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电力行业碳达峰落实情况及建议

2022/03/30 09:48 来源:新华网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偏煤、电力结构重碳的特点,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主要战场之一。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电力行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偏煤、电力结构重碳的特点,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主要战场之一。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电力行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

2021年我国电力行业呈现发电装机容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但煤电仍是安全保供主要电源的特点。

从装机容量来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其中风电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20.9%,水电同比增长5.6%,核电同比增长6.8%。而煤电装机容量为11.1亿千瓦,同比增长仅为2.8%。从新增装机容量来看,全国新增17629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新增总容量的78.3%。

从装机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23.8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6.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7.0%,首次超过煤电。

从发电量来看,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9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2%和40.5%。煤电发电量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从发电结构来看,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0.0%,同比降低0.7%。

从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来看,2021年净增1亿千瓦,共达到6.4亿千瓦,按此发展速度,在2027年即可提前完成装机目标,2030年预计可达到16亿千瓦。从水电装机容量来看,2021年从3.7亿千瓦增长到3.9亿千瓦,净增2000万千瓦,已完成“十四五”任务的50%。从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来看,2021年从3149万千瓦增长到3639万千瓦,净增490万千瓦。

基于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笔者建议如下。

一是合理控制煤电,在安全保供前提下降低碳排放量增速。煤电以仅46.7%的装机容量,提供了全国60%的发电量,在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结构全面系统建立前,煤电仍是我国的基础电源和最主要电源。因此,在2030年前,煤电专项的主要内容是在安全保供前提下,统筹规划、科学设计,通过重点地区、关键机组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以最小的改造代价,助力新能源电力消纳,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增速,为达峰后降碳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新增煤电机组要实现上大压小、淘汰落后,力争实现增机不增碳。

二是强化保障措施,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建立煤炭和电力企业合作共赢机制,着力完善煤炭和电力的上下游矛盾。通过绿色金融手段,加强零碳、负碳技术研发、示范及应用。统筹完善煤电调峰等辅助服务的价格机制,探索燃煤机组与风光储发电耦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绿证、绿电交易在新能源消纳领域的重要作用,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助力煤电机“三改联动”进展。

编辑:陈浩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央视聚焦!水泥行业点燃绿色低碳发展新“引擎”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水泥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水泥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为境外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太阳能“煅烧”熟料!黑科技有望助力水泥行业低碳发展

最新开发出一种热量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太阳光产生高温,未来有望助力高能耗行业实现碳中和。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工作

该通知旨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升能效,开展能效诊断工作。发改委要求各地对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能源使用效率评估,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这是中国加强能源管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华新水泥连续多年领跑能效榜单!替代燃料功不可没!

业内一行业人士表示,华新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值做到这么低使用替代燃料是主要原因,这也说明替代燃料确实能较大幅度的节能降耗。

工信领域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工作情况如何?3分钟视频快速了解

2024年5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0

青海省

¥ 411.41
2024-05-2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0

云南省

¥ 308.20
2024-05-20

贵州省

¥ 312.57
2024-05-20

四川省

¥ 344.38
2024-05-20

重庆

¥ 331.21
2024-05-2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20

广东省

¥ 312.72
2024-05-20

湖南省

¥ 316.14
2024-05-20

湖北省

¥ 307.95
2024-05-20

河南省

¥ 324.60
2024-05-20

山东省

¥ 319.18
2024-05-20

江西省

¥ 313.39
2024-05-20

福建省

¥ 303.10
2024-05-20

安徽省

¥ 314.72
2024-05-20

浙江省

¥ 328.4
2024-05-20

江苏省

¥ 298.89
2024-05-20

上海

¥ 317.73
2024-05-20

黑龙江省

¥ 440.62
2024-05-2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0

辽宁省

¥ 367.01
2024-05-20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20

山西省

¥ 317.83
2024-05-2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0

天津

¥ 368.21
2024-05-20

北京

¥ 339.43
2024-05-21 16: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