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集团]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覆公告

金隅集团回应上交所监管工作函,针对2023年年报信息进行了详细说明。关键结论是:集团已按照要求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重大事项等进行充分披露,强调了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应对措施的阐述。...

深圳一工地事故调查报告公布!隐瞒不报耽误抢救,3人被追刑责

2023年3月6日13时许,在沙河街道中信金融中心施工总承包工程工地施工现场,发生一起移动操作平台钢管架倾倒压人事故。...

上海:绿“建”城市 营造宜居新场景

上海市将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根本遵循,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全面启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在新建建筑中推行能耗限额设计,着力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发展;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节能改造面积较“十三五”翻番。...

428米海南第一高楼启动复建

高达428米的海南第一高楼——海南中心4日启动复建。...

2022-11-04 工程建设
超88亿!华中地区重要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项目集中开工

11月1日,总投资超过88亿元的荆州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顺利举行。...

中建八局: 征程万里风正劲 实干笃行再出发

10年间,中建八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大标杆、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中建八局:转型发展风正劲,实干笃行再出发

近年来,中建八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业务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企业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造加速优化升级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建筑业增加值从3.69万亿元增加到8.0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5%以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

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和水平突飞猛进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实现平稳发展。2021年,建筑业增加值达8013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自2012年至今,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85%以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李嘉诚重返内地土拍市场,多家港资房企逆市加码,透出什么信号?

近日,举行的广州今年首批集中供地出让,因为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参与竞拍而受到业界关注。...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待释放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互联网、5G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利用新技术破局在新一轮调整中已初见端倪。建筑企业有望在融合数字化基因的过程中,逐渐摆脱粗放的传统标签,实现数字化转型,助推智造强国梦的实现。...

“限高令”!住建部再次明确: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建筑

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确,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建筑。...

上海:让建筑拥抱自然

上海始终引领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潮流,一座座具有示范代表意义的绿色建筑拔地而起,为这座城市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增加了底气。...

中国建筑技术不断成熟进步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

2021年1月至4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465份,新签合同额26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8.2%...

全新“瑞江罐车”品牌震撼登场 冠军战略再加速

2021年3月1日,“罐车之王·荣耀中国”——2021中集瑞江品牌升级全球发布会在“亚洲之巅”上海中心大厦盛大召开。...

年签约近3000亿!葛洲坝集团国内六大区域市场集中发力

面对疫情影响,葛洲坝集团迅速调整工作方式,迎难而上,国际国内市场全面发力,全年签约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7.61%,再攀历史新高。国内六大战略区域市场全面发力,签约项目183个。...

“黑科技”发力 工地走出“智慧范儿”!

所谓“智慧工地”,是运用信息化平台、智能技术和设备,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立的一套项目现场管理的管控系统,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全面智能、工作互联互通、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进而提升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实现工程管理的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发展环境变化凸显煤炭行业“聚合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供应链、平台经济成为国家战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来势汹涌,传统煤炭交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2019-12-17 钢铁
1200m³/小时,中建八局刷新混凝土浇筑最快纪录!

11月30日上午,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浇筑启动仪式,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举行,标志着大西安新地标建设即将全面进入结构施工的快速推进阶段。...

华中第一高楼因欠款停工?

有华中第一高楼之称的武汉绿地中心如今却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停工?今日(11月11日),一则关于该项目的工程联系函在网络上流传。...

2019-11-12 关停 房地产
我国在“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6000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建设的步伐,建筑业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人民住房、出行、通信、教育、医疗条件。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

世界“第二高”的建筑在中国,打了一千根基桩,已经成为上海地标

建造过程中的天气以及地理位置等问题,都会成为阻挠,这座建筑有的更是耗时十年之久。因为上海地面松软,所以在建造最初需要打上一千根基桩,再用混凝土加固,检查过程十分艰辛。...

8500亿!2019年铁路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川藏铁路重中之重

2016-2018年,我国铁路投资均小幅超出年初目标8000亿元,其中2018年以8028亿为近年来新高,而2019年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铁路投资额将再次创下史上最高水平。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债额度达3000亿元,远超2018年的2400亿元,增幅达25%...

川藏铁路最难路段林芝至雅安段也来了!2700亿世纪工程要全线动工

川藏铁路全线1742.39km,设计速度为200km/h,部分路段限速160km/h,总投资约2700亿。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将从48小时减少到约13个小时。...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结构优化行业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规模明显扩大,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实力和贡献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从建筑业大国不断走向建筑业强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筑业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发展又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十项“王牌”工程加冕“詹天佑奖”

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设奖原则和“数量少、质量高、程序规范”的评选原则,从139个申报的优秀项目中评选出30个获奖项目。这些获奖项目在工程建设技术、建设理念、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建工:数字化建造打造“智慧建筑”

建筑行业已经迈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不少龙头企业开始广泛普及数字化应用。作为中国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工作先行者,上海建工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涉足数字化应用,历经数十载铸就精品工程。...

“超级工程”单次浇筑9.6万吨混凝土创海南之最

7月9日,由北京建工集团施工的428米的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双子塔?南塔工程塔楼筏板基础单次9.6万吨近4万方混凝土浇筑施工任务拉开序幕。...

