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节能降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推动碳中和、碳达峰 将从何处发力?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在哪?...

31家企业!不少于55天!福建发布水泥行业错峰生产通知!

错峰生产时间安排应结合春夏季、夏秋季臭氧污染高发时段管控要求,原则上分为春节雨季期间(2021年1月至5月)和酷暑伏天期间(2021年7月至10月),每条生产线错峰生产时间不少于55天。...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将从何处发力?专家:需控制水泥等高耗能产业扩张

我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高耗能原材料产业的比重较高。...

地方两会高频关注碳达峰!部分区域或先行先试碳中和示范区

刚刚闭幕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将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全国目标提前5年。不只是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海南等省市均已将碳排放达峰纳入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表和路线图。其中,在上海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建立碳中和示范区,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海洋高科技和能源发展特色,尤其是风电产业优势。...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 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

1月16日,为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全力推进碳减排 提前实现碳达峰——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

河北廊坊超额完成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市2019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完成情况和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

2020-12-22 环境保护
建言“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末期实现碳达峰

中国已经作出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湖北下达2020年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下达湖北省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

先行所见绿水青山映蓝天——“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综述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2020-07-01 交通运输
14部委联合发布!开展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决定今年6月29日至7月5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2日为全国低碳日。...

化“碳”为宝 乔龙德、高登榜、肖家祥…都在关心这件事!

“减碳始终是我们的大课题,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2019年华新水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二)

看一看华新是怎样为守护碧水蓝天作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吧!...

重磅!江苏印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率先建成交通强省,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结合江苏实际,制定《交通强国江苏方案》。...

发改委:6月19日为全国低碳日

近日,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201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通知表明,决定今年6月17日至23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9日为全国低碳日。...

2019年年底前焦作市水泥等行业力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8〕73号)、《中共焦作市委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焦发〔2018〕17号)和《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焦政〔2018〕20号)精神,切实打好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日处理危废1300吨,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助力葛洲坝绿色发展

葛洲坝水泥公司已建成老河口、松滋、宜城3个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示范线,日处置能力达1300吨,年处置生活垃圾40万吨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万吨,节约黏土质原料8万吨以上,节约土地近百亩。...

葛洲坝水泥:让传统水泥不再“光灰”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是专门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的配套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围绕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新型道路材料研发及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三大主线,推进企业向清洁高效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转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甘肃公布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11类主要措施落实情况清单

日前,甘肃省环保厅公布了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11类主要措施落实情况清单,针对水泥等行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过剩产能化解责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成果显著。...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低碳环保之路

试点6年后,2017年底,市场期待已久的“那只靴子”终于落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

建设美丽中国的“华新实践”

十多年开拓进取,让华新从一家单纯从事水泥生产的企业,发展成为集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处置、EPC工程、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于一体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及海外拥有150余家分子公司,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跃居国内行业前五。...

华新水泥:打造节能降碳的“企业样本”

日前,在2017年湖北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华新水泥代表全省用能单位发出资源节能降碳承诺书。...

[原创]碳交易:履约排放是基础 模式创新增效益

按照时间表,全国统一碳市场将于今年启动。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旦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启动,将为节能技术先进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华新水泥与壳牌签署碳交易协议

8月16日,华新水泥与壳牌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定制化碳交易协议,开创了全国统一碳市场远期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先河。该合作将有利于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对全国建材行业企业碳交易管理也将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广西:严格落实水泥等行业阶梯电价政策

日前,《广西节能减排降碳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到了水泥等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节能减排工程有效实施等方面的成效,同时指出了水泥等行业脱硝装置等环保设施改造进展滞后的主要问题。...

水泥行业碳排放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健全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为此,我国和全球多个国家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大气污染行业积极谋求转型发展,其中,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之一,碳排放的管理体系建设日益提上日程。...

华新水泥:打造节能降碳的“企业样本”

日前,在2017年湖北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华新水泥代表全省用能单位发出资源节能降碳承诺书。...

