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原创]张建国:中联重科“百万雄师过大江” 直指全球前五

2011/04/01 00:00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邵勉

中国水泥网专访中联重科高级总裁张建国,勾勒该公司快速扩张的线路图:收购国内相关公司,并对并购延续到了国外,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进行控股,实现共赢,走上国际化舞台,冲刺世界级企业,并展望未来十年,中联重科将能够生产自己的“小松”和“卡特皮勒”,在总量上跻身世界前五。......

中联重科“变身”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龙头

  18年前,从贷款50万元开始,它迈出了自己稳健的步伐;
  18年后的今天,它登陆香港联交所,产值突破500亿元;
  它是建设奥运工程的主力军、是分享高铁建设的领头羊;
  它的混凝土机械产品频频出现在各大建筑工地;
  它是全国第一支到达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的大型机械救援队;
  它,就是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近日,中国水泥网专访了该公司高级总裁张建国,向大家详细勾勒了一幅中联重科快速扩张的路线图。
 
发展历程:九个字诠释万众瞩目

  走进长沙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迎面而来的醒目ZOOMLION英文标识彰显着中联重科的沉稳、大气。往办公楼方向走去,工厂里机械运作发出的声响时隐时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中联重科正是在“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核心理念指引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纪元。

  “诚信为本,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广博揽物,厚德载物,悠远成物”——回味着这二十四个字,在随后对张建国的专访中,记者率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十八年间,中联重科走过了怎样的艰辛与辉煌?张总的回答简洁质朴,然而在他话语间,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那缩在一个个数字中的经历与自豪。

  2000年,中联重科5000万股A股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在此之后的十年间,中联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先后并购、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湖南机床厂、浦沅集团、陕西新黄工、湖南车桥厂、长沙华泰重工、意大利CIFA和常德信诚液压公司等企业集团;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二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上市公司利润排名第一。同时,它也是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行使投票权的唯一一家工程机械企业,名列“十一五”期间最具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100强,连续四年入选“深证100”指数,入选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满意信赖十佳品牌公司、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截止2010年底,中联重科总资产650亿元,总股本57.97亿股,员工22000余人。

  在这一串数字外,张建国还特意强调了一个日期,2010年12月23日。在这一天,中联重科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募集资金总额达150亿港币,是近年全球工程机械企业最大的一笔公开融资。

  作为去年香港联交所年终最大的IPO项目,中联重科的筹资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热捧。此次公开发售超额认购7.17倍,在港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50亿港元,为2010年在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之最。在中联重科此次港股发行中,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及索罗斯香港基金公司均通过国际配售认购,这也是索罗斯香港基金公司自在港开业以来第二次出手认购新股。除此之外,被称为“亚洲股神”的李兆基私人进行了认购,涉资5000万美元,是李兆基去年10月以来最大一笔投资。

  “卡特彼勒、小松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国际化是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必经之路。他们都经历了产品市场由国内向国际转变的过程,也经历了产品国际化向资本国际化转变的过程。”众多金融分析师认为,中联重科此次H股发行上市,将是公司又一次新的跨越。

  截止目前,中联重科H股股价已经站稳18元,比14.98元的招股价上涨了20%。在面对中国水泥网记者为何中联重科H股上市赢得众多投资方青睐的提问时,张建国认为中联重科备受到众多投资方青睐的原因,最关键就是九个字——“业绩”、“发展模式”和“成长性”。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成为工程机械全球最大市场和主要产地,健康向上的经济大环境和蓬勃发展的行业是中联重科快速增长的基础。而中联重科2000年登陆深交所以来所取得的良好业绩及其“蓝筹配送王”的美誉,也为其在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联内源式增长和外延并购的发展模式更进一步得到了行业的认同。此外,众多投资方看好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对中联管理团队的信心,以及未来良好的成长性的预期。随着本次H股发行的顺利完成,随着募集资金的投入,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战略将加速推进。[Page]

  战略:“并购”实现“多赢”

  在采访前,记者整理中联重科的发展履历时,也从中看到了中国装备行业发展的缩影,其中重要的一幕便是并购。的确,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同,一开始便放眼全球并购目标,国内国际双管齐下。在采访中,记者抛出了这样的疑问,中联重科何来如此的豪迈“野心”?是否一开始就将频繁的并购作为自己的成长之道?

