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产能过剩,无序竞争 湖南株洲混凝土行业的自救之路

2016/07/11 09:25 来源:株洲日报

然而,目前的株洲混凝土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行业内企业共有约10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10亿元是什么概念?要知道,2015年,整个行业内企业的总产值是11亿元。......

  每天,株洲数百辆运载着预拌混凝土的槽罐车,向一个个建筑工地输送产品。

  然而,目前的株洲混凝土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行业内企业共有约10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10亿元是什么概念?要知道,2015年,整个行业内企业的总产值是11亿元。

  从2014年底开始,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到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将可能出现的结果:混凝土企业资金链断裂、部分企业低价倾销产品、行业内大批从业人员失业甚至影响到房屋质量安全。

  “经过十年的发展,株洲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这块牌子不能倒。”“混凝土安全关系房屋质量安全,关系每一个家庭,行业必须规范起来。”……必须迅速自救,成为株洲混凝土行业内的广泛共识。

 去年下半年,一条消息传出:“鹏达”停产了!

  曾经风光一时的株洲鹏达混凝土有限公司,一度以原材料融资数千万元扩大产能。近年来,因垫资成本不断加大、行业内无序竞争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生产终于难以为继。

  从那一刻开始,行业“生存危机”压在了每一家混凝土企业头上。

  发展:预拌混凝土,让城市建设更环保、安全、高效

  2005年,我市第一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营业。从此,城市项目建设所需混凝土,不再只能在工地上现场配置生产,而是可以实现在工厂集中配置生产后,高效运送到建筑工地上。

  预拌混凝土,不仅可以减少城市扬尘污染、加快项目建设速度,还可大幅提高混凝土质量,助力建筑质量安全升级。

  在全面推行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大背景下,一大批市级重点项目实现了“早建成、早见效”的目标,其中包括神农城、河西湘江风光带、株洲方特欢乐世界等株洲“地标性”项目。

  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0余年来,我市预拌混凝土质量、配送效率等均居全省前列,它的推广应用,不仅满足了我市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的需求,也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一个增长点。

  然而,11年后的今天,伴随着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等,诸多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逐渐显现。

 现状:10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不少企业面临关停风险

  “2014年前,行业发展还算正常,后来就出问题了。从2014年开始,公司每年业务量下滑30%左右。”张智源是株洲昌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他认为,新商品房开建量减少固然是导致公司业务量下滑的原因之一,但首要原因,还是产能过剩情况下无序的市场竞争,“同时还有不少无资质的企业涌入市场。为了‘攻城略地’,行业内盲目垫资、恶性压价情况十分严重,这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作为混凝土供应商,会与业主单位签订合同,约定房屋建到指定楼层时支付一定比例的货款,可业主单位对合同的执行率基本为零。”张智源告诉记者,这时候,如果他依照合同约定,不再为业主继续提供混凝土,“市场上,自然有许多企业争相接手。业主方始终居于有利地位,混凝土市场已变成彻底的买方市场,业主方拖欠货款显得肆无忌惮。”

  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共有有资质的混凝土企业21家(其中2家未纳入协会管理),年产能超1800万立方米,远大于目前每年约350万立方米的市场需求。因拖欠垫资款几成“行规”,截至6月底,这21家企业均有大量应收账款未收回,总计约10亿元,不少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停产关闭的风险,行业数千从业人员或将失业,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困境:无序竞争,将影响建筑质量安全

  “一些企业为了补充资金链,冒着风险低价倾销部分产品,有些甚至是低于成本价倾销,令资金链断裂陷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此举极易影响混凝土质量安全。”上述协会负责人认为,盲目垫资风险加大后,无序低价恶意竞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最终影响到的是产品质量,“这事关城市建筑质量安全问题。”

  在我市的混凝土行业中,不乏一些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大型国企,在不断加大的经营风险面前,他们同样无法“独善其身”。“在行业乱象丛生,守法依规经营被‘排斥’的背景下,比之于民营企业甚至无资质的企业,我们既无市场竞争力,也无法拓展赢利空间。”7月6日,本市一家从事混凝土生产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说,“目前的株洲混凝土行业,市场秩序已处于失控状态。为降低成本,一些企业以不合常理的低价抢市场,个别预拌混凝土企业、上游原材料企业甚至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也已注意到部分企业在混凝土生产、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改变配比、试块造假等漏洞。今年4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株洲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及动态监管系统管理的通知》,明确在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中,将引入“黑匣子”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搅拌投料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上传,确保混凝土质量安全。

  探索:依法有序经营,如何“突围”?

  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市有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负责人,全部聚到了一起。一场自觉的行业自救行动,在艰难中开始。

  “必须首先加强行业自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走规范化发展道路。”上述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1家企业中,无论国企、私企,思想上都已走到了一起,“就是不希望因无序的竞争、恶性的垫资,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危及株洲的建筑质量安全。”

  目前,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已向相关职能部门提交了加强对混凝土企业的布局规划和价格调控,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产能规模的建议,既要保证城市建设需要,又要消化过剩产能,推进产业重组、淘汰落后企业。

  多次开会讨论后,日前,21家企业已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将对城区混凝土企业率先进行有效整合,集中分块布局。

  “初步设想是整合所有资质企业资源,对城区建设方,实行混凝土分块就近供应。”上述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举不仅可以使混凝土配置更高效、减少运输距离及城市交通压力,还能避免无序竞争,解决企业产品同质化问题,并逐步消耗过剩产能,淘汰部分生产能力低、无序经营的落后企业。

  愿景:一次行业自律尝试,能否“开花结果”?

  无序竞争背景下,各企业之间互相倾轧、恶性垫资,“我们希望大家能一起向不规范的行业乱象说‘不’,减少垫资尤其是杜绝恶性垫资,维护资金链安全,依法有序诚信经营,最终实现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上述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愿景中,整合发展后,未来的株洲混凝土企业,应该更有产业地位及创新发展能力,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此前长期被企业忽视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项目,也将提上日程,“目前,预拌混凝土产品划分越来越细,各种类型尤其是环保型产品层出不穷,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应该有相应的技术储备。”

  上述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行业自律行动,核心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探索原本粗放型发展模式遇到困境时,如何创新转型开辟一条新路,“最终目的是要让企业发展得更好,也让每一家混凝土企业承担起保障城市建筑质量安全的社会责任。”

编辑:何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混凝土价格指数5月报]:多数地区以跌为主,东北跟随原料上涨

5月份,国内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混凝土价格以跌为主,局部跟随原料上涨。至5月底,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报收118.55点,较4月底下跌1.38%……

培植新质生产力 促进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为动力,跑出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加速度”。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化石能源、钢铁等行业改革路径探索

中国计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0%,并将重点领域如化石能源、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作为关键。措施包括控制煤炭消费,推动煤电改造,优化油气消费结构,严格钢铁产能置换和淘汰低效产能。此外,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淘汰老旧机动车,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决群众关心的道路扬尘问题。方案提出源头管控、运输车辆管理、路面维护保洁和道路施工扬尘治理四大重点任务,通过排查整治,力争提升扬尘治理标准化水平,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考核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行动有效开展。

海螺水泥:下半年水泥价格或有一定程度修复 未来行业将加速洗牌

海螺水泥管理层表示,下一步,将在非洲、拉美及中东地区寻找机会,希望通过海外的进一步布局来对冲国内需求的缩减。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08: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