入门槛,确保可持续发展;最后就是新型城镇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大、中、小城市的发展规划必须相辅相成,如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其基础设施就要超前建设并予以完善,如道路、就医、教育等等,这样会吸纳更多的人口前往这些小城镇发展,从而促使这些城镇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姚永鹏: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目前我省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的差距在拉大,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任务很重。”姚永鹏在发言中说到:“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重是我们要考虑的。我建议以各地县城为中心(因为县城对于当地周边的农民而言,它的进城门槛要远比大城市低得多,同样也可以减少大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出现),推动其走特色化、专业化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各地区可以重点镇、特色镇、专业镇来作为发展的基础,要依托当地的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另外,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吸纳,必须要注意与生态建设的相辅相成。 ” 

  牛铮超:兰州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长  

  大力发展中心城市提高城市城镇化的质量  

  “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应该操之过急,应该更系统地开展顶层研究,将扶贫开发、体制改革等内容全部纳入发展规划中来,从甘肃的实际出发,突出其特色。”兰州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长牛铮超作为首位发言的专家,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应该大力发展中心城市,以一个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群;着力发展中等城市,提高这些城市城镇化的质量;择机发展小城镇,在发展好特大城市、中等城市的基础上,来发展小城镇,从而减少失地农民、农村空壳化等问题。其中在发展特大型中心城市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给甘肃带来了机遇,我建议我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着力以兰州为中心,打造中国泛中亚能源[0.00%]交易中心,以这个中心为基础打造中国泛中亚能源交易所,再以这个交易所为基础,建立起兰州能源价格指数。” 

  针对兰州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之路,牛铮超所长提出了“大生态、大交通、大产业、大管理”四个方面的建议。“其中在大产业方面,我建议建设四大工程。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工程、生态资本效益化工程、全域兰州径流拜河工程、实现幸福城市工程。其中,兰州市内包括排洪沟等在内的水道共有300余条,政府部门应该在这些水道上做文章,打造百河之城,从而实现古代‘八水绕金城’的美景。”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9 02: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