BIM技术为深圳打造创新标志性建筑

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标志,汉京中心大厦被设计用作新兴技术的孵化器,该大厦独特的偏移核心配置通过创新的方式为快速发展的年轻企业提供社交活动和工作空间。大厦上段为高端商业办公区,下段的墩座内建有零售餐饮中心,这座大厦为不断涌入深圳的全球专业人士提供服务,其修长的设计将重新定义深圳的天际线。...

中国砂石协会创新发展纪实 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一语破的:“有为才有威,有威自有位。这是我们以促进砂石骨料行业持续发展为己任,聚精会神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优服务的结果。”...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公司助力CBD核心区稳步发展建设

新型建材公司在CBD核心区共承接了8个项目的混凝土供应,其中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的混凝土也是由新型建材公司供应的。...

“现代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应用研究”(2011BAJ09B00)项目在北京通过验收。...

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走进金强建材板材园

11月11日,2016年纤维增强无机复合材料国际会议的参会代表走进金强建材新材料园。...

玻璃幕墙迎来“封杀令”

通体以玻璃幕墙覆盖的写字楼、酒店……这种时下流行的建筑方式在四川被“叫停”。四川省住建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没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建筑工程,原则上不得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

深圳罗湖拟建“中国第一高楼” 高达739米

罗湖区“心罗湖·新罗湖”城市更新网站近日正式上线,公布了十大即将“改头换面”片区的最新效果图。其中定位为金融商业核心区的蔡屋围片区,在寰宇大厦原址新建一座高达739米的高楼,建成后将超越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中国未来新的第一高楼。...

上海建工:核心技术引领行业科技发展

上海建工集团近5年技术研发经费年均投入超过29亿元。通过优化与变革科创体系,技术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加快了核心技术的提升。...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三个重大创新发展趋势

在2016年6月26日召开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七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为与会代表分析了目前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三个重大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钢结构建筑行业报告

在钢结构这个建筑细分行业,十二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政府出台了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多项政策。...

从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需求谈中国水泥产品结构调整

泥工业通过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发展(从矿山骨料-熟料基地-粉磨站-预拌商品混凝土-预制建筑混凝土构件-绿色建筑),完全可以为人类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国的水泥及混凝土工业也完全可以实现强大之梦、绿色之梦。...

[原创]2015年混凝土行业技术创新大事记

混凝土是服务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一种竞争性材料产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2015年混凝土行业人员通过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得混凝土行业厚积薄发,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下面请跟小编一起回顾下2015年混凝土行业都有哪些发明创造吧!...

201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事记

201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在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天津117大厦泵送高度刷新了混凝土实际泵送高度吉尼斯世界纪录等一件件大事牵动着行业人的心。...

吴文贵获2015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企业家称号

12月13日,201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大会为吴文贵颁发2015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企业家奖杯和证书。...

中建西部建设获广西第一楼高445米南宁华润中心12万方砼施工权

中建西部建设广西公司10月18日获得由中建八局总承包的广西在建最高(445米)楼宇—南宁华润中心综合体12万方混凝土的中标书。至此,这家已在天津117大厦621米高度成功泵送混凝土而取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高端技术,将在“广西第一楼”施工中一展身手。...

中建商砼C50混凝土泵送高度达394米 创华中记录

14日,中建商砼成功将C50自密实混凝土泵送至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大厦主体核心筒钢管柱,泵送垂直高度达394米,输送管道长度超过700米(水平管道300余米,纵向管道近400米),创下了华中地区C50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高度最高和输送管道长度最长两项记录。...

“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创全国绿色建筑典范

由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目前“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将于4月16日正式封顶。武汉中心位于武汉CBD核心商务区,其建筑总高度为438米,该项目的节能环保工作创绿色建筑典范。...

建筑节能:“上海中心”节约出几个埃菲尔铁塔

在被称在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施工现场,由于大量使用了建筑产业化技术,工人就像“搭积木”一样进行高效率安装,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方式。...

专家献策:建筑工业化应成建筑节能突破口

专家认为,改观我国建筑领域浪费严重的现状,推进建筑节能和推动建筑工业化两大举措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从我国目前建筑实践来看,要解决资源能源浪费问题,要“两次节能”一起抓。一是解决建造过程中的节能,即“一次节能”;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为“二次节能”。...

117大楼第101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高度超过500米

1月19日上午,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天津117大厦主塔楼核心筒第101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标高达到502.635米,突破500米大关,成为世界第八座、中国第五座、中国北方首座超过500米的摩天大楼。...

南方水泥:在浦东创造世界水泥发展史奇迹

从一条生产线都没有,到旗下拥有134家水泥厂,年产水泥超亿吨,并引领行业走出低价恶性竞争,实现行业价值理性回归……南方水泥总部落户浦东陆家嘴7年,现已稳居全国水泥行业第2位,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

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借力资本市场谋发展

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和中国基建“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上海建工有怎样的设想?将如何深化改革?“其中一个基本的想法是,借力资本市场发展上海建工。”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