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煤价下行趋势确立 大型煤企年度长协价或下调

2017/11/06 09:03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近期以来,停产的煤矿已陆续复产,目前陕西地区煤价领跌,且跌幅较大,内蒙古和山西地区需求较为稳定,价格暂时平稳,有部分煤企下调煤价。......

  进入11月份,煤价下跌趋势愈发明显。

  近期以来,停产的煤矿已陆续复产,目前陕西地区煤价领跌,且跌幅较大,内蒙古和山西地区需求较为稳定,价格暂时平稳,有部分煤企下调煤价。

  从数据上来看,最新一期的(2017年10月26日至11月0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1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指数连续四期下降,累计跌幅5元/吨。

  从9月底开始,政策层面稳定煤价的决心较大。

  10月中旬,发改委提出要打造煤电中长期合同升级版,重点指出煤炭直供直销从中长协衍生到短协和现货,避免现货的高煤价。

  同时,发改委还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手段,引导煤炭、电力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在政策的监督下,大型煤企的年度长协价或下调。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为了促进年度长协合同签订,淮南矿业集团主动下调煤价50元/吨至70元/吨,参照神华集团长协定价机制,淮南矿业集团共签订有量有价长协合同3340万吨,占所产动力煤总量的76%。

  秦皇岛煤炭网研究员齐波表示,临近冬季用能高峰,政策层面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态度明确,既稳定了供需双方心态,也抑制了贸易商抬价的动机。另外,恰逢月度节点,国内主力煤企年度长协价格可能出现小幅下调,长协煤的集中兑现将促使沿海煤炭供需进一步宽松, 其“保供、稳价”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这也对现货煤价格回归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日前,发改委再次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冬期间煤炭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称,为防范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确保迎峰度冬期间煤炭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要严厉打击煤炭行业哄抬价格和价格垄断行为。

  发改委要求,各地尤其是煤炭生产区、主要是煤炭港口所在地要立即行动、组织部署检查力量深入开展煤炭市场价格巡查。

  对此,易煤研究院研究员张飞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9月底神华等大型煤炭集团率先降价后,已有部分贸易商开始出货,随着近期监管力度的加大,贸易商“去库存”进度较为理想,后期进一步“杀跌”动能有限。同时,随着沿海市场降价幅度的加大,将逐步和产地市场形成倒挂,上游发运积极性下降影响沿海市场供应。

  他还认为,目前沿海市场煤炭价格下行趋势基本确立,后面只是跌幅和速度的问题,预计本轮11月份-12月份第一目标到630元/吨-650元/吨左右,应不会直接回到红色区间以下。

  由于马上进入冬季供暖旺季,煤炭供应虽有所增加,但需求也在增加。

  张飞龙指出,“十九大”后上游供应虽有恢复,但量有限。据调研发现,“十九大”期间上游大矿基本未受影响,仅部分中小煤矿停产,后期供应恢复实际增量有限。

  中泰证券分析师笃慧也认为,短期动力煤价继续承压,但受大力度安检、环保、露天矿征地滞后等影响,整体供需偏紧,叠加大秦线进入检修期(10 月25日至11月15日),进入冬储旺季的煤价预计高位震荡。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企业错峰停产期间 员工如何安置?

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员工的何去何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责任问题,还需要企业的细致考量与周全筹划。

最高涨90元/吨!东三省、京津冀水泥价格大幅推涨

业内表示,本轮多地水泥价格上涨,主要有这几个原因:1.前期水泥价格已处于成本线,水泥企业提价减亏意愿较强;2.多数地区继续开展错峰生产措施,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3.水泥新国标将于6月1日执行,新国标实施将提高水泥生产成本。

水泥进入高成本时代 未来还会越来越高

水泥低成本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水泥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并且未来水泥综合成本将越来越高。

鲁蒙水泥:践行降本增效,持续增产增效,久久为功

鲁蒙水泥企业致力于降本增效,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持久优化运营,实现产量增加和效益提升,展现出企业持续改进和长期发展的策略。

2024-05-27 成本 节能

广西贵港水泥远销粤港澳

目前,随着西江内河航段的通航运力、效率不断提升,贵港乃至广西的一些水泥生产企业依托畅通无阻的西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