华新代表湖北省用能单位在省节能宣传周活动中做节能降碳承诺

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也正值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当天,湖北省发改委和省机关事务局联合在武汉举办2017年湖北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启动仪式,华新水泥作为全省用能单位的唯一代表做“节能减碳承诺”。...

南宁:2017年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水泥60万吨

记者近日从南宁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南宁市2017年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意正式印发实施。...

解振华:今年将适时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

4月7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昆山杜克大学举行的“2017杜克国际论坛”上作出以上表述。...

《河南省“十三五”节能低碳发展规划》印发

节能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将成为全球最大国家级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启动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级碳市场。由此,根据ICAP(国际碳行动合作组织)的统计,到2017年底,全球将有19个碳交易体系运行,这些碳市场将负责超过70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其所在经济体贡献着全球近一半的GDP,并占全球超过15%的碳排放量。...

《昆明市“十三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规划》出炉

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昆明市“十三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将通过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试点示范、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环境营造等任务的实施,实现能源消费控制、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十三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在保障全市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标兵。...

[周评]西北:即将落实错峰生产 水泥价格趋稳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中心消息,进入十一月西北地区价格行情总体平稳运行。十月陕西市场需求销量均有所提升,中下旬陕西关中及南部汉中等地水泥价格先后涨20-30元/吨。...

[周评]华北:水泥价格保持上涨趋势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中心消息,11月华北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保持上涨趋势。山西、内蒙古地区行情大稳小动。...

[周评]东北:受天气影响黑吉施工减少 水泥价格趋稳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中心消息,进入11月,东北地区气温持续下降,近期雨雪天气增多。黑龙江、吉林户外施工明显开始减少,市场需求季节性转淡,继续收缩。...

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节能降碳目标

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有关情况。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全年能耗的强度下降3.4%、碳强度下降3.9%,前三个季度能耗的强度已经下降了5.2%,碳强度下降了6%左右,也就是说前三个季度已经完成了全年的节能降碳目标。...

2017全国碳市场将实质性启动 碳资产引发新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实现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把碳排放权交易、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政策纲领性文件。...

广东欲打造国家级碳交易平台 水泥企业获益明显

目前,广东试点碳配额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欧盟、韩国。截至今年6月20日,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3345.91万吨,总成交金额10.92亿元,分别占全国31.3%和36.6%,成为全国首个配额现货总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

被动纳入or主动参与 企业该如何管理碳资产

距离明年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所剩时间已不多,对于重点碳排放行业来说,全国碳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动纳入,履约成本较高;二是主动参与,抢占市场先机。...

交通运输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抓紧出台十三五相关规划

7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主持会议并强调,上半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促投资促消费稳增长方面发挥了先行官的重要作用,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国家发改委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征集和更新工作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征集和更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征集范围包括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纺织、轻工等工业行业,农业、建筑、交通、通信、民用及商用等领域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全行业普及率在80%以上的技术不在推荐范围之内。...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14日在“第二届绿色经济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具体包括五项举措:分别是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市场化减碳新机制、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201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将开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十四部门近日发布《关于201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今年6月12日至18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4日为全国低碳日。《通知》要求,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2015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

2015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虽然增速同比2014年下降1.5个百分点,但产业结构得以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轻工业占比提高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1.7%,工业产业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的局面。...

广西南宁召开2015年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南宁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受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缓慢、机动车保有新增量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偏低以及节能降耗空间有限的影响,南宁市节能减排工作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发改委布局绿色建筑再升级

4月20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发改委制定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其中提出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分别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降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及建筑墙体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落地 六大方向或受益

《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提出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等,其中具体包括促进生物质能发展、实施“以旧换再”试点、推进建筑节能降碳等方面。...

雅安市节能降碳和淘汰落后产能获四川省考核组高度评价

4月1日至2日,由四川省经信委副巡视员李萍带队,四川省经信、发改、人社、安监等部门组成的考核组,对雅安市2014年度节能节水降碳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后,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去年成交额近5.7亿元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7日发布消息称,2014年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已全部实现上线交易。七地累计成交量约1568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近5.7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