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建设部将强化标准规范推动建筑节能

2007/07/03 00:00 来源:

......

  建设部以建筑节能标准为主线,全面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有关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这是记者从6月27日建设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在这次发布会上,建设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秉仁,标准定额司司长陈重、副司长杨榕从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方面介绍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大量标准相继发布实施,填补了多项节能标准的空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形成。近几年来,建设部先后批准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21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等27项有关标准的制订、修订;在《住宅建筑规范》中也充分体现了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与先后颁布实施,不仅解决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应用中急需标准支撑的局面,解决了建筑建设过程中一些环节没有节能标准可依的问题,填补了节能标准的多项空白,而且使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从《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起步,扩展到覆盖全国各个气候区的的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从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扩展到所有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从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扩展到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检测、评价、能耗统计、使用维护和运行管理,从传统能源的节约,扩展到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基本实现了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也促进了许多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标准得以推广。

  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约束引导作用,全面启动工业建筑和生产工艺节能设计标准制定。2005年~2007年,建设部下达了332项涉及14个工业行业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编制修订计划,其中,《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有色金属冶炼厂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工业建筑节能统一标准》60余项标准涉及节能设计规定,这些标准批准发布后,将对工业建设领域节能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产生重要的影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部在重点开展节能标准规范编制的同时,加强了有关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工作。批准发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钢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设计规范》等24项标准规范,组织开展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等34项标准的编制工作。这些标准发布实施后,将为工程建设领域的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北加南加”成一家!富春控股与金隅新材正式签署股权战略重组合作协议

富春控股集团与北京金隅新型建材产业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隅新材)就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杭加新材)签订正式股权重组合作协议。

八部门印发《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

突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磷石膏低成本净化技术和高纯石膏制备工艺,利用磷石膏制水泥、硫酸、硫酸铵等工艺技术,提高磷石膏高值化利用水平。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各地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金隅新材与富春控股签署战略合作谋划协同融合发展

双方将围绕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展开全方位合作。

重庆已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近5000万平米

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培育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6个、市级产业基地30个,实施装配式建筑近5000万平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超过30%,累计打造智能建造试点区县4个、示范企业6家、试点项目23个,建成全国首个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微瓴智能建造平台,培育30余项智能建造产品,发展数字化建造试点项目150余个。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5-31 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