  对于这样的问题,张建国坦言,并购是现代企业快速积聚资本、占有资源、扩张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于中联而言,并购是中联重科“聚变”+“裂变”=“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部分,将技术、人才、市场一并纳入囊中,将优势资源合理调配,实现中联在技术研发、市场网络、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增强全球市场竞争能力,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他强调,并购不仅给中联重科创造了打造国际工程机械航母的契机,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中联人的潜能发展企业,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连续高位运行,最终做到了企业增效、社会稳定、员工安定,实现了业界与社会一致认为的“多赢”。

  在中联重科众多的并购案中,最令人提气的恐怕要数公司2008年冒着金融危机的风险,收购全球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CIFA公司,时任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的韩学松先生曾明确指出,“此举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首次正式踏入世界级品牌殿堂”。这对当时的中联重科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当时,董事长詹纯新曾表示,“收购是否成功,等两年后再评价。”现在,两年过去了,目前中联重科能否评价这个收购案的得失成败?

  回顾起这段经历,张建国的话语间流露出了对这一成功战略决策的肯定与自豪。他说,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工程机械制造商,CIFA在当时排名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行业第三名,在欧洲传统市场具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布局东欧、俄罗斯、印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并已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在收购之前,CIFA与中联重科的销售网络几乎不重叠,通过收购,中联重科将CIFA的市场布局优势与自己现有销售和服务网络进行整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东欧、俄罗斯、印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节约开拓欧洲市场的高昂费用,积累资金拓展其它市场,从而实现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销售和服务网点的全球化布局。

  除此之外,收购CIFA实现了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产品与制造技术的国际化跨越,提高了产品技术性能和制造工艺水平,与当时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较,CIFA无论是在产品技术性能方面,还是在制造工艺水平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联重科收购CIFA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由被并购对象转变为并购发起者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工程机械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里程碑,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一直单方面地被国外企业收购,收购CIFA正说明了中联重科的技术、管理和综合实力已迈入国际水平。

  张建国评价说,中联收购CIFA改变了国际混凝土机械制造的格局,将CIFA强大的研发能力、精良的制造工艺和中联的制造成本优势、以及双方国际国内的营销网络结合起来,实现了优势互补,并为股东创造了丰厚的回报。通过收购CIFA,中联重科在制造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快速提高,并带动我国混凝土机械制造行业一步跨入世界领先水平行列。现在看来,并购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Page]

  “百万雄师过大江” 直指世界级企业目标

  2008年,中联重科在接受英国《24小时太阳报》时曾表示,要在3-5年内大部分业务领域实现全球化。截止目前,中联重科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未来的计划和目标怎样?

  展望未来的计划和目标,张建国显得信心十足。他认为,通过几年的国际化实践,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战略准备已经非常充分,现在是到了冲刺世界级企业的时候。中联重科从点的布局着手,基于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将研发、制造和销售有序展开,构成点面结合、相互渗透的推进态势。

  以中联重科总部所在地湖南长沙市为轴心,向富饶的常德市伸展,形成了一百多公里的长常工业走廊,将主要产品大类串起来;除湖南以外,中联重科还布局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上海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500余万平方米。国内支点和国际支点遥相呼应,形成制造方面的三维形态大支撑。

  如今,在国内销售体系非常完善的前提下,中联重科在海外也搭建了多层次业务平台,把传统单一的销售模式加入了融资租赁业务,通过其建设的融资租赁全球服务体系,延伸了销售服务内涵。

  张建国提出,中联重科正试图从工厂式企业中跳出来,把传统的技术解决方案演变成为综合解决方案。有中联重科产品的地方,公司都将设立融资租赁平台为产品服务。未来的几年内,融资租赁产品销售有望占到中联重科销售收入的50%。按照中联重科的全球化战略思路,海外业务和融资租赁是两个“兄弟”,一旦联手,在国际市场完全可以实现大翻身。他说,正如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任共平指出的那样,“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提供高端服务”。

  目前,中联重科管理团队已经趋于国际化,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新加坡5个国家,不同肤色和语言,避免了把听不懂的“湖南话”带到国际竞争中,让不同的声音在一起碰撞以后产生聚变。虽然是中联重科并购了意大利的CIFA,但是中联并没有选择企业文化的强势“并购”,而是采取了兼容并蓄,淡化中国本土文化意识,贯穿一种新的国际文化。对中联重科的定位即做全球性企业,而不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

