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泥行业首个智能工厂亮相全椒海螺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水泥行业首个智能工厂建成投产,该工厂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做保障和以智慧管理促经营的三大平台,以及工厂运行自动化、管理可视化、故障预控化、全要素协同化和决策智慧化等智能化成果,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2020年海螺水泥80%长距离运输要靠铁路,拓宽运输半径或加剧竞争

方案特别要求在2020年底前,实现海螺水泥等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长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中短距离线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25%以上。...

从“制造”迈向“智造”

智能制造是中国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肯定并鼓励海螺集团将全椒海螺水泥智能制造工厂打造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同时要求做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标杆企业申报工作,以推动我国传统水泥工业智能制造发展。...

3D打印技术不断进步,推动建筑行业加快智慧化转型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各大城市交通、建筑、医疗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已经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就建筑行业而言,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之时,粗放式、碎片化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并由此造成了建筑质量低劣、工程造价昂贵、施工周期较长、安全事故频发等多种问题。...

第六届中国(上海)物联网+砂石行业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2019年1月8日,由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指导,上海石材行业协会砂石分会、上海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监督分站、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上海市水泥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上海)物联网+砂石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隆重召开。...

河北邢台铁腕治霾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刚刚过去的2018年,邢台县收获了一张漂亮的空气质量“成绩单”。...

海螺:2018年投产8个骨料项目,新增产能800余万吨

这一年来,海螺集团以“一强三冠”和“一带一路”目标为引领,集团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奋力拼搏,迸发出了势不可挡的前进力量。...

实现工业4.0 从精益生产做起

不断有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基于制造业实际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其中,精益生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大量的行业人士认为,实现工业4.0离不开精益生产。...

海螺水泥副总经理柯秋璧到芜湖海螺调研指导数字化矿山工作

 近日,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柯秋璧率股份公司矿产资源部副部长何申中赴芜湖海螺调研指导数字化矿山建设工作。芜湖海螺总经理汪哲伍,副总经理谢成傲,总经理助理孙中林等领导陪同调研。...

海螺集团做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这句响彻水泥行业的话语,正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阐释为“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学海螺”。...

[周评]华东:受降温阴雨天气影响,需求下滑,但局部价格仍有上调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华东市场受降温及阴雨天气影响,市场需求略有下滑,长三角供应紧张形势虽有所缓解,但局部仍有上涨情况。此外山东地区水泥价格出现超预期普遍推涨情况。...

江苏淮安多措并举治理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问题

近年来,江苏淮安市散装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大力推进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治理工作,狠抓源头管控,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智慧化、长效化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扬尘的产生,全面提升全市混凝土行业扬尘治理水平,让全社会共享碧水蓝天。...

中国联合水泥与阿里巴巴签约,正式入驻阿里大企业采购平台

近日,中国联合水泥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了大企业采购合作协议签约,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水泥制造企业集团入驻阿里巴巴大企业采购平台,这也是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在企业信息化、互联网思维方面的深入探索积极实践的结果。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在战略布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双方后期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基础。...

2018年河南省拟认定47家智能工厂 天瑞水泥榜上有名

10月8日,河南省工信委发布2018年度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拟认定名单。拟认定103个智能车间、47家智能工厂。这标志着河南省在推动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

淄矿集团与阿里云共开启:ET工业大脑在水泥行业首个样本探索之旅

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新制造峰会上,ET工业大脑正式落地到淄矿集团,这也是全国首个水泥工业智慧大脑项目。双方将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水泥工艺专业技艺,为水泥熟料生产提品质、降能耗。...

“世界级”浙江大湾区规划出炉 今后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

浙江大湾区规划提到,要把杭州湾经济区作为建设重点,还要把打造科创大走廊和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区作为建设重点。...

阿里巴巴云计算进驻水泥行业 助力企业“智慧大脑”

7月10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和阿里云计算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合作项目。其中,淄矿东华水泥智慧大脑项目,是淄矿东华水泥联合阿里云打造的新旧动能转换标杆项目。这也是淄矿集团与阿里云合作签约后的首个落地项目。...

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是怎样一座智能之城?

5月28日,外交部河北雄安新区全球推介活动现场,宣传片中,雄安灵秀自然风光和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图景,让人们无限向往。...

关于推进嘉兴市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建筑业的若干意见

近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嘉兴市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建筑业的若干意见。...

浙江: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

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美丽水平全国领先,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机制全国领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国领先,实现“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更美丽、更富民”,这是浙江努力打造的“四好农村路”金名片。...

浙江谋划建设“世界级大湾区” 2022年湾区经济总量超6万亿

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孟刚介绍,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其中大湾区是现代化浙江的空间特征。...

平潭地下综合管廊预计5月完成 率先应用机器人巡检系统

作为“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平潭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主体结构已进入最后冲刺扫尾阶段。管廊全长26.9千米,分四个标段,采取平行作业的施工方式同步进行。目前整个项目已完成25.9千米,预计五月可全面完成。...

