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速为建筑业带来发展机遇

2020/09/08 15:33 来源:中国建设报

江苏、浙江是建筑大省,上海在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安徽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三省一市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合肥市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面对新目标新要求,长三角区域干部群众纷纷表态,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人才交流等方面携手共同发展。

从建筑业视角来看,长三角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加速落地,为行业企业转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加快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建筑业企业应当从中看到我国城镇化发展重心的转移,并调整战略布局,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

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速,将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一是打破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思维定式,树立和增强建筑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推动三省一市统一开放建筑市场的形成,行业发展的地域藩篱将被打破。二是三省一市建筑业优势互补的局面或将形成。江苏、浙江是建筑大省,上海在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安徽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三省一市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可形成示范效应,加快全国建筑业走向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步伐。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做好2024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知各市,启动2024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信息填报,涉及固废资源化、再生利用和再制造项目。要求填报2022年以来建设和2024年规划的项目,以此建立项目库,作为“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的依据。各市须在5月15日前提交审核后的项目信息。

2024-05-07 协同处置 水泥

[华新水泥]华新公司完成全国最大规模碳资产回购交易,助力绿色减排转型

华新公司完成全国碳市场最大规模的碳资产回购交易,规模达1亿元,旨在盘活碳资产,获取降碳资金,推动绿色减排和转型升级。公司致力于减碳技术改造,目标是到2030年单位产品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0%以上,替代燃料能源占比达25%以上,展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024-04-30 水泥 协同处置

A级企业减免12天!四川公开征求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实施意见

年度错峰生产基准任务为每条水泥熟料生产线140天+X天(X为根据环保、能耗、减碳、环境敏感时期等因素实时调整的停窑天数)。

不低于200天!山西发布水泥行业2024—2025年错峰生产方案

根据全省水泥熟料企业错峰生产征求意见情况,各片区 非采暖季(春夏秋季)错峰生产次数不少于四次,错峰生产时间不低于80天,如遇特殊情况适时再做相应调整。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5.64
2024-05-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07

青海省

¥ 416.22
2024-05-07

甘肃省

¥ 382.91
2024-05-07

陕西省

¥ 327.04
2024-05-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07

云南省

¥ 312.39
2024-05-07

贵州省

¥ 312.57
2024-05-07

四川省

¥ 352.34
2024-05-07

重庆

¥ 331.21
2024-05-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5-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07

广东省

¥ 324.44
2024-05-07

湖南省

¥ 316.08
2024-05-07

湖北省

¥ 319.39
2024-05-07

河南省

¥ 269.36
2024-05-07

山东省

¥ 321.62
2024-05-07

江西省

¥ 313.39
2024-05-07

福建省

¥ 303.10
2024-05-07

安徽省

¥ 314.72
2024-05-07

浙江省

¥ 332.74
2024-05-07

江苏省

¥ 306.15
2024-05-07

上海

¥ 332.73
2024-05-07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07

吉林省

¥ 358.29
2024-05-07

辽宁省

¥ 336.98
2024-05-07

内蒙古自治区

¥ 340.13
2024-05-07

山西省

¥ 315.65
2024-05-07

河北省

¥ 342.12
2024-05-07

天津

¥ 368.21
2024-05-07

北京

¥ 339.43
2024-05-08 11: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