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独家]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同时必须安装脱硝设施

2013/09/17 11:39 来源:中国水泥网特约评论员 冉冉

对SNCR技术要消耗一定量的化工产品做法提出“质疑”和更高的要求,可促进环保产业不断创新以寻求更节能、更有效减排的脱硝路径和方法。但水泥企业应该首先要考虑的是“并安装脱硝设施”,“并”就是同时进行,也就是新型干法水泥窑在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同时,必须安装脱硝设施。......

  国务院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把大气环境保护提高到“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高度。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

  对大气污染“贡献”最大的应是工业系统。因此,被外界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明称为“国十条”的第一条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而第一项行动就是“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其中要求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对水泥工业提出了“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和“工业窑炉现有除尘设施要实施升级改造”。

  对除尘设施设施实施升级改造业内认识较为统一,以袋收尘(或电袋复合收尘)替代电收尘就可获得很好的效果。对于低于30毫克/标立米的排放值也已能“坦然”面对,不会“惊讶”。

  对于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国十条”要求“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对于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业内认识相当统一,低氮燃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氮氧化物量。天津中材沈序辉在“水泥工业适用的脱硝技术”一文中提到,水泥工业可用的燃烧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的推广均在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基本就位。现有的燃烧脱硝技术主要集中在低NOX燃烧器、附带分级燃烧技术分解炉的应用上,通过工艺优化脱硝,由于操作上受限,氮氧化物排放的降低仅仅是附加的效果。沈序辉还提到,通过管理优化,采用稳定系统风煤配合,合理控制用风减少系统波动,通过系统稳定性的加强实现氮氧化物排放的有效降低。(见《中国水泥》2013年增刊)因此,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也有利于减轻脱硝装置负荷。海螺等一些大水泥企业在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方面已相当普遍和成熟。也有不少环保产业技术服务型企业也形成了自己的“水泥熟料低氮烧成系统”技术风格。

  我们应该明确看到“国十条”要求的“并”,即并安装脱硝设施。如仅通过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还远不能达到“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的治理要求。也不能达到(当前)部分省市提出的地方排放标准。如太原市240mg/Nm3、重庆主城区250mg/Nm3。即使按在外流传未正式公布的修订标准对新建线320mg/Nm3,现有线2016年要低于400mg/Nm3要求来说,也还必须安装有效脱硝设施。

  脱硝设施目前一般较为普遍应用的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沈序辉在上同一篇文章中还指出,采用分级燃烧分解炉组合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实现脱硝系统的经济运行在中国水泥工业应用方兴未艾,此项组合技术的推广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当然,脱硝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兴许现在电厂普遍应用的脱硝效率更高、氨逃逸更低的SCR脱硝技术在解决低温催化材料后,也能在水泥工业上试用。此外,还会有其他(新颖)脱硝技术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但对当前所面临减排氮氧化物的严峻而又紧迫的形势下,如果认为目前广泛采用的SNCR技术由于要使用氨水(或尿素,下略)作为还原剂,而生产氨水也会使化工工业污染排放量有所增加,所以,还需要等探讨研究出更适合的技术,显然不符合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原则。

  “国十条”已经明确“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业内要关注的是“并”。至于具体到企业,“并”什么技术的脱硝设施可以郑重研究分析,慎重选择技术方案(路线)。如顺当前主流,采用SNCR技术也是可行的选择。对SNCR技术要消耗一定量的化工产品做法提出“质疑”和更高的要求,可促进环保产业不断创新以寻求更节能、更有效减排的脱硝路径和方法。但水泥企业应该首先要考虑的是“并安装脱硝设施”,“并”就是同时进行,也就是新型干法水泥窑在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同时,必须安装脱硝设施。

  编者注:中国水泥网专题——“国十条”发布 水泥环保需“动大手术”

编辑:余乐乐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1 09: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