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年会]科行集团:打造环保产业链的“航母”
科行集团副总经理陈学功在中国水泥网理事会年会上发言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科行集团来说,可谓成绩喜人,用科行集团副总经理陈学功在2011年1月22日举办的中国水泥网理事会年会上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完美蜕变,华丽转身”八个字。2010年,科行先后达成了江苏华晟、锦州辽能、泰州联美、大丰联鑫、湖南理昂等火电、钢铁、锅炉企业的烟气脱硝和烟尘控制及锅炉节能技术工程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科行集团在烟气脱硝方面硕果丰收,与南通醋酸纤维公司签约,率先启动了烟草行业的脱硝环保工程;与吴江南玻公司的合作,也在玻璃行业内实施脱硝环保工程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就在2010年,公司从老的生产基地搬到537亩的现代化国际环保产业化基地,拉开了二次创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陈学功说:“2010年对科行来说,坎坷很多,收获也很多,开始从单一的产品制造供应商,转变成全环保产业链的技术提供者。”
科行集团近年来的发展非常快速,关键在于抓住了两条发展主线:节能与环保。如何把节能的文章做透,怎样把环保产业链打造成像航母一样,是科行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的。2010年7月,科行集团与美国燃料技术公司签约全面合作协议,加快了科行在烟气脱硝项目工程的科研进程,有力推动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的国产化进程。打造“全环保产业链”,是科行集团对未来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所谓“全环保产业链”,就是在传统粉尘治理的基础上不断做宽做长这条环保产业链,不只停留在低端的粉尘污染治理这一块,在有害气体、污水治理、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上也要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减排、治污、环保的综合实力。这几年尤其是2010年,科行集团在技术革新和产品档次上下了很大功夫,赢得了很多高端客户,比如国外的总包水泥工程公司,会将科行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嫁接到总包工程的生产线中去;2011年新年伊始,科行集团又与台玻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最大控股公司——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天正式签约,对公司跨越提升和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有着重大意义。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科行集团在接下来的几年将在三个方面努力:第一,走国际化进程,中国还有很多技术装备和成熟工艺没有走出国门,科行将在未来几年里努力打造一个平台,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打包出售到国外;第二,跨领域发展,在紧密发展水泥行业环保技术的同时,科行还将大力发展火电、钢铁等领域的科研项目,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跨领域突破式发展;第三,进行项目投资,比如科行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工程,将某地需要处置的大量矿渣,通过引进设备进行生产,将矿渣、钢渣超细粉磨成矿渣粉、钢渣粉出售给当地市场,通过这种环保项目投资,科行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回顾2010年水泥行业的发展,陈学功表示2010年下半年水泥行业的表现令人欣喜,对于未来水泥工业的发展,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未来中国水泥产业将在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华东地区水泥业处于相对集中、饱和的状态,竞争异常残酷,而西部地区则潜力巨大,像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市自治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都很落后,人均水泥需求量很低,这些地方市场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他还说,虽然国内在节能减排方面严格控制,但立窑不会马上消亡,还将存在一段时间,他打了个比方,有些中小地区可能需要两台立窑就能满足当地需求了,如果改建成两条2500t/d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只会造成产能过剩,“中国的水泥行业未来三年将处在一个有序发展的阶段,将会出现75%-85%新型干法生产线同15%-25%环保达标的立窑长期友好并存的局面。”
陈学功还指出,中国的水泥工业目前还处在粉尘治理这一块,对加强氮氧化物控制的意识还不够,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国内大部分地区水泥产能过剩的前提下,水泥企业寻求环保转型已势在必行,未来中国水泥工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粉尘治理环保领域,还需要对有害气体、废水等方面提高环保治理,而对氮氧化物的控制将成为水泥行业发展的其中一项新任务。
“2010年科行经历了挫折,更收获了果实,尤其是在脱硝环保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是令人瞩目。在新的一年,科行集团将继往开来,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路线,实现跨领域发展,将科行打造成环保产业链的‘航母’。”最后,陈学功还表达新一年的期许:“同中国水泥网认识了很多年,一直得到水泥网的热情帮助和真诚服务,希望今后双方能共同携手并进,同创繁荣。”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