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多地开启新一轮PPP项目 国家专项稽查正式启动

2016/05/25 11: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将会是PPP项目加速落地的一年,明后年热潮还会持续,但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落地率和民间资本参与率“双低”的问题,切实推进PPP项目。......

  近期,多地相继披露了一批新PPP项目,另一方面,PPP国家专项稽查已经正式开启,剑指PPP政策不完善、机制不科学、承诺不兑现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将会是PPP项目加速落地的一年,明后年热潮还会持续,但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落地率和民间资本参与率“双低”的问题,切实推进PPP项目。

  24日官方披露的消息显示,宁波首批高速公路PPP项目启动,今年宁波将通过PPP模式开工建设3条高速公路,总里程约97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而在此前几天,包括云南、湖南、江西等地都披露了新一批PPP项目,总投资金额基本上都在千亿规模。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网站24日消息称,发改委稽查办已经对安徽省PPP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稽查调研,包括召开未签约单位调研座谈会、实地抽查等内容。这意味着,PPP的国家专项稽查已经正式开启,重点指向PPP政策不完善、机制不科学、承诺不兑现等问题。

  事实上,从去年5月政策层面顶层设计明确之后,地方就开始掀起一阵PPP启动的热潮,集中推介、招标,一些地方还纷纷成立了地方性的PPP引导基金,这都使得PPP项目签约规模急剧攀升。据统计,仅去年下半年签约规模就已达近万亿。

  “目前来看PPP推进的速度还在加快,相比去年的密集启动、示范推广阶段,今年将会是PPP项目加速落地的一年,明后年还会持续热潮。”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而在推进热潮背后,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和项目的逐步落地,一些现实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落地率和民间资本参与率“双低”的问题。

  来自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以执行阶段项目数与准备、采购、执行等3个阶段项目数总和的比值计,入库项目的落地率仅为21.7%。

  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仍望而却步。“想进的进不去,进去的对回报率也不满意,这就是现状。”参加过多次公路铁路噪声降噪材料招标的新光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阙秀明告诉记者。此外,很多项目对民资的进入门槛过高,部分领域甚至还存在“定向门槛”的乱象,这些都打击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对此,金永祥表示,民间资本不是不想进,“想参与的都参与了,问题在于不想参与和不能参与”。具体而言,他指出,民间资本参与率低,很多都与项目本身特点有关,有些项目并不适合民间资本做,一是回报率低的,二是资金规模要求大的,三是公益性强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也表示,PPP落地率低、民资参与度不高,根源在于相关项目多为公共性和公益性,未来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

  高玉伟认为,首先,PPP项目投资收益期长、见效益慢。民资投资之后,可能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获益,因此参与意愿不高。其次,政府、民资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有待明确界定,且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有的民资担忧自身权益保障,而不愿投资。第三,我国开展PPP才刚起步,还缺少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有待进一步探索实施路径和方案。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琦表示,在PPP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困扰政府已久的两类突出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一是PPP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约束问题。PPP项目以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主,项目普遍具有投入规模较大、运营周期较长、投资回报偏低等特征,且多为非标准化和非证券化项目,难以实现项目的资本运作和资产的有效转让,投资风险不易转移,对于民间资本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二是PPP项目“政策扶持不够、运营资源不足”的资源约束问题。PPP项目运作还存在着市场体制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业务模式不匹配等问题,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主动性受到较大影响。

  吴琦预计,随着政策扶持的不断加码,以及创新金融工具的陆续推出,今年将是PPP项目推进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PPP项目将开启商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迎来落地执行阶段的大考。

  下一阶段,为切实推进PPP项目的落地,吴琦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着力完善PPP项目的市场机制,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二是要积极构建PPP项目的法律体系,有效保障社会资本的正当权利和合法收益;三是要大力发展多元化资本市场,进一步打通PPP项目的融资渠道;四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和加强政府公共服务。

  高玉伟也建议,抓紧落实前期放宽民资准入的有关规定,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加快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步伐,减少政府、国企与民资、民企争利现象,为民企投资公共性公益性项目提供税收、土地等激励机制。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稳步发展,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3.68万公里,高速公路18.36万公里;水路内河航道12.82万公里,万吨级以上泊位2878个;民航运输飞机4270架;邮政快递业务量1624.8亿件。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47亿吨,客运量612.88亿人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9142亿元。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平稳。

2024-06-18 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4年5月份,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均有增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速,就业和物价形势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等关键指标均显示增长。然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挑战。未来,政策将继续聚焦稳增长、促改革和防风险,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4年1—5月份投资数据

2024年1-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制造业投资增长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5%,重大项目和民间投资也保持增长。政策将继续支持制造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活力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增强投资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作用。

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运行总体平稳

5月份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服务业稳步增长,市场销售增速上升,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投资,货物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市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但经济复苏仍面临内外部挑战。

2024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

2024年1-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民间投资微增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6%。第三产业投资与去年同期持平。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3.7%、4.1%、0.2%和5.5%。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8

四川省

¥ 395.32
2024-06-18

重庆

¥ 389.81
2024-06-18

河南省

¥ 325.25
2024-06-18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8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18

甘肃省

¥ 422.03
2024-06-1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8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8

安徽省

¥ 332.34
2024-06-18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8

海南省

¥ 442.54
2024-06-18

上海

¥ 347.73
2024-06-1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18

江苏省

¥ 322.36
2024-06-18

湖南省

¥ 336.75
2024-06-18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8

湖北省

¥ 307.95
2024-06-18

江西省

¥ 312.07
2024-06-18

浙江省

¥ 372.64
2024-06-18

山西省

¥ 351.20
2024-06-18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8

河北省

¥ 380.59
2024-06-18

北京

¥ 389.43
2024-06-18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8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8

广东省

¥ 315.45
2024-06-18

天津

¥ 408.21
2024-06-18

陕西省

¥ 348.03
2024-06-18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9 03: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