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谁来叩响装配式建筑春天的大门

2016/11/28 11:21 来源:中国建设报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建造速度快、成本低、能耗低且受气候条件制约小,不仅能提高建筑质量,还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代表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建筑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这是不少建筑从业者对行业未来的憧憬。随着能源紧缺、节能环保、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凸显,我国建筑业发展遇到了很大挑战。原来建立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上的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困境。开发商对工期的要求越来越短,老百姓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不足,赶工期要求压力越来越大,管理难度加大,工期不可控加大,建筑行业投资周期延长、成本升高、利润降低,这些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面临急剧增加的建设需求与高昂并持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问题时,政府和企业都不得不选择改善劳动工具、改变劳动方式,依靠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来提高效率。而建筑产业化建筑模式正是有效解决劳动力不足这一制约建筑业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建造速度快、成本低、能耗低且受气候条件制约小,不仅能提高建筑质量,还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代表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建筑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近几年装配式建筑正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加快兴起,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有力政策配套下,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正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尽管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但是从长远看来,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建筑部品化、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化,装配式建筑是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型建筑。目前建筑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紧缺,传统的建筑方法对劳动力的密集依赖却无法改变。工厂化施工的集中进行使现场施工作业量大大减少,施工现场工人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样装配式建造模式比传统建造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进而又缩短了工期。

  数据显示,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不足5%。今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无疑为实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目标指明了路径。

  人才永远是产业升级的基础。本次会议还提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的建筑产业化的推广之所以滞后,很大程度是因为人才储备不足。这里的“人才”,不仅指专业的设计、研发、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指建筑产业化所需的产业工人队伍。在过去,我国建筑工人主体是农民工,产业化训练不够,不足以支撑建筑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培养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正是建筑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大规模发展的必要基础。这方面,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技术培训学校,都大有可为。

  随着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方向和路径明确,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和招投标、工程定额、施工图审查、构件生产和现场安装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制度日渐完善,装配式建筑高技能专业人才需求必将迎来井喷式增长。从技术型技能人才需求的角度,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于规范、标准、图集;起吊、运输、安装;现场加工、制作、修复、整理等工种技能要求将更加专业。从管理型技能人才需求的角度,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于产业工人队伍组织、培训、技术交底;实施过程把关;安全监管;质量、工艺检测控制;场地、路线、监造;供应、存储、成品保护;综合型技能人才要求素质更高。

  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而在建筑业革命风起云涌的今天,作为建筑工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正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面对从传统建筑业“人海战术”施工模式下的“用工荒”,转变到预制装配施工所带来的潜在的“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如何发掘新型建筑技能需求、弥补未来建筑业的人才缺口、正确引导建筑工人向产业工人过渡、借鉴国外预制装配的先进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变革所催生的对人才技能和知识结构的新需求,探索人才转型的教育培养模式,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落地实施与发展,是建设人才培养领域相关主管部门需要面对的课题。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淮北矿业集团]安徽绿厦智建公司在长三角装配式建筑竞赛夺魁,展现技能人才实力

安徽绿厦智建公司在第二届长三角区域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钢结构构件安装”项目三等奖,位居安徽省参赛队伍首位。公司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师带徒”、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等方式提升员工能力,并将持续加强产业链建设和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助力企业发展。

多地创新土地出让模式:江苏首推“带方案”工业用地,北京广州探索组合供地新思路

多地尝试土地出让新模式,如江苏首宗“带方案”工业用地、北京首个“住宅+产业+配套”组合用地和广州推行“交房即发证”模式。这些创新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企业转型,并提升服务效率。因城施策成为房地产政策趋势,房企拿地态度分化,部分积极获取核心地块,部分则保持谨慎。

[亚泰集团]亚泰集团下属亚泰建筑: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建筑创新成果丰硕

亚泰集团下属的亚泰建筑公司秉持“创新实现发展”理念,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注重研发,已获得14项专利,积极参与数字化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打造绿色工程。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将持续走科技创新之路。

2024-05-31 亚泰 装配式建筑

湖北建筑业产值稳居中部第一,发力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建造新高地

湖北建筑业2023年总产值2.135万亿,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将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包括智能建造、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BIM技术应用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建部强调智能建造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6月在京举办,聚焦建筑科技创新与绿色宜居

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聚焦建筑工业化、绿色低碳和智能建造等领域,展示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举办多场技术交流活动,旨在展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就。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07: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