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机械化衬砌技术及设备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2005-07-01 00:00

    “过去,30个整装劳力一天只能衬砌30到40米。现在公司首次使用了这种先进机械,14个人1小时能衬砌混凝土18立方米,10个小时就能推进100米。”

   
今天,在济平干渠长清施工现场,负责29标段建设的省水利水电承包公司张玉源总工兴奋地告诉记者。

   
水利专家表示,这种代替了人海战术的大型渠道成套衬砌设备别看不怎么起眼,却是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并第一次用于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建设。

    其关键技术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可一次性完成渠道坡角、斜坡和渠肩的混凝土布料、输料、振导、提浆和成型。平均体积和自重仅为引进设备的30%,造价为引进设备的1/4。



   
据了解,大型渠道机械化衬砌技术和设备由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开发,正式投入使用不到半年,机械化衬砌渠道46公里多,占济平干渠全长90公里的一半以上。该技术不仅适用于渠道斜坡混凝土成型、平面成型,同时适用于防洪堤坝、公路、铁路边坡、平原水库大坝的护坡等成型工艺。

   
省水利厅刘长余副总工介绍说,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大型渠道机械化衬砌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成功,可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减少运行管理维修费用,对于保证南水北调建成国内一流工程以及实现我省水利工程施工的现代化,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今天,国家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有关单位在我省召开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摊铺技术研讨会,并实地考察了工程施工现场。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大型渠道衬砌技术和设备研发方面,山东走在了全国前列,建议将大型渠道成型设备的研制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5-12 13: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