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采取三大措施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2016/03/20 09:11 来源:中国证券网

3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经济峰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主题为“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组会上表示,要采取发挥市场矫正作用、监管调控和政府兜底等三大措施来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

  3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经济峰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主题为“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组会上表示,要采取发挥市场矫正作用、监管调控和政府兜底等三大措施来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

  冯飞表示,一直以来产能过剩是一个常态,在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都曾出现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告别了短缺经济之后,有三次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是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的隐患。

  在冯飞看来,这其中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原因。共性原因主要是,日本和美国产能过剩出现的时期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叠加外部巨大的危机。中国产能过剩也是经历了前一轮经济的高增长,叠加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内外需求萎缩,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对于中国产能过剩的个性原因,冯飞认为,一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中国政府对企业和产业直接干预太多,也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问题原因。二是市场机制的发育不足,由于市场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发育不健全,导致企业决策不正确,市场机制缺陷和信息的不对称。

  具体而言,冯飞指出,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是发挥市场的矫正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的公平和优胜劣汰机制,让不具有竞争力的产能出清。二是监管调控,通过环保、能效、安全、质量和技术等五个标准加速产能退出,加大执法力度。三是政府兜底,要保证职工安置和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于处置僵尸企业的人员安置问题,冯飞表示,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就是人员安置,不可避免是企业职工的下岗,中央政府设置了1000亿元专项奖励资金,可以通过转岗、地方政府提供安置岗位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冯飞强调,处理僵尸企业更多的是要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最重要的是实行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业一策,涉及地方经济转型,特大型僵尸企业要有特定的解决办法,确保去产能过剩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对于僵尸企业的资产问题,冯飞表示,资产是最难处理的,实现债转股不良资产的剥离中国政府进行了实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在四大国有银行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这一轮资产处置问题的复杂性比上一轮更复杂,原因是资金来源更加复杂。

  对于这一轮的资产处置,冯飞表示,第一,要更加关注用市场化的办法处置资产,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还是要考虑要债转股的方式,发挥金融机构自主性,第二是实施不良资产的剥离,第三是利用法律手段破产手段,甚至清算方式解决。

编辑:张晓烨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国务院发文!错峰生产常态化!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水泥胶砂试模》等多项水泥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公开征求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第六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

某水泥企业:我们现在被水泥经销商“拿捏”了

大型经销商开始利用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对市场的敏感度,对水泥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价格调整以维持自己的利润空间。

[评论]水泥企业应谨慎考虑在建拟建熟料项目建设!

水泥企业应从全行业利益出发,谨慎考虑新增熟料项目建设。

建材行业5项节能降碳技术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4月30日,工信部公示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12: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