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提速 智能化生产建材

2016/01/06 09:13 来源:证券日报 苏诗钰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提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苗圩强调,要通过高档数字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建材,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提速,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十三五”规划,都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重点,而智能制造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组织力量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中国制造2025》要抓住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通过高档数字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建材,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苗圩强调。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一方面要提高数据和信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性,改变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可控现状,加快信息化建设。

  “另一方面应加快企业智能转型,解决设备、技术、人才多方面的综合集成问题,推动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阶段的数据读取一体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促进企业智能化发展。”郭凡礼表示。

  据悉,2015年6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94家公司的相关项目获入选,这也标志着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正式启动。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标准进行系统分类梳理。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2010年至今共有54家智能制造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大多属于机器人概念,A股流通市值达3971.12亿元,而这54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达到了425.86亿元。从数据来看,智能制造类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中信建投分析师郭泰表示,智能制造将成为二级市场的主要亮点。2016年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五大关键装备创新应用。

  郭凡礼表示,政策方面,国家将重点扶持自主安全可控的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及工程应用,促进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积极推动智能化生产在我国的大范围运用,改变传统制造结构。

  “未来,行业内将会积极寻找硬件、软件实力强的企业和团队来帮助企业提高智能化水平,此时软件公司、智能硬件公司将会得到较快发展。此外,具有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的企业生产运营效率较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郭凡礼告诉记者。

编辑:马佳燕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枞阳海螺:数字化转型赋能绿色工厂,智能创新引领水泥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传统水泥企业转型升级,利用多重环保措施推动了企业绿色发展。

水泥行业两个案例入选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安徽海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制造及应用的露天水泥矿山无人运输;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肇庆润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制造及应用的非煤矿山智能爆破两个案例入选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名单中。

中国建材集团:签署国际合同、发布国际标准、荣获数字化转型贯标最高评级......

企业在新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签署与老挝政府的重大项目合同,推进国际合作;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在全球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获得国家数字化转型最高评级,展现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力;在先进陶瓷展览会上亮相,凸显行业领先地位;入选上海市总集成总承包链主企业,体现其在先进材料产业的影响力;牵头成立水泥行业绿色生态创新联合体,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海螺无人驾驶矿卡驶进鞍钢铁矿, 探索跨行业合作新模式

此次,海螺联姻鞍钢,跨行但不跨界,赛道并未改变;无人驾驶技术铁矿落地,毫无阻碍。

从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看玉溪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个历经三十余载岁月的传统水泥制造企业,为何选择在行业低谷期勇闯数字蓝海?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3:25:21