  随着再融资的启动,有55亿元新资金作为“加速器”,中联的财务结构将更加优化,张建国形容中联重科目前“有如‘百万雄师过大江’一般,万船齐发,以排山倒海之势,步入到二次腾飞之中,这是中联重科新纪元的开始,未来的十年是中联重科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第一个十年是中联重科快速扩张的十年。自2000年中联重科上市以来至今的第一个十年,中联重科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没有进行过增发和配股的公司,仅仅用6.3亿元的一次性融资,便换来了十年的高成长,业绩连续十年闪亮登场,中联重科的资产总额已由2000年2月底的9.50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650亿元;净利润由2000年的0.53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3~45亿元;公司下属各经营单元共实现收入由2000年的2.45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过500亿元,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龙头企业和工程机械产品种类涵盖最全面的企业。

  2009年,中联完成了整合期的最后磨合,经受了金融危机带给并购的考验,给第一个十年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而2010年,以定向增发为标志,开始进入中联重科的“高铁时代”。到2012年,中联重科进入高峰期,按保守估计,所投资的项目都将使得中联重科的业绩翻番。

  张建国说,旗下控股子公司意大利CIFA经过了最为困难的金融危机大考验,底牌清清楚楚,就像水塘干了,见底了,就知道有几块石头了。所以对于CIFA,中联重科建立了从来没有过的信心,底气更足了。通过让CIFA在中联重科国内工厂建“厂中厂”的全新模式,并产生了打牌效应,即“3带1”或者“4带2”的协同效应。目前,CIFA已经开始做加法了,比其他国际巨头市场恢复得更快,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会为中联重科提供重要的业绩支撑。

  中联的战略雄心还来自其早作准备的战略储备。在国内,借着定向增发的契机,中联重科每一个产品大项都在国家发改委全部立项,而国家发改委为控制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将不再轻易新批此类项目,这无疑为中联重科预留了历史性的产业空间,同时也为中联重科甩开对手拉开了产业空间的距离。而在国际市场,他形容收购CIFA就像刘邓大军当年挺进大别山,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战略性地直插欧美工程机械的发源地,然后散发开来。现在看来,中联重科收购CIFA更像战略高地,这和其他国内企业在国外开设海外工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方面,立足了国际市场和技术开发的最前沿,解决了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很难进入欧美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在欧盟实施贸易壁垒的时候,作为欧盟国家的企业却可以大大方方地规避贸易壁垒带来的阻隔。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欧美企业多年建立的信用体系赢得市场的广泛信任。因此,战略意义远远大于眼前利益。

  张建国总结,中联重科现在已经占领了制高点,站在制高点上的中联重科已然“轻舟已过万重山”。他说,在今后的十年里面,中国肯定能够产生自己的“小松”和“卡特彼勒”,世界级企业对于奋进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不是梦想。而中联重科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总量进入全球前5的位置,而且50%以上的产品和销售均是非中国市场的,中联重科世界级企业的含金量一定是很高的。

  稳坐全球混凝土老大的地位,中联重科的中大型塔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1位,环卫机械市场占有率全国第1位,工程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2位,而且是全球产业链最为齐全的工程机械企业。经多年内生式增长和重组并购的结合,中联重科从容地走过了从裂变到聚变,并且已经和工程机械的国际巨头们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了,在高端产品市场拥有了话语权。从这一点上来看,中联重科极像欧美企业,谦和、内涵、功力、规范。而业内人士则评价,中联重科已经具有了世界级企业的气质。[Page]

  总结优势 助推行业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一年,而混凝土机械行业则是业内最火爆的一个分支。2010年,在混凝土机械领域,中联重科贯彻双品牌、差异化战略思路、牢固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观念,销售规模实现了强劲增长,仅国内销售额就超过150亿元,比09年增长110%以上,无论是从市场份额、全球覆盖率、品牌运作以及产品线几个方面来看,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一的企业。

  可在张建国看来,新技术的研发和高品质的服务至关重要。在研发方面,中联重科以国内的研发力量为核心,针对中国本土特色进行创新,而意大利CIFA则把脉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立足高端市场创新,两种研发力量形成畅通的技术“回路”,使得中联重科的技术含量日臻完美。2011年2月27日,中联重科正式宣告推出首代ZOOMLION-CIFA复合技术混凝土泵车,拥有在行业内首推的长臂架泵车六节臂技术、K-tronic智能安全布料控制系统、超长臂架泵车三级伸缩X支腿技术,高效大排量泵送技术以及整车节能智能控制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这是中联重科在充分融合中联和CIFA优势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欧洲多年成熟的施工经验和中联对中国施工特性的深入研究,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实现的突破,也是中联重科在并购意大利CIFA两年后,在产品研发领域交出的骄人答卷。