广西南宁:加快打造绿色建材示范基地 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南宁市加快构建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绿色产业链发展模式,如今已初具规模。今后我市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布局,打造南宁市绿色建材示范基地,力争建成以绿色建材产业推动区域发展的产业化基地。...

南宁市2017年预拌混凝土行业产值72亿元

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水泥行业产值59亿元,预拌混凝土行业产值72亿元,预拌砂浆行业产值4950万元,“这3个产业的产值已经连续3年递增,为南宁工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南宁市工信委负责人表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向社会公布,4月21日,《雄安规划纲要》全文公布,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就此,记者采访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新华社21日全文播发《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共分为十章:总体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

雄安新区: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 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提供多层次公共就业服务,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工业4.0时代 智慧建筑将如何发展

工业4.0、智慧城市赋予智能建筑新的内涵,使之向智慧建筑演进。智慧建筑是在智能建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2018年固废处理 各地政府有新动作

《中国制造2025》要求: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5亿吨。“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工业固废提出"三化"处理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发改委:已公布的499家特色小镇,部分或被淘汰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表示: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

上海建工:数字化建造打造“智慧建筑”

建筑行业已经迈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不少龙头企业开始广泛普及数字化应用。作为中国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工作先行者,上海建工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涉足数字化应用,历经数十载铸就精品工程。...

促进固废行业平稳发展 2018年各地政府有这些新动作!

随着工业环保治理需求逐渐加强,近年来,鼓励和规范工业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有利于快速推进工业固废处理行业的成长。...

绿色智能:混凝土行业转型之路

混凝土绿色化发展已经是一种共识,即使业内尚在坚持传统制造方式的人们,内心也清晰知道绿色化潮流最终是不可抗拒的。而业内的研究者思考的早已不是潮流问题,而是怎样将绿色化更早、更好地实现。...

聚焦一强三冠 推动高质量发展—海螺集团2017年改革发展综述

2017,波澜壮阔!这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发展航船乘风破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

工信部原材料司详解2018年重点工作思路: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

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深融合、惠民生、保安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党建领航强引擎 提质增效创新高——海螺集团2017年度盘点

2017年,海螺集团公司上下围绕“十三五”发展要求,以“谋发展、稳增长、抓创新、强党建”为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为实现集团“十三五”发展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2018年工信部要做的水泥等行业重点工作和思路

2017年12月25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在会议召开之际,中国电子报特约请工信部主要司局负责同志撰稿,详谈2017年工作情况和2018年重点工作与思路。...

北京:世园会园区地下管廊主体贯通

记者从京投公司获悉,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内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近日已经成功实现主体结构全线贯通,标志着工程土建阶段基本施工完成。...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钱焕涛:山东工业要“敲开核桃,一业一策”

“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工信部的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按照‘敲开核桃,一业一策’的思路,制定了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目前山东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10月19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集体采访活动中,十九大代表,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钱焕涛面对记者的提问如是说。...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步入“新常态”

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无论从工程建设进度,还是舆论宣传引导,嘉兴明显属于“慢热型”。但这长期可持续的“慢热”,最终却汇合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示范“热流”。...

智能制造: 混凝土绿色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要针对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已陷入发展瓶颈和困境的现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力,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为路径突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采用政策指导、环保监督、市场监管、标准规范、行业自律等有效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行业提质升级,达成共识,一致行动,引领行业发展。...

“功夫”在地下——同济大学教授束昱谈综合管廊的国内外发展

纵观世界综合管廊建设,政府重视、规划先行、法制保障、科技创新都是十分鲜明的特点,而综合管廊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城市新区、新城核心区等区域。...

十堰地下综合管廊装上“智慧芯”

湖北省十堰市地下综合廊项目是国家第一批综合管廊10个试点项目之一,拟新建23条管廊、全长53.86公里,计划于今年12月竣工,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装配式建筑成长属性逐渐凸显

近日,北新房屋所属的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黄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开展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在京津冀地区的蓬勃发展。...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三项举措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8月1日上午,阜宁绿色智慧建筑产业园内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江苏晟功三一筑工PC项目、江苏恒建杭萧钢构项目开工典礼几个大字分外耀眼瞩目,一面面项目简介高耸挺立,项目公司的方队整齐划一。江苏晟功三一筑工PC项目、江苏恒建杭萧钢构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阜宁县建筑产业现代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山东19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产业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贯彻国办发19号文件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山东要推广新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产业。...

中国铁建和中铁十七局承建国内最大规模地下综合管廊

南京江北新区正在建设国内最大规模地下综合管廊。江北新区初步规划建地下管廊241公里。其中,核心区一期工程10公里已全部完工交付。...

政策频出促管廊建设 “三大关卡”仍需突破

近年来,国家政策频出促管廊建设,并指出了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我国建设综合管廊的具体任务目标。但在实际建设运营过程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关口”要过。...

十堰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成

近日,中建三局承建的十堰市地下综合项目建设大道辅路综合管廊工程控制中心机房和显示屏均已部署完毕,进入调试阶段。...

智慧管廊为城市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1 ...  8 9 10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