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大冶尖峰水泥余热发电通过环保验收

2011/05/03 00:00 来源:黄石日报

4月27日,湖北省环保厅、黄石市环保局和大冶市环保局组成的验收组,通过审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听取汇报和现场检查,一致同意大冶市尖峰水泥有限公司余热发电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4月27日,湖北省环保厅、黄石市环保局和大冶市环保局组成的验收组,通过审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听取汇报和现场检查,一致同意大冶市尖峰水泥有限公司余热发电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据介绍,大冶尖峰水泥有限公司9MW低温余热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于2008年4月获得湖北省环保局批准,2009年2月开工建设,2009年8月29日并网发电。该项目是综合考虑目前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在充分利用余热的前提下,以“稳定可靠,技术先进,降低能耗,节约投资”为原则,在窑尾和窑头分别设置余热锅炉。两台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分别送入汽轮发电机做功发电。整个系统将生产系统排放掉的38%的废气余热进行回收,使企业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汽轮机凝结水经处理后再送到余热锅炉,从而形成水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率达97%以上;少量生产废水排放,主要来源于水化学处理车间、余热锅炉和水循环系统,并且废水中污染物均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废气经过电站系统后,一方面废气烟尘得到净化,另一方面废气温度降低也有利于提高环保设施的除尘效率。因此,余热电站的运行使用,提高了能源使用率,降低了废气烟尘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水泥生产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7%左右,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熟料生产占总能耗的7-8成。充分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建设电站,再用电站产品——电生产水泥,既回收了生产过程中废气的余热,又避免了排放废气的余热对环境造成的热污染,同时还提高了废气烟尘处理设施的除尘效率,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该项目自投入运行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机组发电能力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到2010年12月底已累计发电7338万KWH,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企业1/3的用电,同时,每年还可节约标煤1.6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多吨、二氧化硫排放400余吨。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angya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专题]2024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一季报综评

需求严重下滑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水泥价格低开低走,持续探底,行业亏损面扩大,一季度行业亏损额超过2016年,企业经营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调研]水泥企业最新调研纪要(5.31)

近期,市场行情分化比较严重,有的省份连涨几轮,有的地区弱势下行,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对广东、辽宁部分水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2024-05-31 原创 企业情况

[专题]2023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综评

受基建支撑不足、地产持续下行影响,全年水泥行业需求延续疲弱走势,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5%。需求下滑影响下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泥价格走低明显,行业利润再度大幅萎缩,全年利润降幅超过50%,水泥行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不少公司亏损惨重。

670万!福建大田新岩水泥进行余热发电项目改造

5月10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9.0MW余热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

华润上思1-4月熟料产量达97万吨,同比增长12%!

截至今年4月份,熟料产量已达97万吨,同比增长12%;水泥产量96万吨,同比增长30%;骨料产量213万吨,同比增长317%;公司实现营业额2.6亿元,产值2.6亿元,上缴税金3千万元。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9 05: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