  面对超过20000多用户的真诚信赖,中联重科始终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充满诚意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针对复合技术产品,中联重科在行业内首创“蓝色关爱”服务品牌,实践“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服务理念,并率先将设备服务从“被动式维修”带入了“主动式关怀”,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谈到中联重科在混凝土机械领域的发展规划蓝图,张建国这样展望:在未来,中联重科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世界性企业,要在长沙这个内陆城市打造出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中联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前五强,中联最终奋斗目标是进入世界前三。

  他总结,中联重科的优势一是在于中联重科优秀的企业文化塑造了优秀的企业品格;二是创新成为中联不断壮大的动力源,中联重科以创新为本,每年科研创新的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三是传承研究院四十多年的技术积淀以及CIFA八十多年的先进技术。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为行业带来需求增长机会。

  最后,张建国指出,尽管我国混凝土机械的发展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由大到强的转变仍需更多努力,如关键零部件、产品在可靠性、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化、信息化方面。面对海外扩张的趋势,中国企业更应该在破除瓶颈方面有所作为,增强我国工程机械国际竞争力。中联重科希望在混凝土机械关键技术上再实现突破,在整合全球资源上提升能力,在全球化服务上提高水平,真正做到国际领先。[Page]


中联重科H股上市
 
中联重科大事志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要重大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服务。
1992年9月28日,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挂牌成立;
2000年,中联重科5000万股A股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2001年11月23日,中联重科整体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迈出国际化发展的实质性步伐;
2002年,中联重科兼并湖南机床厂。这是十六大召开后湖南国企重组首个成功案例;
2003年,中联重科成功重组并购浦沅集团,这是我国工程机械史上最大的一宗重组并购;
2006年5月6日,中联重科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高票通过;
2008年,中联重科先后收购陕西新黄工、湖南车桥厂、长沙华泰重工、意大利CIFA和常德信诚液压公司;
2010年12月23日,中联重科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x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长沙中欧班列带货“顶流”吸“铁粉”

中欧班列(长沙)因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汽车企业和货物出口的首选,促进了湖南对外贸易的增长,尤其在汽车及零部件运输领域表现突出,助力湘货畅销海外。政府计划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环境。

2024-03-22 中联重科 中联

搭建友谊、合作、共赢之桥 “湖南先进制造业走进海南自贸港”推介活动举行

湖南和海南两省在海口举办“湖南先进制造业走进海南自贸港”推介活动,旨在促进两地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通过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搭建友谊、合作与共赢的桥梁,加强两地经贸交流与产业合作。

2024-03-21 中联重科 中联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工信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组织符合条件的环保装备制造业企业申报2024年规范条件,申报企业需符合相关规范条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记录。企业需在4月30日前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提交申请,5月10日前完成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已公告的23家企业须在5月10日前提交年度信息采集表。

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产业链上市公司迎接5万亿市场机遇

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预估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这为制造业、科技产业和环保产业带来机会,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将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服务和市场拓展,以抓住设备更新的市场机遇。工业母机、新能源设备和资源回收等领域有望受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74
2024-04-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1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19

甘肃省

¥ 372.95
2024-04-1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1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19

云南省

¥ 325.31
2024-04-1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1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19

重庆

¥ 330.08
2024-04-19

海南省

¥ 402.19
2024-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19

广东省

¥ 325.85
2024-04-19

湖南省

¥ 312.94
2024-04-19

湖北省

¥ 319.23
2024-04-19

河南省

¥ 297.33
2024-04-1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1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19

福建省

¥ 307.55
2024-04-19

安徽省

¥ 313.25
2024-04-19

浙江省

¥ 342.2
2024-04-1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19

上海

¥ 332.73
2024-04-19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19

吉林省

¥ 331.13
2024-04-19

辽宁省

¥ 302.53
2024-04-1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19

山西省

¥ 315.06
2024-04-1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19

天津

¥ 338.21
2024-04-19

北京

¥ 349.43
2024-04-20 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