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节能住宅大力提倡

2009/10/15 00:00 来源:河南日报

......

  近年来,国家一直推动节能建筑的建设,对于城市住宅要强制执行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而农村住宅由于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建筑节能往往被忽视,这不仅影响了住宅的舒适性,并且增加了住宅能耗,使得取暖和散热的花费增大。如何做到建筑节能?对已建好的住宅如何进行节能改造?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的林深教授谈了他的看法。

  林深教授指出,今后20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和农村建筑更新换代较快的时期,而农村住宅的节能却一直是国家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做好农村新建建筑的节能以及即存建筑的节能化改造,有着极大的现实及长远意义。“在农村,长期以来建筑保温隔热和气密性都比较差,如过去的农村建筑大都用实心黏土砖,墙体主要采用二四墙、三七墙为主,保温效果很差,多是单层门窗,缝隙不严,门窗及空气渗透使室内能量损失近一半以上,致使室内环境恶化,冬天冷、夏天热,如果采用一些采暖设备和散热设备来改善室内温度,则增加了农民的开支,造成能源和资金的浪费。”林深教授说,“农村要大力提倡建设节能住宅,这对国家、对环境以及对个人都是有利的。”

  “所谓节能住宅,就是在建筑物外迁采用一定的保温隔热措施,使外部的炎热温度不至于很快进入建筑物内,或使室内的温暖温度不至于很快流失室外,使室内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在不采取取暖、散热措施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夏季比其他建筑要低2~3摄氏度,冬季比其他建筑物要高3~5摄氏度,并且住宅的用电等耗能大幅度减少。”林深教授道出了节能住宅的要求。

  如何建设节能住宅,林深提出,主要是对屋面和外墙及外门窗做保温隔热层。屋面可选用挤塑板作为保温材料。墙保温分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种,外墙外保温由于对热桥的传热阻断较好,效果明显好于内保温,但对保温材料要求较高,目前使用较多的外墙保温材料有:外墙保温砂浆、聚苯胶粉颗粒保温砂浆、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板,聚氨酯保温系统等。内保温层材料,可选用保温砂浆、聚苯板、玻璃棉、岩棉等作保温材料。随着研制开发,也出现一些自保温的墙材以及新型节能产品,如页岩模数多孔砖、淤泥砖、加气混凝土砖块等,采用这些产品砌筑的墙体自身就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外门窗应采用保温性、气密性较好的门窗,如塑钢门窗、断热的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门窗。另外尽量利用太阳热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已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目的。

  对已建成房子的节能,林深教授推荐了以下方法:首先是外窗、外墙、地板、户门、吊顶等环节进行加工或改造。如,用中空玻璃窗取代原有的单玻璃窗;对外墙使用保温材料(贴苯板、岩棉毡、水泥纤维加压板等);窗户上加设窗帘(布窗帘或新型百叶窗帘),吊顶纸面石膏板上放置保温材料等。同时在阳台等部位巧妙利用和引进攀爬(藤)植物,如爬山虎、葡萄、牵牛花等,这些植物在炎热的夏天生长茂盛,形成挡板式或水平式遮阳,能使夏季外墙外表面温度降低4~5摄氏度,室内气温及外墙内表面温度也可降低1摄氏度左右。这样多管齐下,可使住宅的保温隔热效果大大提高,冬暖夏凉,使居住环境更舒适宜人。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减碳需求紧迫 水泥行业如何应对?

水泥行业的降碳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从技术、原料、燃料、生产管理到政策响应等多维度全面入手,形成综合策略,推动行业向低碳转型,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海螺水泥:到2025年一级能效标准生产线占比达到50%

海螺水泥在会上表示,“作为标杆企业,海螺水泥一直在进行综合能效改造。目前公司达到一级能耗标准的生产线占比约30%,正在实施对二级、三级能效生产线的改造,计划在2025年占比达到50%” 。

[评论]《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出台,水泥行业有何影响?

以往相关政策发布,多是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承担,此次国务院亲自下场,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那么新政策对水泥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鲁蒙水泥:践行降本增效,持续增产增效,久久为功

鲁蒙水泥企业致力于降本增效,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持久优化运营,实现产量增加和效益提升,展现出企业持续改进和长期发展的策略。

2024-05-27 成本 节能

每吨熟料减少10-15元成本?替代燃料到底有多厉害?

替代燃料到底能为水泥企业节省多少成本呢?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19: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