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陈昌盛:供给侧改革要求提高供给适应需求的能力

2016/03/20 09:17 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认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强调提高供给适应需求的灵活性和能力,使供给更适应需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供求平衡。......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3月19日在北京举行。在“2016宏观经济展望与机构性改革”分组会上,在谈到如何从供给侧改革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型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认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强调提高供给适应需求的灵活性和能力,使供给更适应需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供求平衡。

  陈昌盛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八年多,但是仍然感觉到金融危机的存在,而且出现一些比较反常现象:

  首先是现在各个央行货币政策偏宽松,但是我们看到的仍然是通缩的压力,已经有五个主要经济体实现负利率政策,但是发挥的效果越来越差,对资源配置形成的影响还需要评估。第二,债务在金融危机以后不断高速增长,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高债务带来低增长。第三,全球贸易关系和格局在重构,但是伴随的是国际贸易增速不断下滑,国际经济增速快于国际贸易增速。第四,看起来到处都是技术革命、技术创新,但是全球劳动生产力在下降。

  八年来,政策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陈昌盛认为,全球需要反思,而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自身不断反思的现实选择。

  陈昌盛强调,推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依然要重视总需求的管理、国企改革的作用和政府转型的重要性。政府要变成环境的创造者,政府要有进有退,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试图重构新的市场与政府的新关系。

  陈昌盛认为,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是制度性供给。中国中收入向高收入转变过程中还有很多潜力。比如,如何理顺价格机制、如何打开农村开发以及服务业的开放潜力。

  在谈到如何去产能时,陈昌盛说去产能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去产能要和结构性结合。二是去产能要跟政府自身转型结合。三是去产能必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四是去产能和需求挖潜相结合。

  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陈昌盛认为目前出现偏差。他说,去库存过程中要保持金融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尽量保持中性。要采取差别化政策,要注意现在不能加杠杆,否则会出现下一轮泡沫。

编辑:张晓烨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3家水泥企业上榜昆明2024年“限制类”生产工艺装备名单

水泥行业有三家水泥企业在列,分别为宜良县盘江水泥有限公司、昆明市弘力水泥有限公司和云南建工云岭水泥有限公司。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逆势而行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愈加严重

从政策目的来看,错峰生产和产能置换的确是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重要策略,但为什么经过几年发展,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愈加严峻,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也逐步消逝?

新增绿色建材生产!《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本)》发布!

相较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 年本)》,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增鼓励类产业中增加了绿色建材生产和鼓励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利用废石、尾矿、建筑垃圾等二次资源生产机制砂石。

四川一年产50万吨砂石生产线及混凝土升级改造项目备案

四川省三台县波特兰商品砼有限公司计划年产50万吨砂石生产线建设及混凝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拟获批。公示期2024年2月26日至3月1日。项目位于三台县工业园区,不新增用地,符合规划用地性质。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已提出。

冀东水泥: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将是行业的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

目前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未来水泥需求将呈现出下行走势,行业将进入一个以减量、分化、整合为特征的深度调整期。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20: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