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十年蓄势 全国碳市场发展蓝图绘就

2021/06/09 09:41 来源:证券日报

十年碳交易试点的经验、不断完善的市场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全面的制度保障,全国碳市场发展的架构蓝图已基本绘就。......

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启动已进入“最后一公里”。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拟与6月底前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在经历了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后,全国碳市场将进入真正的配额现货交易阶段,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呼之欲出。

从2011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到2017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再到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5月17日,生态环境部编制印发《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三项政策有利于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保护市场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也为全面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十年碳交易试点的经验、不断完善的市场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全面的制度保障,全国碳市场发展的架构蓝图已基本绘就。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最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8个,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市场统计,上述八大行业的20个主要子行业中,近7500家企业都将纳入,碳市场控制的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2%。这也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将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从国际经验来看,要想稳步高效地实现低碳减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可以预见,随着全国碳市场的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将在交易中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排放的合理定价。此外,也有利于丰富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降低全社会的碳减排成本,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基础。

作为碳排放大户,水泥行业的碳减排路径备受关注。如何深入推进碳减排工作?水泥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降低碳排放?中国水泥网将于2021年6月29-30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第四届中国水泥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探讨超低排放和碳减排领域,更经济高效实施方案,分享最先进技术理念,助力行业“十四五”绿色高质量发展。

会后将参观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SCR脱硝示范项目,该项目依托清华大学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进行了SCR脱硝技术改造。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华新蝉联世界水泥协会创新大奖,深耕低碳智能制造领域

华新水泥连续两年获得世界水泥协会创新大奖,今年凭借“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奖,成为全球唯一蝉联该奖项的企业。该项目解决了水泥行业中使用废弃物为燃料的稳定性问题,实现低碳、高质量生产,展现了公司在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的领先地位。

太阳能“煅烧”熟料!黑科技有望助力水泥行业低碳发展

最新开发出一种热量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太阳光产生高温,未来有望助力高能耗行业实现碳中和。

工信领域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工作情况如何?3分钟视频快速了解

2024年5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

替代燃料是破局水泥业寒冬的一把“利刃”吗?

如果在水泥生产中使用40%的替代燃料,每生产100万吨熟料将少排放约10万吨二氧化碳。

碳排放权交易新规则生效,发电、钢铁、建材等行业迎来变革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首先影响发电行业,推动煤炭行业向低碳转型,同时促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钢铁和建材行业也将加快转型升级以应对碳排放挑战。有色行业预计将成为第二批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平稳,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价格发现机制逐渐成熟,未来将扩大覆盖范围至更多高排放行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1

青海省

¥ 411.41
2024-05-2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1

云南省

¥ 308.20
2024-05-2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21

四川省

¥ 344.38
2024-05-21

重庆

¥ 331.21
2024-05-2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21

广东省

¥ 312.21
2024-05-21

湖南省

¥ 316.14
2024-05-21

湖北省

¥ 307.95
2024-05-21

河南省

¥ 324.60
2024-05-2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2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21

福建省

¥ 294.75
2024-05-2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21

浙江省

¥ 350.61
2024-05-21

江苏省

¥ 329.41
2024-05-21

上海

¥ 367.73
2024-05-21

黑龙江省

¥ 440.62
2024-05-2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1

辽宁省

¥ 367.01
2024-05-21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21

山西省

¥ 317.83
2024-05-2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1

天津

¥ 368.21
2024-05-21

北京

¥ 339.43
2024-05-22 08: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