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安徽亳州93家无资质搅拌站已全部拆除

2018/08/29 09:39 来源:亳州晚报

据介绍,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住建部门已对318个在建项目的3.5万余名工人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教育。已累计检查项目356次,对发现扬尘治理落实不到位的,下发整改通知56份,对49个项目进行了通报,对34个项目移交城管执法局。通过综合整治,目前全市32家有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有2家长期停产,93家无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已被全部拆除。......

  安置还原小区B2区建筑工地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比较到位。图为裸露的土地被覆盖。

  近日,安徽省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亳州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时,对亳州市养生大道安置还原小区B2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予以肯定。

  督察组在安置还原小区B2区建筑工地看到,该工地车辆冲洗设备正常使用,多个雾炮机正在不停地喷雾,地面湿润干净,挖掘机湿法作业,裸露的土地或被土工布覆盖,或进行了绿化,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比较到位。督察组对该工地扬尘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安置还原小区B2区扬尘防治工作的到位,得益于市住建部门持续发力开展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行动。

  今年以来,市住建委多措并举治扬尘,制定印发了《亳州市2018年建筑施工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的通知》等10多个扬尘治理文件,通过开展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战、建立挂牌督办制度,以及建立施工扬尘事前控制、过程检查、事后考评的管理模式等措施,不断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力度。

  “我们在6月份启动了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战, 6个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宣讲小组以及两个督察组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宣讲。”市住建委建管处处长张利华介绍,市住建委要求施工场区内所有裸露土方和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散料,必须全部用土工布或仿真草皮覆盖;施工场区出入口必须安装自动冲洗设备并正常使用,场区内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与数字城管信息平台连接;施工场区内所有道路必须硬化,并安排专人负责保洁,定时清扫、冲洗;施工场区内主路两侧和楼层要安装喷淋系统等。

  据介绍,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住建部门已对318个在建项目的3.5万余名工人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教育。已累计检查项目356次,对发现扬尘治理落实不到位的,下发整改通知56份,对49个项目进行了通报,对34个项目移交城管执法局。通过综合整治,目前全市32家有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有2家长期停产,93家无资质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已被全部拆除。

  此外,市住建委近日成立了督查组,对全市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检查,如发现在建项目存在扬尘方面的问题,将严肃处理。并严格落实问责机制,所有在建项目,扬尘防治措施不按时落实到位的,一律移交处罚,对移交处罚的项目,限制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亳州的招投标活动。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决群众关心的道路扬尘问题。方案提出源头管控、运输车辆管理、路面维护保洁和道路施工扬尘治理四大重点任务,通过排查整治,力争提升扬尘治理标准化水平,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考核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行动有效开展。

水泥“品牌溢价”正在消失!市场竞争简单粗暴!

对于水泥行业品牌溢价消失的现象,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视频]超70条水泥熟料线要拆!合计产能5291万吨!

超70条水泥熟料线要拆!合计产能5291万吨!

超70条水泥熟料线实施产能置换要拆!多省发布拆除计划

近日部分省份工/经信厅陆续发布2023年度水泥熟料生产线清单,清单上显示,各地均有多条生产线已拆除或停产计划拆除,累计超70条。

河南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拆除退出

经河南工信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复核确认,新乡市振新水泥有限公司一条日产2500吨通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河南世纪新峰水泥有限公司一条日产3000吨通用水泥熟料生产线拆除工作已完全落实执行到位。涉及上述企业的两条通用水泥熟料生产线不再具备重启且恢复生产水泥熟料的条件。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3 12: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